分享

我的2017(收获篇)

 陈士同 2018-01-05
2017年对我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值得铭记于心的一年。这一年有喜悦,有伤痛;有收获,也有遗憾。

置身尘世,每一个人简单的要扮演三重角色:职业的人,生活中的人和社会的人。过去的一年,作为职业人尽管在专业上没有什么大的长进与提升,但与过去的23年相比,还是收获很多。不仅有虚的象征性的,也有实的实体性的;既有利的,也有名的。在敲击文字之时回顾一年来经历的点点滴滴和散点式的收获,还是晓有成就感。在距离五十岁的门槛越来越近的时候,终于熬到了有资格参加高级职称评定的机会。身在体制之内,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评判的参考指数,职称可以说是教师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经过25年熬时间、熬资历的漫长等待,如果能够拿到职业生涯中“含金量”最重的“红本本”,也就不会有“空悲切”的落寞。虽然职称级别并不能代表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但其象征性价值和在关键处发挥的作用还是其他任何信物都不能企及的。

当然,在职称评定“竞争惨烈”的当下,能够拿到这样的“入场券”不是靠拉关系走后门实现的,而是凭借硬邦邦的软硬件。既然是一场庄严神圣的“游戏”,肯定有一套规整的细则和条件。不论“九选二”,还是“六选一”,只有同时满足了要求,才有资格参与角逐。而2017年通过“六安市骨干教师”的评审,为自己参加职评增加了重重的筹码。因为地域条件的限制,那些对大中城市的老师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像各种评选,一旦落实到地方时就变得“僧多粥少”,竞争就极其残酷。参加市级“骨干教师”评选的角逐,因为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如果软硬件没有一定的“含金量”是很难“杀出重围”的。与职称评定相比,骨干教师的评选更多看重的是作为教师本业方面的东西。在无法走出教师队伍,不能剥离职业身份的情况下,这么多年对专业的经营虽称不上“勤于耕耘”,但不敢有一点懈怠。经过艰辛的攀爬和积累,也算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吧,这些年为自己积攒下一点资本。正是平时的“有意为之”,所以才没有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显摆了两件引以为傲的事情,下面不能不聊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据实而论,我在潜意识中是很排斥多媒体教学的,特别是对那些把这项辅助性的教学工具奉上神坛者,我打骨髓里厌烦。这种思想上的不合时宜带入到工作中,除非是硬指标的强制,否则我是绝对不会轻易使用的。可是,当从中央到地方刮起“晒课”风之后,自己再“洁身自好”,也难置身事外。因为是不想为还必须为之的被动,所以更多是以一种抱佛脚的应付心态对待。也许真的是应了“无意插柳柳成荫,有意栽花花不发”的古语,经过一番捯饬,把粗制滥造的作品借助高科技工具完成了上传。没想到,没有报任何想法的作品居然磕磕绊绊,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省级奖。这份意外的收获,还真的让我小兴奋了一段时间。毕竟,这份荣誉是对自己为之付出最好奖掖。

当然,2017年除了收获了这些,在专业历练方面丝毫不敢放松。虽达不到“干一行爱一行”的境界,但在不能“遁形”的现实面前只能尽可能把本业经营好。正是秉持着这个理念,过去的一年在尽力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还积极参与到《语文月刊》和《教学考试》杂志组织的原创试题的命制工作中。对于这块全新的领地,在没有步入其中之前,它是神秘而遥不可及的;当全程参与下来,一切都变得那样直露。在“考考考是老师的法宝”的时下,用各种现成的试卷成为广大一线老师普遍采用的方法,很少有人去探寻试卷产出的“前世今生”,而这种隔着一层薄纱工作,或多或少会影响教学的效率。如果能够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话,多少会简化一些教学的程序,会少走一些弯路。因为是原创——原创试题和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试题,所以探寻“来龙去脉”的过程其实就是“浴火”的过程。至于全程参与《教学考试》杂志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阅卷工作,更加深了自己对作文本质的认知。“实践出真知”,正是在业余时间参与各种与教学相关的活动,才有了各种不算成熟的个人观点和看法的产生。当把这些付诸文字,并借助高科技漫无目的地投向四方时,也偶有拙作不经意地会出现在《中国教师报》《学语文》《教学考试》等报刊。有了这些沁出铅字味的样刊为伴,多少可以消解枯燥地敲击键盘带来的不适之感。

在你无法剥离职业身份的加持时,不应该以人浮于事的心态应付,而应该以敬畏之心善待。用心为之,至于能够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吾力而无悔”足矣。梳理2017年的点点滴滴,除了那些能够拿得上台面的东西,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收获与惊喜更多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色彩,是一些“雕虫小技”而已,在此不宜赘述。(安徽陈士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