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日课:到底什么是良知?

 我的书海601 2018-01-06

一说王阳明,都知道良知二字。

 

那么,到底什么是良知呢?

一、四句教言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九月,王阳明临出征两广前,在家门前的碧霞池上的天泉桥上,结合弟子钱德洪和王畿的争论,把良知学说总结为四句教言——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的本体是什么?是无善无恶。

 

意的变动是什么?是善出现了,恶出现了。

 

良知到底是什么?是了解什么是善,了解什么是恶。

 

格物又是什么呢?是多做善事,多消除恶。

 

这四句教言,读起来像绕口令,围绕着善与恶做文章,在关于善与恶的辨析中,良知出现了——

 

心的本体,是无所谓善无所谓恶;

但是,意念一动,就有善与恶的区别;

所谓良知,就是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存善念行善举,除恶意除恶行,就是格物。

 

二、良知的历史渊源

 

“良知”一词来源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

 

有解释说,孟子的这个良知,是指知道恻隐,知道羞恶,知道辞让,知道是非。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呢?

“人,不用学习就会的,这是一种天才的能力;不用思考就知道的,这是一种天才的智慧。”

 

按照这个字面意思理解,孟子这里讲的良知是一种先天的或者说特异的能力或智慧。

再提升一点,孟子这句话所说的“良能”和“良知”是一个意思,都是先知(先觉)。

 

“致良知”,来自于“致知”,“致知”来自于《大学》。

《大学》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说,格物、致知、正心、修身,“其实只是一事”。

 

从孟子的先天型的“良知”到王阳明的“良知”(我理解是后天型的),王阳明把不可捉摸的“良知”现实化、世俗化,可见可得。

 

沿着这个思路,王阳明更进一步,把从前“正心、修身等等”这些“不容易得”的事情,直接归为“一事”——格物(且直接点明:为善去恶即可)。

 

从更通俗的角度来理解,

孟子之“良知”说是大道之学说。

王阳明之“良知”说是大道有术。

 

不知道我这么说,您理解了没有?

再高深的理论,如果可望而不可即,也就是可望而已,属于供奉的;

把高深的理论,变得可望而又可即,走入生活融入时代,这个应该是王阳明的一大创举。

 

从这个角度来说,可学得到、可思考明白的良知,才是人世间的良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