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干祖望的辨证思路,给人很多启发

 美好明天中医馆 2018-01-07


中医治病辨证论治下,离不开辨证论治,但许多复杂病例在常规的不能收效。干老常以独特的辨证思路常在常规外别取一法,使一些难治之症得以缓解甚至治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一、破常规套法 清心息耳鸣

国医大师干祖望的辨证思路,给人很多启发

随师门诊时,经常遇到一些耳鸣患者,几经周折,先后予以清肝熄风、育阴潜阳、滋补肝肾、重镇安神等法,均无一寸进。而干师通过了解鸣声的音量大小,音调高低,拒绝或接受外来噪音,并诊察舌质、脉象,从而辨别是否存在心火之证。若耳鸣的音量大,音调高,拒绝外来噪音,心烦,舌质红或有朱点,脉有数意者,多从清泻心火入手。盖心寄窍于耳,故心火平耳鸣息。常用方为导赤散加白茅根、芦根、连翘、灯心草。严重者加黄连。往往收到料想不到的效果。

二、泄邪开困束 宣发治咳嗽

新感咳嗽,运用宣发肺气之法来治疗,往往药到病除。但有些患者咳嗽一年半载,从成药搪浆、中药汤剂到西药的抗生素、止咳剂,乃至于西医的麻醉镇咳剂,一一用遍,其效漠然,仍然表现为咽痒阵作,痒作则剧咳,痒缓则咳停而反复不愈。西医的各种理化检查亦无特殊的阳性病变,但病者苦不堪言。干师认为这类患者虽然病久,刻下亦无外感之征,但是因为病初使用寒药或糖浆类药,使本来的外感之邪,未能得到宣散而阻遏困伏于肺经,移祸于咽喉,导致咽痒咳嗽缠绵不愈。故仍然需要用三拗汤、射干麻黄汤、喉科六味汤化裁,予以宣发肺气,透邪外达而起竿影之效。

三、泻火求出路 清散疗口疮

国医大师干祖望的辨证思路,给人很多启发

日舌生疮,红肿疼痛,舌红苔黄,脉数,伴见大便干燥,尿黄,乃为肺胃火热之证,治当清泻肺胃。但曾遇一患者,每值秋冬之季即作口疮,反复10余年。作时,经用清泻肺胃之药,很快即愈,即使不治,八九日后亦可自愈。如何控制其复发?虽经久治,病仍应时发作而巍然不动。干师主张,发作时在清泻肺胃的基础上加荆芥炭,使之既人血分,又能将邪热从肌肤中发散出来,其疗效更佳。再则次年在夏末之时服用发散剂,使邪热有出路而控制其复发。如法炮制,证明白有见地。

干师认为,该患者素有肺胃积热,当到秋冬收藏之时,揍理致密,玄府闭锁,使内伏之肺胃热郁,固束更甚,只有蒸熏冲凌口舌而病发。故在发病前用荆芥、薄荷、芦根等发散之剂,使揍理开泄,玄府洞开,郁热随之而解,哪有再作之理。

四、诸法难润喉 化瘀愈咽干

国医大师干祖望的辨证思路,给人很多启发

咽干是急慢性咽喉病中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多系风、热、燥邪及肺肾阴虚所致,祛风散热、滋阴润肺、清肺润燥等法早已被医者所掌握。余随诊时,遇一患者咽喉奇干,引饮仅润片刻,而干又来,病已两年之多。曾经用过清热泻火、滋阴润肺、育阴除火、养阴润燥诸法,未得其效,慕名求干师诊治。干师予以活血化瘀之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丹皮、赤芍、泽兰、玄参、桔梗、甘草等,服20余剂而见功覆杯。

干师谈思路,咽竣奇干,过去已用遍诸法,未能获效,若再蹈前者踵迹,势必绕熟路而还原地也!因此,开辟新径,取活血化瘀一法,意在血液瘀滞,不能载精气运行布散所然,所以说“瘀能致燥”,这正合于唐容川《血证论》中的“血渴”。

五、见血休止血 泻肺治鼻衄

鼻衄反复发作者,欲止容易,控制其复发实难。干师常对一些年轻体壮者,多在秋、冬频作,诊查时见有鼻粘膜充血潮红,立特氏区小血管扩张显露,舌薄苔,舌质红者,多以泻肺之桑白皮、马兜铃、桑叶、黄芩、苏子、白茅根、丹皮、赤芍等药治之,而不用止血药,甚佳。

干师认为,青壮年气血方刚,肺气壅滞,逆乱于鼻窍,而致立氏区小血管扩张显露,易于破裂及血溢。治从泻肺气而平降气血,使衄止而不发。若以止血之法,仅为治其标,未治其本,故难以根治之故也。

上述是干师临证论治中的几点思路。给我们的启发是中医治病,一定要坚持辨证论治,但也要灵活变通,思路要广,变法要多,应用要活,更重要的是多阅读古今中次文献,不能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一些常规套法,如此才能更好地去发挥中医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