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性侵当事人和周围善良的人

 水乡渔人 2018-01-06

 认真的倾听,去理解而不单是了解当事人,更容易让当事人将心防放下,与你沟通


上一篇《当性侵来自最熟悉的陌生人》,Psych隽围绕着R的案例讲述了当事人对于施暴者复杂的情感以及性侵可能对于当事人产生的影响。每个当事人基于周围人的支持与否、性侵的不同性质(如时间段,施暴者身份等)都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这一期,Psych隽会向大家介绍性侵受害者(当事人)需要克服的难关,适合当事人的几种心理治疗,以及作为周围的朋友,我们可以提供怎样的支持。


01


当事人需要克服的难关


选择面对,梳理情绪

当性侵发生,面对大压力事件,通常人们会以不同的形式来发泄这份压力。有的人将压力向外宣泄,如骂粗口,做出打人砸墙等暴力冲动行为,展现出极不稳定的情绪;有的人将压力积蓄在心中,表现出抑郁,自我伤害,甚至自杀;也有的人选择压制这份记忆,以逃避的方法选择性忘记,但伤害依然存在,并会从其他渠道爆发出来——如逃避和一类人的接触或者沉溺在某种自己熟悉但危险的关系之中;也有的人会表现出以上两到三种状态。这种情绪发泄会给当事人带来再次伤害。如果要进行调整,当事人必须面对事件本身,即压力产生的原因。

还是上一期中长期被父亲性侵的R, 在她对外的诸多面具之中,安静、沉默是她最常用的隔离自己和外界的武器。我刚接触她的时候,在治疗小组中,她就将自己蜷缩在卫衣里,用帽子遮着头,眼睛看着地面走神。她用肢体语言明确地告诉别人,她的抵触和拒绝, 但我并没有把她排除在小组之外,我发现她一直在观察外界。通过别人的发言了解别的组员是否真诚,通过我的话语和肢体语言看我值不值得信赖。在当事人观察外界是否对他友善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周围人无条件的支持和关心——周围人不该因为当事人说的话,做出大惊小怪的表情,也不该因为当事人的一些想法,皱起眉头像是在评判优劣。认真的倾听,去理解而不单是了解当事人,更容易让当事人将心防放下,和你沟通。

慢慢地当R意识到没有人会因为她的经历对她评头论足,在她认定的安全环境下,R的话匣子也打开了。人和人之间有时有种化学反应,即使很安静的人,在有的人面前也会是话痨。之后,在我的小组里,R就成了个话痨,她的坦诚,和她直面创伤的勇气,更鼓励鼓舞着别的成员。偶尔,等她说完,我会点出她的行为和经历的一些联系,向她提供另一种看问题的思路。更多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专家,R在一次次事件回顾后,对自己行为原因的剖析也越来越专业。比如,她指出了自己在人群中的自卑感和性侵的关系。她坦言在性侵之后,她一直非常自卑,觉得自己脏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她认为自己的自卑或许让自己过分敏感,别人未必知道自己的经历,也未必会像自己以为的那样对她指指点点。所以,她没有必要逃避食堂,应该鼓起勇气试着在学校吃午饭,但从决心到行动,还有一段路要走。从在治疗小组里下决心改变,到真的走进食堂,R又用了三个星期。

 

明白对错,学会说不

在被性侵的过程中,施暴者当然不会顾及当事人的拒绝。但这不代表,在之后的人生中,当事人一直要处在一个弱势位置,接受不合理的待遇 。R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反面例子。作为幼时的性侵受害者,她自己没有学会拒绝,没有学会如何为自己伸张正义,当女儿被害,她还是惯性地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无力地看着女儿的遭遇,直到女儿自己将父亲告发。学会说不,就是要让悲剧不再重演,避免其他不公正的待遇再在受害者身上发生。

怎样在人际交往中拿捏平衡,不过度保护自己而和社会脱离,又不让自己处于太过被动的弱势,是当事人,也是很多人需要学会的功课。首先,当事人要知道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R的妈妈当初就逆来顺受,认为女孩子年轻时被性侵是普遍的事情,于是选择半闭着眼睛,不制止丈夫或者报警。而R的父亲通过语言,想要混淆R的视听,诱骗R他的侵犯是一种爱的表达。母亲的懦弱和冷漠,以及和父亲的不正常关系,扭曲了R对父亲、母亲角色的认知,让R今后在面对爱人甚至孩子的时候产生困扰——如何做一个母亲,如何爱别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基本功课,如果父母不能教会他,当事人需要通过别的渠道弥补。事发之后,当事人可以在和别人的交流、阅读别人的故事、或者心理咨询中,了解事情的对错,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什么事情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什么事情无需再忍。之后,当事人可以和咨询师,或者朋友家人交流拒绝别人的方法。如果实在不能适应如何为自己发声,当事人也可以和同伴先演练如何说不,慢慢熟悉这种感觉。



02


性侵后,几种心理治疗的选择


对于性侵当事人,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时而好转、时而低落,上下起伏,的确很磨人,但要做好准备。

心理咨询主要分为三种:一对一,小组治疗(Group Therapy),和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对于性侵当事人,一对一和小组治疗会是很好的选择。性侵非常私密,当事人以及整个家庭对此也承载着非常大的压力,很多当事人不愿在家人面前过多的回顾这件事,所以家庭治疗未必适合性侵当事人。相反,在小组治疗时,一个成员对于受害经历的分享,容易激起其他成员的共鸣,并且增进了整个小组的凝聚力,让其他有类似经验的组员更愿意分享,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一朵朵玫瑰在组员的互相鼓励中绽放,赠与别人的同时手留余香。鼓励的话语让组员倍感温暖,觉得自己不再孤单。同时,这份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帮助别人的能力也温暖、振奋着曾处于弱势的当事人。在一个小组中,当事人也能从别的组员身上学到面对困难的勇气,更能从其他成员的分享中,了解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如果说小组作为团队的存在可以给当事人面对创伤的斗志,一对一的治疗可以量身定制地,让当事人以自己的步调作出改变。在一对一的治疗中,当事人能够得到咨询师更多的关注,当事人也能在这个平台充分地宣泄情绪和表达想法。有的时候,当事人也可以选择小组治疗和一对一同时进行,两者并不排斥。




03


作为朋友,我们能够提供怎样的帮助?


倾听

如果当事人愿意对你坦诚,那当事人是带着最大的信任,告诉你心中的痛。请你也带着最大的真诚,不带有评判地倾听,这种交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八卦欲望,更不是为了摆弄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只是陪伴,只是让当事人感受到一份温暖。同时,尊重当事人,请让当事人以自己的节奏面对创伤、做出改变。

信任

性侵事件的报案率远低于实际发生率,对于当事人,要说出这个秘密需要极大的勇气,他们或许会受到外界的质疑和压力,但希望这份压力不会来自想要帮助他们的你。

尊重

尊重当事人可以接受的肢体接触,也尊重当事人所做的决定。当事人可以选择是否拥抱,当事人也可以选择是否报案。请留给当事人一些个人空间,特别是当个人空间曾被严重侵犯之后。

支持

鼓励当事人,让当事人觉得自己有掌控力为自己做出决定。当事人曾处于非常无助的弱势,事发后,当事人需要重新鼓起勇气,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和决定事情的发展。而在一旁摇旗呐喊的我们,如若当事人选择了心理咨询,我们可以告知有几种选择,也可以陪同前往,如若当事人选择独自消化,我们也可以送上纸巾,在需要的时候伴其左右。无论他们做什么决定,请支持,而不是评判对错。

捍卫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什么情况,施暴者的行为都是不能被原谅的。当事人遭此不测,绝不是因为其衣着,生活习惯,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如果有人拿性侵开玩笑,或者指责当事人对此事的责任,请你站出来,为当事人说话,无论当事人做了什么,他们都不应当受到这样的遭遇,受到指责的应该是施暴者。

也请你照顾好自己

性侵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当事人一定也会有情绪不稳,乱发脾气的时候,感谢你的陪伴,但也请照顾好你自己,你的心情也很重要。




这是我最早读过的涉及性侵话题的一本小说,看得一气呵成,但当时觉得小说中的这一情节严重得不太真实,沉重得超乎我的想象。当时更想象不到将近十年以后,我的工作中会遇到那么多性侵受害者,他们的遭遇也不再是情节,他们的形象也不再是文字间的想象。但他们就像小说里的哈桑,他们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爱的伟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