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11 常见病证

 文炳春秋 2022-02-22

【9-心悸】

    心悸是以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性,时间较长;或一日数发,或数日一发;或因惊恐、郁怒、激动、劳累而发。

    西医学中的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部分神经官能症及各种心率失常等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体质虚弱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或劳欲过度,造成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饮食劳倦    恣食肥甘厚味,过度劳倦,使脾失健运,一则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二则聚湿生痰,痹阻心脉,扰动心神,发为心悸。

    3、情志所伤    平素心虚胆怯,突发惊吓,惊恐不已,难以自主,发为心悸。

    4、血脉瘀阻    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至,痹阻络脉日久,内舍于心,心脉不通;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心脉阻塞,血行不畅,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5、水气凌心    脾肾阳虚,水谷转属气化失常,停聚成饮,上凌于心,心阳被遏,发为心悸。

    【辨证论治】

    心悸的辨证,首分虚实。虚症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所致,实证为痰饮、瘀血、火邪为患;再辨轻重,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若终日悸动,稍老尤甚,病情较重。

    治疗原则:虚症,补益气血,养心安神;实证,化痰行气,活血化瘀。

    【一、心虚胆怯(qiè)】

    证候: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醒,恶闻声响,舌苔薄白,脉虚数或细。

    治法:益气养心、安神宁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方中龙骨镇惊安神;茯神、菖蒲、远志安神定志;人参益气养心。加琥珀、磁石、朱砂以增镇惊宁心之力。

若伴有神疲乏力,自汗懒言,纳差,合用四君子汤以增益气养心之功;少寐加炒枣仁、夜交藤养血安神。

    【二、心脾两虚】

    证候: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差,失眠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方中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健脾益气;酸枣仁、茯神、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若心动悸,脉结代者,可用灸甘草汤加减治疗,方用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健脾;阿胶、地黄、麦冬滋养阴血;桂枝温通心阳。合则益气养血,复脉。

    【三、阴虚火旺】

    证候:心悸不宁,少寐多梦,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舌红乏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加减。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清泻心火;阿胶、芍药、鸡子黄滋阴养血,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清心定悸之功。

临证时可加酸枣仁、珍珠母、龙骨安神定志。若心悸不宁,烦躁不安,加朱砂镇心安神;若阴虚火旺,兼腰酸梦遗者,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以滋阴降火。

    【四、心阳不振】

    证候: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形寒肢冷,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方中桂枝、甘草温补心阳;龙骨、牡蛎安神定悸。

若形寒肢冷者,加人参、附子温阳益气;若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为真阳欲脱之象,急煎服参附汤以回阳救逆。

    【五、水饮凌心】

    证候: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淡苔滑,脉弦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甘草通阳化气;白术健脾祛湿。

若兼见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吴茱萸降逆止呕;尿少肢肿者加泽泻、猪苓、茯苓、防己、大腹皮利水消肿。若水肿者、心惊、喘息不得卧者,合真武汤加减应用,以温阳利水。

    【六、心血瘀阻】

    证候:心悸,胸闷,心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加减。方中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元胡、香附、青皮理气通脉;生地、当归养血活血。

若气滞血瘀者加柴胡、枳壳行气化滞;阳虚寒凝致瘀者加附子、桂枝通阳散寒;胸闷苔腻者加瓜蒌、薤白通阳散结、化痰宽胸。

    【针灸】

    主穴:内关、心俞、神门。

    加减:心血不足加脾俞、足三里,针刺用补法;阴血火旺加三阴交、肾俞,针刺用补法;阳气虚弱加灸关元、足三里;痰热上扰加肺俞、尺泽、丰隆,针刺用泻法。

    【护理与预防】

    轻症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及强体力劳动。重症患者,则应卧床休息,并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脉象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饮食以清淡为主,忌烟、酒、茶。注意情志调节,防止一切诱发因素。保持心情愉快。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注意劳逸结合。

【10-眩晕】

    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特征的病证称为眩晕。眩指眼花,晕之头晕。两症常同时并见,古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

    西医学中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梅尼埃综合征、贫血、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肝阳上亢    素体阳盛,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动阳升,上扰清窍;或肾阴素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2、气血亏虚    久病不愈,或失血之后,或思虑过度,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

    3、肾精不足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伤肾,或房事过度,不能生髓充脑,髓海不足,发生眩晕。

    4、痰浊中阻    脾胃受损,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音不降,引起眩晕。

    【辨证论治】

    眩晕辨证应首先确定病变脏腑。一般来说,头晕脑胀,面部潮红的病在肝;有纳差、痰多和呕恶的病在脾;腰膝酸软,耳鸣如蝉,脑中空痛的病在肾。其次当辨明虚实,一般情况下,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体壮者多实,体弱者多虚。

    治疗原则:虚症宜补,填精益髓,益气生血;实证宜泻,燥湿化痰,清肝降火。

    【一、肝阳上亢】

    证候:眩晕耳鸣,头胀痛,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增剧,面部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舌红苔黄,脉弦细或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滋水涵木。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方用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益母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

若肝火盛,面红目赤,口苦者加龙胆草、丹皮、菊花、夏枯草清肝泻火;若兼阴虚,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弦细数加生地、麦冬、玄参、首乌、白芍滋补肝肾之阴。

    【二、气血亏损】

    证候:眩晕动则加重,劳累即发,乏力气短,神疲自汗,食少懒言,面色无华,口唇爪甲不荣,心悸怔忡(chōng),失眠健忘。甚则自觉景物旋转,不能站立,呕吐恶心、汗出。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方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酸枣仁、远志补血安神;木香理气使补而不滞;甘草和中。

若自汗出者加五味子、浮小麦敛汗;伴有泄泻便溏者,加炒山药、白扁豆健脾止泻;若兼见畏寒肢冷,腹中隐痛加桂枝、炮姜温中助阳;若血虚甚,面色苍白加熟地、阿胶补养精血;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眩晕时作,便溏气坠者,治宜补中益气,升清降浊,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妇女伴月经过多者,加仙鹤草、阿胶养血止血。

    【三、肾精不足】

    证候:眩晕,脑中空痛,耳鸣如蝉,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偏于阴虚者用左归丸。方以熟地、山茱萸、山药滋阴补肾;枸杞子、菟丝子、鹿角霜生精补髓;牛膝、龟板胶滋阴降火,补肾壮骨。若相火妄动,烦热梦遗加知母、黄柏清热除烦。

偏阳虚者用右归丸。方用肉桂、附子、杜仲补肾壮阳,强健筋骨;熟地、山茱萸、山药肝脾肾三脏并补;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生精补髓;当归补血生精。若小便清长,夜尿增多加益智仁、乌药助阳化气。

    【四、痰浊中阻】

    证候:眩晕,头重如裹,肢体沉重,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用陈皮、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茯苓、白术健脾燥湿;生姜、大枣、甘草和胃补中;天麻熄风定眩。

若耳鸣重听者加葱白、郁金、菖蒲通阳开窍。若脘闷不适者加砂仁、白蔻仁芳香化湿,理气健脾。

    【针灸】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加减:肝阳上亢者,加太冲、三阴交、肝俞、肾俞,针刺用泻法;气血亏损者,加心俞、血海、肺俞、神门、三阴交,针刺用补法加灸法;痰浊中阻者,加丰隆、脾俞、内关、合谷,针刺用平补平泻法;耳鸣者,加听宫、翳()风、涌泉,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

    【护理与预防】

    注意适当休息,对重症者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处理,并注意生活及饮食上的调理。平时宜饮食清淡富有营养,节食肥甘厚味,忌辛辣酒食。戒燥怒,节房事,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修身养性,以增强抗病能力。

【11-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因起病急骤,症状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风的致病特点相似,故名曰中风。

    西医学中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等病,尽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五志过极    七情所伤,气郁化火,肝阳暴涨,气血上逆,上扰清窍而卒中。

    2、痰蒙清窍    饮食不节,嗜酒肥甘,饥饱失宜,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阻塞经脉,蒙蔽清窍乃猝然昏仆。

    3、水不涵木    年老精衰,或劳欲过度,肝肾阴亏,致使阴阳失调,水不涵木,肾阴亏于下,肝阳亢于上,阳化风动,气血上逆,发为中风。

    4、气虚邪中    久病体虚或禀赋不足,气血亏损,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而致㖞(wāi)僻()不遂。

    【辨证论治】

    临床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一般无神智改变而病轻;中脏腑有神智不清而病重。发病部位,一般来说,头晕脑胀,面部潮红者,病在肝;伴纳差,呕恶者,病在脾;兼腰膝酸软,耳鸣如蝉者,病在肾。确定病位后,再辨虚实,一般情况下,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体壮者多实,体弱者多虚。

    治疗原则:实证当燥湿化痰,清肝降火;虚症宜益气生血,填精补髓。中经络者宜养血、祛风、通络;中脏腑者,闭证以祛邪通络为主,脱证以扶正固脱为主。

    【一、中经络】

    (一)风邪入络

    证候: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恶寒发热,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弦或弦细。

    治法:养血祛风,通经活络。

    方药:牵正散加味。方中用白附子祛头面之风;僵蚕、全蝎祛风止痉。

加川芎、当归、白芍养血祛风;有表证者加桑叶、菊花疏风解表;颈项部拘急麻木者加葛根、桂枝通阳散寒舒筋。

    (二)风阳上扰

    证候:平素头痛头晕,耳鸣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謇(jiǎn),甚则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息风通络。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方中用白芍、玄参、天麻养阴柔肝;龙骨、牡蛎、龟板、代赭(zhě)石镇肝潜阳;青蒿、川楝子、牛膝、甘草、生麦芽清泻肝热,和胃调中。

头痛目眩较重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清肝定眩;面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者加龙胆草、黄芩清肝利胆。

    【二、中脏腑】

    (一)闭证

    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jìn)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jìng)。根据热象的有无,闭证又分为阳闭与阴闭。阳闭除上述症状外,伴有面赤身热,烦躁不宁,手足温热,气粗口臭,舌苔黄腻,脉滑数。阴闭除上述症状外,伴有面白不烦,四肢不温,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阳闭宜清肝息风,辛凉开窍;阴闭宜豁痰息风,辛温开窍。

    方药:阳闭用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辛凉开窍;阴闭宜用苏合香丸以温开通窍。口噤不开者插管鼻饲。

    (二)脱证

    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hān)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失禁,肢体软。舌痿(wěi),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和生脉散。方中以人参、麦冬、五味子大补元气,附子回阳救逆。

汗多不止者加生黄芪、龙骨、牡蛎、山茱萸敛汗固脱。

    【三、后遗症】

    (一)半身不遂

    证候:半身不遂,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苔薄白腻,脉细涩无力。

    治法:补气养血,通经活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用黄芪补气;桃仁、当归、红花、赤芍、地龙养血活血化瘀。加全蝎、川牛膝、土鳖虫等通经活络。

若上肢偏废者,加桑枝、桂枝通络;下肢软弱无力者,加川断、桑寄生补肾壮筋。

    (二)语言不利

    证候:舌强语謇,音喑(yīn)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苔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宜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方用天麻、全蝎、胆南星、天竺黄息风祛痰;远志、菖蒲、郁金、木香利窍通络,兼气血不足者加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益气养血;肾虚者加紫河车、鹿茸、菟丝子、益智仁填精补髓。

    (三)口眼歪斜

    证候:口眼歪斜,流涎,进食不便,舌歪语謇。

    治法:祛风除痰,化瘀通络。

    方药:牵正散加减。方中白附子、僵蚕、全蝎祛风化痰、通络。口眼抽动者加天麻、钩藤息风止痉;若兼气虚血瘀者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针灸】

    中风闭证,选十宣、太冲、劳宫,针刺用泻法;中风脱证,选灸关元,神阙(隔盐灸);口歪眼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内庭,针刺用平补平泻法;半身不遂,上肢选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选足三里、环跳、阳陵泉、承山;实证宜泻,虚症宜补。

    【护理与预防】

    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同时密切观察病情,重点注意神智、瞳孔、气息、脉象等情况,若体温超过39度,可物理降温。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半身不遂的患者要注意转换体位,按摩,防止褥()疮发生。同时要鼓励患者活动肢体,促进功能的恢复。

    中风一证,随多能恢复神智,但后遗症十分普遍,且愈发愈重,因此做好预防十分重要。平时须注意:要保持心情愉快,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遇事泰然处之;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避免甘肥及刺激性食物;对气候的急剧变化要注意调摄,防止过热,过冷。避免劳倦过度,严防跌仆;定时体检,及时治疗,以减少中风发生。

【12-血证】

    血证是指血液不寻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出于二阴,或渗于肌肤的疾患,统称血证。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本篇仅介绍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紫斑等常见的几种血证。

    西医学中许多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症状,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    外邪侵袭损伤血络。如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而致咳血咯()血;上炎清窍而为鼻衄;内侵营血,迫血妄行,渗于肌肤,则皮肤紫斑;湿热之邪侵及肠道则便血;流注下焦则尿血。

    2、饮食不节    恣食辛辣厚味,蓄积胃肠,积湿蒸热,灼伤血络,上为吐血、齿衄、鼻衄,下为便血。

    3、七情内伤    郁思伤肝,气郁化火,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而为呕血、吐血;肝火犯肺而为咳血、鼻衄。

    4、劳欲体虚    素体虚弱,;或久病之后,脏腑受损,阴阳气血亏虚。脾虚不能生血统血,肝虚不能藏血,学无所归,而致吐血、便血、皮下出血(紫斑)。

    【辨证论治】

    血证的辨证当辨明病程、血色、质、量以及属热实证、阴虚证、气虚证等临床证型。湿热证病势急,病程短,血色鲜紫深红,质稠浓,出血量较多,体质多壮实。阴虚证病势缓,病程长,血色鲜红或淡红,时作时止,出血量一般不多。气(阳)虚证病程多迁延不愈,血色暗淡,质稀,出血量少,亦可暴急量多,体质虚弱。

    治疗原则:止血、宁血,摄血。

    【一、咳血】

    咳血是肺络受伤所引起的病证。血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带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鲜血,间夹泡沫。

    (一)风热伤肺

    证候:    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苔薄黄,少津,脉浮数。

    治法:    宣肺清热,宁络止血。

    方药:    桑杏汤加减。方中桑叶、杏仁、贝母疏风止咳;沙参、生地、麦冬润肺生津;山栀、茅根清热止血。

风热偏盛,发热,头痛,咽痛,脉浮数,加银花、连翘、菊花、牛蒡子辛凉解表、清热利咽。燥热内盛,身热口渴者,加生石膏、知母清热润燥。

    (二)肝火犯肺

    证候: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咳吐纯血,血色鲜红,咳时胸胁引痛,烦躁易怒,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和络止血。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方中桑皮、地骨皮清泻肺热;丹皮、黄芩清肝泻火;海蛤壳清肺化痰;藕节、茜(qiàn)草止血。

营分热甚,迫血妄行加犀角、生地、白芍凉血止血,加三七止血不留瘀。

    (三)阴虚火旺

    证候:潮热、盗汗,颧红,咽喉干燥,咳嗽少痰,痰中带血,或反复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降火止血。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方中百合、麦冬、玄参、川贝润肺生津,化痰止咳;生地、白芍、熟地滋阴降火;当归、桔梗、甘草养血润燥,宣肺化痰。

反复咯血加藕节、参三七止血化瘀;虚热明显加地骨皮、白薇凉血止血。

    【二、吐血】

    吐血为胃、食道出血,经口吐出,血色一般紫暗或鲜红,血中可夹有食物残渣。

    (一)胃中积热

    证候: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暗紫或鲜红,或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泻心汤苦寒泻火,凉血止血;十灰散清热凉血,收敛止血。

两方合用治血热妄行,实热出血功效更著。津伤、口舌干燥加生地、芦根、茅根养阴生津;瘀血留阻,吐血不止加花蕊石散、参三七粉化瘀止血。

    (二)肝火犯胃

    证候:吐血鲜红或带紫,口苦胁痛;善怒,头痛目赤,心烦不宁,多梦少寐。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胃。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黄芩、山栀泻肝清胃;泽泻、生地、车前子、柴胡凉血清热,泻火止血;当归养血和血。

血热妄行加犀角、赤芍凉血止血;出血较多加墨旱莲、藕节清热收敛止血。

    (三)脾气虚弱

    证候:吐血时轻时重,血色淡褐,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纳减,四肢不温,大便色黑,舌淡,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摄血;当归养血;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养心安神宁血;远志、木香凝神理气行滞。

脾气虚加炮姜、白及、乌贼骨温中止血;出血日久有瘀加参三七祛瘀止血。

    【三、鼻衄(nǜ)】

    血由鼻腔而出,色多鲜红,是衄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一)血热犯肺

    证候:鼻燥而衄,血色鲜红,口干咽燥,咳嗽少痰或见发热,恶风,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

    治法:清热润肺,凉血止血。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方中桑叶、石膏宣肺清热止血;胡麻仁、阿胶、麦冬润肺养阴;枇()杷()叶、杏仁宣肺肃降;人参、甘草补肺调中。

出血明显加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肺热较重加黄芩、桑白皮清肺泄热。

    (二)胃热炽盛

    证候:鼻衄,血色鲜红,口渴引饮,鼻燥口臭,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玉女煎加减。方中石膏清胃泻热;生地、知母、麦冬养阴清热,凉血止血;牛膝引血下行。

血热妄行加丹皮、山栀、藕节、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大便燥结加大黄、瓜蒌通腑泄热;胃热津伤加天花粉、玉竹养胃生津。

    (三)阴虚火旺

    证候:鼻衄,血色淡红或鲜红,口渴咽干,头晕,烦躁不安,心慌,失眠,腰膝酸软,耳鸣。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茜根散加减。方中茜草根、黄芩、侧柏叶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阿胶,生地滋阴降火。

阴虚内热较甚者加龟板、地骨皮、知母滋阴凉血。

    【四、便血】

    凡血从大便而下,或在大便之前,或在大便之后,或单纯下血,或血粪相混,统称便血。

    (一)脾胃虚寒

    证候:下血紫黯,甚则色黑,或先便厚血,腹部隐隐作痛,面色无华,神疲懒言。舌质淡,脉细。

    治法:健脾温中,益气摄血。

    方药:黄土汤加减。方中白术、附子、甘草温阳益气健脾;伏龙肝温中摄血;阿胶、地黄滋阴养血;黄芩苦寒坚阴。

便血量多加白及、乌贼骨收敛止血;阳虚畏寒加艾叶炭温阳止血;气虚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摄血。

    (二)湿热蕴蒸

    证候:便血鲜红,或先血后便,大便不畅,口苦。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治法:清热祛湿,和营止血。

    方药:地榆散加减。方中黄连、黄芩、栀子清热燥湿;地榆、茜草凉血止血;茯苓利湿。

肠风血下如溅加荆芥炭疏风止血;脏毒,血下污浊加苍术、黄柏清热化湿;血下浊黯加当归,枳壳养血调气。

    【五、尿血】

    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有血块夹杂而下的病证。一般无明显疼痛,或兼有轻微胀痛或热痛。随出血量多少不同,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

    (一)阴虚火旺

    证候:小便短赤带血,目眩耳鸣,颧红潮热,神疲,腰腿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凉血止血。

    方药:大补阴丸加减。方中熟地、龟板滋补真阴,降火止血;黄柏、知母泻火清热,滋润肺肾。

血热妄行加丹皮、小蓟、藕节凉血止血;心肾不交,烦躁多梦加黄连、灯芯、酸枣仁清心安神、宁血。

    (二)脾肾两亏

    证候:小便频数带血,血色淡红,饮食减少,精神困倦,面色萎黄,腰脊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脉弦细。

    治法:健脾益气,补肾止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养血摄血;当归补血养血;陈皮理气;升麻、柴胡升举阳气。

肾虚不固加山药、山茱萸、菟丝子补肾固涩;尿血日久不止加金樱子、牡蛎、龙骨固肾止血。

    【六、紫斑】

    血溢于肌肤之间,皮肤见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称为紫斑,亦程肌衄。

    (一)血热妄行

    证候:皮肤紫点或紫斑较多,颜色较深,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等,发病急,发热,口渴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方中犀角、生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解毒散淤,血热清,出血止。

热毒盛,紫斑明显加紫草、连翘、大黄、山栀清热泻火,解毒化斑。

    (二)阴虚火旺

    证候:皮肤紫点或紫斑较多,色鲜明,或见鼻衄、齿衄,伴有潮热,手足心热,颧红,心烦,口渴。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方中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丹皮、泽泻滋阴降火;山药、茯苓补脾摄血。

紫斑较重者加茜草根、侧柏叶、仙鹤草收敛止血;血热斑色青紫加紫草、白芍凉血止血。

    (三)气不摄血

    证候:病程较长,紫点或紫斑时愈时发,或久病不愈,反复出现紫斑,色暗淡,稍劳即甚。伴有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纳少。舌淡少苔,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摄血;当归、红枣、龙眼肉补血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定志。

斑紫暗不消加仙鹤草、参三七止血消斑;肾虚腰痛加山茱萸、鹿角胶、紫河车壮肾益精。

    【针灸】

    1、取穴    咳血选尺泽、孔最、肺俞、太溪、鱼际;吐血选上脘、大陵、郗()门、神门,鼻衄选大椎、上星、迎香、合谷;便血选大肠俞、中髎(liáo)、长强、三阴交、关元;尿血选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梁丘;紫斑选涌泉、膈()俞、脾俞、血海、三阴交。

    2、操作方法    均用毫针刺,实证用泻法,或平补平泻发,虚症用补法。

    【护理与预防】

    出血量多者,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卧床休息,安定病人情绪,消除紧张和顾虑。吐血者给流质饮食,忌暴饮暴食,禁烟酒及辛辣动火之品,注意精神和生活起居调养。咳血者应尽量控制咳嗽。若有血块阻塞气道,立即将病人至于头低脚高位,拍击背部以利血块排出。

【13-黄疸(dǎn)】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病证,其中目黄是辨识本病的重要依据。

    西医的急性传染性肝炎、胆道疾患、溶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等发黄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感受时邪    湿热之邪,由表及里,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郁而不达,熏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淫肌肤,下流膀胱,而致身目小便俱黄。

    2、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过度饮酒,或嗜食肥甘,损伤脾胃,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汁外泄,浸淫肌肤,发为黄疸。

    3、脾胃虚寒    素体脾胃虚弱,或耔食生冷,损伤脾阳,痰湿内阻,湿从寒化,阻滞中焦,胆汁疏泄不畅,外溢肌肤,发为黄疸。

    【辨证论治】

    黄疸的辨证,首辨阳黄阴黄。阳黄病程短,黄色鲜明,便秘溲赤,苔黄腻,脉弦数,以湿热为主,属实热证;阴黄病程较长,黄色晦暗如烟熏,腹胀便溏,苔白腻,脉沉迟,以寒湿为主,属虚寒症。

    治疗原则:化湿利小便。属湿热者,清热化湿;属虚寒者,温中化湿。

    【一、阳黄】

    (一)热重于湿

    证候:身目色黄,黄色鲜明,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发热口渴,纳差腹胀,心中懊憹(náo),口干而苦,恶心。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方药:茵陈蒿(hāo)汤加味。方用茵陈、栀子清热利湿;大黄泻热通便。

湿热重者加茯苓、泽泻、车前子淡渗利湿;纳差腹胀加川楝子、郁金、神曲、谷麦芽、山楂疏肝调胃;胁痛较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柴胡疏肝止痛。

    (二)湿重于热

    证候:身目色黄,但不如热重者鲜明,小便短黄,大便溏垢,身热不扬,头重身困,胸脘痞闷,纳差腹胀,恶心呕吐。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味。方用茵陈清热利湿;五苓散行气化浊。加藿香、佩兰、寇仁、生薏苡仁增强化浊除湿之力。

若恶心呕吐者加半夏、橘皮降逆止呕;腹胀较甚者加苍术、厚朴、大腹皮、木香燥湿宽中,行气消胀。

    (三)肝胆郁热

    证候:黄疸出现较快,黄色鲜明,右胁疼痛剧烈,牵引肩背,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纳差腹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灼热。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导滞。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方中柴胡、白芍疏肝理气;黄芩、半夏清热和中;大黄、枳壳通便导滞,行气利胆。加茵陈、金钱草、郁金加强疏肝利胆之功;

舌苔黄厚者加厚朴、苍术化湿导滞;疼痛较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

    【二、阴黄】

    (一)寒湿阻遏(è)

    证候:身目色黄晦暗,或如烟熏,纳呆脘闷,腹胀便溏,口淡不渴,神疲畏寒。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味。方中茵陈、附子寒热并用,温化寒湿;干姜、白术、甘草健脾温中化湿。加猪苓、泽泻、茯苓、厚朴、郁金行气利湿。

若腹胀苔黄腻者,去甘草,加苍术燥湿消胀;若胁肋痛胀加柴胡、当归、香附、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除胀止痛。

    (二)气滞血瘀

    证候: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胁下有痞块胀痛,面颈皮肤现赤纹丝缕,大便黑,或有腹水。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逍遥散合鳖甲煎丸。方中柴胡、白术、茯苓、薄荷疏肝理脾;当归、赤芍活血养血;甘草缓急止痛;鳖甲煎丸软坚消积。

胁痛甚者加延胡索、丹参、桃仁行气理血止痛。

    【针灸】

    1、阳黄    阳陵泉、胆俞、太冲、内庭,毫针刺,用泻法。若恶心呕吐,胸脘痞塞,加内关、公孙;腹胀便秘,加天枢、大肠俞。

    2、阴黄   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胆俞、气海,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并灸。若便溏者加天枢。

    【护理与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节饮食,忌烟酒,勿恣食辛辣油腻。有传染性者,应隔离,以防传染。起居有节,加强锻炼,顺应时令,避触非时及秽浊之气。注意休息,勿使过劳。

【14-痹证】

    痹证是指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阻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西医学中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等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感受风寒湿邪    由于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或地理环境的影响,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风寒湿邪乘虚入侵,流注经络关节痹阻气血发为痹证。

    2、感受热邪    外感风热,与湿相并;或风寒湿邪,日久化热;或素体阴虚,感邪之后,从阳化热。风湿热邪流注经络关节而发为热痹。

    3、正气不足    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正气亏损,或劳倦过度,损伤正气,机体卫外不固,外邪乘虚入侵遂至痹证。

    【辨证论治】

    辨析痹证的关键,首先是分清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痹证日久,邪阻经络,又当辨明有无痰瘀。痹痛游走不定偏于风;疼痛固定、剧烈,遇寒加重偏遇寒;酸胀重着偏于湿;红肿灼痛偏于热;关节漫肿,按之柔软偏于痰;按之较硬,麻木痛剧则为瘀。

    治疗原则: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疏经通络。痹证日久,正气虚弱,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一、风寒湿痹】

    证候:关节肌肉疼痛,时轻时重,甚则历节俱痛,活动则痛剧,每值阴雨天为甚。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方中羌活、独活、威灵仙祛风除湿;桂枝、川乌温经散寒;苍术、苡仁除湿;当归、虎杖活血通络。

偏于风盛,关节疼痛游走,或部位偏于上肢者,重用羌活,并加防风、秦艽(jiāo)、寻骨风、威灵仙祛风以胜湿。偏于寒盛,关节疼痛固定,拘急冷痛,加麻黄、细辛、制川草乌温经散寒。湿邪偏盛,关节肿胀,重着不利,病在下肢者,加防己、蚕砂、茯苓、五加皮祛湿止痛。

    【二、风湿热痹】

    证候:病势较急,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呈游走性,屈伸不利,或恶风发热,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方用白虎汤清热除烦,养胃生津;桂枝疏风通络。

发热甚,口渴苔黄加忍冬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关节肿痛甚者加海桐皮、桑枝、防己、姜黄、威灵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三、痰瘀痹阻】

    证候:痹证日久,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则强直、畸形、屈伸不利。舌淡紫,舌苔白腻,脉细涩。

    治法: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方药:桃红饮加味。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通络;僵蚕、制南星、白芥子祛痰散结。

痰瘀久留,加虫类药祛瘀搜风剔络,如乌梢蛇、土鳖虫、全蝎、蜈蚣等。关节腔肿大有积液,而形体壮实者,配合小剂量控涎丹逐水消肿。兼有正虚者,配补养气血,配补肝肾之剂。

    【针灸】

    腕部:腕骨、阳溪、阳池、外关。

    肘部:合谷、外关、尺泽、曲池。

    肩部:肩髃()、肩髎(liáo)。

    髀()部:环跳、秩边、悬钟。

    股部:阳陵泉、风市,秩边。

    膝部:膝阳关、梁丘、犊鼻。

    踝(huái)部:昆仑、照海、申脉。

    风湿热痹和风寒湿痹中偏风者毫针浅刺,用泻法;偏寒者,毫针深刺留针,加灸;偏湿者,针灸并用,或用皮肤针,拔罐等法。

    【护理与预防】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潮湿受寒,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阳光充足。注意患处保暖,可戴护腕、护肘、护膝。风寒湿痹忌食生冷,风湿热痹忌食辛辣厚味。注意调护正气,减少感邪机会。

【15-消渴】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无力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后世医家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偏重不同,将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口渴多饮为上消,多食易饥为中消,渴而便数如脂为下消。

    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尿崩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厚味,以致积热内蕴,化燥伤津,发为消渴。

    2、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郁而化火,耗伤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3、劳欲过度    禀赋薄弱,或房事不节,劳倦所伤,损耗阴精,阴虚火旺,上蒸肺胃,发为消渴。

    消渴病机基本特点为燥热偏盛,阴津亏耗。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

    【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当分清上、中、下三消,病位主要在肺、胃、肾,以肾为关键。肺燥、胃热、肾虚常同时并存,三多往往并见。初起以燥热为主,阴虚为次。病程延长,则阴虚与燥热互见,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久以阴虚为主,或兼燥热。后期阴伤及阳(气),可见阴阳(气)两虚,或肾阳虚衰。

    治疗原则:养阴生津,润燥清热。

    (一)上消    肺热津伤

    主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方中黄连、天花粉清泄肺胃之热;生地、藕节清热生津;蜂蜜滋养肺胃。

口干燥甚加葛根、麦冬以生津止渴。

    (二)中消    胃热炽盛

    主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减。方中石膏、知母清泻胃火;熟地、麦冬、牛膝养阴生津。

如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待大便通后,再转本方治疗。

    (三)下消

    1、肾阴亏虚

    主证:尿频量多,混如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方中山药、山茱萸、熟地固摄阴精;丹皮、茯苓、泽泻清热降火。

若气阴两虚,伴困倦、气短、舌淡红者加党参、黄芪益气养阴。

    2、阴阳两虚

    主证: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益肾固摄。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方中附子、肉桂温补肾阳;熟地、山茱萸、山药补益肾阴;泽泻、茯苓、丹皮益肾化浊。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补肾固摄。

气虚明显加党参、黄芪补肾益气,

    【针灸】

    上消:肺俞、廉泉、内庭。

    中消:内庭、足三里、三阴交、胃俞。

    下消:肾俞、三阴交、太溪、关元、足三里、三焦俞。

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补法。

    【护理与预防】

    保持心情舒畅,勿紧张恼怒。适当体育活动,不宜过度疲劳,节制性生活。饮食清淡易消化,控制进食糖类、淀粉类食物,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物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