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龙之宅――塘栖

 昵称QAb6ICvc 2018-01-08

《周易·说卦》云:万物者,莫润乎水。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都将水的作用说到极致。大运河从北到南,贯通江、淮、河、济四渎。隋代开凿,元代全线贯通。大河中流,帆樯云集,仕宦商贾,络绎奔辏。从此,京都的繁华得以源源不断地涌向南方,江南的富庶资源得以满载着流向北方。南北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因运河之水滋润而攻坚易之。

   位于运河南端的塘栖,亦因舟行之利、水利之便,成为富饶之地、鱼龙之宅。

   鱼龙之宅即水国。陆龟蒙《水国》诗:水国不堪旱,斯民生甚微。孟浩然《洛中送奚三还扬州》诗: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亦称水乡水市,许棠《登临歒台》云:云帆高出树,水市迥分桥。陈羽《长安早春言志》:九衢日暖树苍苍,万里吴人忆水乡。” 

   流淌了两千多年的大运河,见证了水乡塘栖的成长与变迁,奠定了塘栖鱼龙之宅乡格局,拓展了其活动空间,促进了其对外交流,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塘栖在北宋之前,为一名不经传的渔村,渔民三两散居,未成村落。北宋时其地称“下塘”,有下塘寨、下塘巡检所等朝廷所没置的军事机构。南宋时,其地有唐栖寺,汶阳周弼有诗云:“水宿唐栖寺,何缘更浃旬,千山今日路,三岁异乡人。”文天祥北上与元人谈判,留有:“是晚泊谢村。次日,天祥自北栅登舟,同众官会于唐栖”之语。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张士诚占据吴地(今江苏苏州),准备自吴进驻杭城,以濑溪为航道较为便利,然而五林港以上港道狭窄淤隘,不便大军行进。于是,张士诚征发民夫20万凿河道,经10年艰幸,终将窄小航道疏浚成畅通巨河。新开运河自五林港开至杭州北新桥,又南至江涨桥,长45里,阔20余丈。明正统七年(1442年),巡抚周忱主持兴筑运河塘岸,自北新桥至崇德,长13272丈,今名下塘。自此水陆并行,更利塘栖。明弘治二年(1489年),鄞县陈守清募金修筑通济桥,9年后建成。如光绪《唐栖志》所言:“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唐栖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来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陆辐辏,商贾鳞集,临河两岸,市肆鹊焉。”

塘栖别称甚多,若棠鄣、栖水、栖溪、溪西,武店、武水,均见诸题咏,以栖水.栖溪为常见。故贝利集团以栖溪公馆名其楼盘。

 

                 

 塘栖以水乡名镇著称,除大运河外,镇中有市河。有东小河西小河、北小河,三支入市河,形如“出水荷花,比比墩阜”。西小河通东小河,扁舟来往市门多。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塘栖划分为东、西、北3个区块,民国时因此设立塘栖市东镇、市西镇、水北镇。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弄;店家面河设肆,沿河为街。亦如光绪《唐栖志》所说:屋旁穿径之道,概呼曰弄,即城中之巷也。腹里聚居之所,或云,或云河,或云场,在在傍涯而居,故其名亦从水取义。唐栖街巷大率类此。运河北岸大街称曰水北,因其在运河之北;南岸一带称曰水南,亦因其在运河之南。

市河, 汇丁山湖漾、圣堂漾、翠紫湖之水注入运河。一说其水一自运河逆进市门,一自通市桥趋出,合流上南而出龙禾桥(即马家桥)人东河漾。河两岸称市东街、市西街,商铺林立,横跨市河有花园桥、月波桥(又名木桥)、东龙禾桥(即胡家桥)、玉龙桥。岁月沧桑,1979年市河河道被填成了街道,美其名曰“市新街”。 从此,乃有序的摇橹之声被嘈杂无序的车马声所替代。30余年后,古镇综合保护工程又玩儿戏,掘路为河,现己恢复局部,算是新颜更旧貌。

 北小河,由横潭分流而注仓桥,过蒋家桥与市河合流,出马家桥入东小河。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中,跨河之皮匠桥、思古桥、仓桥一一被拆除,河道填没变成了街道,名北小河街,倒也算是没数祖忘典。  东小河在塘栖镇东北,北自市河,西自北小河、西小河,南自横潭、石目港等脉:一由马家桥,一由八字桥,并注于东小河漾,从翠紫湖会合运河巨泽,出跨塘桥水口。西小河 源自横潭分注,与市河会合出马家桥入东小河漾。旧时,东小河其处,长廊曲槛,荷柳映之,溪流萦洄,宛如秦淮风景。每每惠风和畅,文人墨客放舟觞咏河上,娱信可乐。塘栖徐士俊在《东小河》一诗中得意吟唱道:风裳水佩若为裁,东小河也望眼开。莫道闻歌人不见,荷花深处荡舟来。西小河上也不错,有诗为证:小河南面接苏堤,曲槛层栏俯碧溪。两山如画双眉黛,日暮愁闻鹧鸪啼。东小河、西小河均于1979年填河改街,都在“河” 后加一“街” 字,多少给人些许念想。

圣堂漾在塘栖圣堂角。镇南丁山湖诸水汇流于此。旧名横潭,以于市偏也。冯砚祥《横潭歌>>:"横潭漾漾泛秋月,怅望烟波渺难越。凉风吹动木兰舟,月明处处菱歌发。菱歌乘月起中流,隐隐箫声动画楼。箫声菱歌声相亚,横潭月转金波泻。月转金波泛滥过,夜深摇落秋风多。独怜天末佳人晚,秋水芙蓉愁奈何!"1978年为修复乔莫公路,于湖东建1号桥,湖南已拓为居民生活区。

 翠紫湖在塘栖镇南,八字桥东里许,东小河注入圣堂漾之东。俗称菜子湖。两岸风景秀美,水色清澄,诗人又题作翠湖。清,填出三角荡一带,水势略逼。徐士俊曰:每当夕阳初下,山色欲沉,霞影烟光,紫翠交集,于斯际也,思披鹤氅,采芙蓉,搴芳杜,呼黄鹤仙人,呜呜吹铁笛,歌《竹枝》,于中了不知其邻于尘郭也。朱大辉《翠紫湖》:百倾汪洋翠紫湖,奔流天目此旋铺。蒹葭人近停云邈,蓑笾翁曾钓雪无?数叶烟波争网汉,乱声凄月夜歌苏。得鱼桑市前津换,半饱新蚕半饱鹕。

大鱼池在镇东,南北互长,有30余亩,昔为沈巽吾别墅。 曾遍植白玉莲,夏秋之交,游屐相踵。可惜在民国时已渐荒芜,污泥增塞,池域日减。新中国成立时,西侧只剩20亩水域。1977年挖运河淤泥夷为平陆,塘栖第二中学运动场和争光化工部分场地即为原大鱼池址。

丁山湖虽不在在塘栖镇上,但离镇不远,又系塘栖聚水之薮。其处远浮独山,近接超峰,系一天然湖泊。农民环湖而居者10余村,多兼渔业。汪泽数百顷,舟入其中,淡宕可爱。柳堤花渚,山色波光,酷似湖山风景。如何琪在《唐栖志略》中所赞叹的那样:昔东坡比西湖为西子,余谓丁山湖亦西子也,特未人吴宫,少金翠之饰耳。吕律在《丁山湖即景》也有描述:“溪上远山青点点,庄前流水白漫漫。野田黄雀飞无数,一个沙鸥梦自安。”还有周天度《丁山湖诗》:划船双桨似蜻蜓,曲渚回汀互渺冥。别有好山遮一角,树阴罩浓枇杷青。”倘从超峰俯视,晴日鱼塘点点,若明镜映辉;夜间渔火闪闪,似萤虫舞动。四周土质肥沃,枇杷、甘蔗盛产。该湖通镇南圣堂漾,早先村民普遍自有划舟,上镇赶集 购物销货,甚或田间劳作,无不惟小船是赖。

塘栖镇还有为数众多的斗、角,湾、埭、墩。如梅家斗、闻家斗、吉家斗、赵家斗、大小汪家斗、陆家斗;东市角、西市角、圣堂角、任家角、屠家角、谢家角、文昌角, 新桥湾、喻家湾、蒲桃湾;源源埭、木鸭埭、西河埭、美人埭、酒店埭,箬帽墩、孙家墩、许家墩等。惜大多已在城市中消失,徒有虚名。

  

   

               

“智者乐水” ,历来,人们都喜好择水而居。塘栖既为鱼龙之宅,秀水之畔自然少不了佳居豪宅。吕园、煮字轩、且适园、柳堂、水一方、传经堂、芳社洲、漱园等,都是其中佼佼者。仅圣堂漾一处,名宅就不下十余幢。旧时,圣堂漾为塘栖山水献秀之地,景物清旷。明时,北岸为卓光禄园亭,丘壑极胜。前里许,为竹里馆,为卓氏别业(别墅)。柳堂则胡庶常著书之处,彼时圣堂漾四围亭馆楼堂,依依相望、相得益彰。清初,卓蔗村“见山堂” 、金峤庵“卧渔楼” 、徐埜君“雁楼” 、沈弱先“沤园”, 均在漾边名闻一时。尤其张之鼐别业,署曰:半庵,额其堂曰遂初,其楼曰卧痴,筑石为矶,曰钓鱼处。古木修葺,环流叠石,徜徉其中,留恋忘返。张之鼐著《栖里景物略》十二卷即在其间。每遇良时,花朝月夕,即觞诸名贤其上,讲道论学,殆无虚日,题咏最多。嗣后,惟青芦拂披,白鸥往来而已。青砖石巷,粉墙黛瓦,避雨的廊桥,歇脚的美人靠和那悠扬的橹声,这便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此外,据清康熙《杭州府志》载:“唐栖河之干有福王庄。”《青坡生福藩考》:西里为南宋福邸别业,裒延数里,深宫复道,别殿妆楼,辇轨毂击之所,四百年来化为烟寰,尘市迷漫,不可复识。向荣《咏王庄基》诗:“宋季繁华推福邸,兄天子与子天子。栖水离宫绵数里,洗马池中跃春鳞,卧龙桥畔扫夏蟁,王车过处空苔痕。花园遗址佃为墓,如今墓又踏成路。”  据《塘栖镇志》:“塘栖行宫 在镇西。《唐栖志》载:乾隆间翠华河幸唐栖,始建御营于西茶亭之西,计地百余亩,背河面南,皋鹤超山诸峰隐t 隐遥峙,环如屏障,临南雕博古盘龙清砌照墙一座,正南官门一座,内建垂化门,中为正殿,内建寝官,有长廊画槛,叠杠为山,引水为池,余植花木,临河建龙楼,雕阑绣槛,高入云氰俗称西洋楼):东为青官,周围以墙,外设营盘,泊岸龙舟凤舸,河西皆布密网。据查,行宫原址于今塘栖钢丝绳厂之西,大营盘现为三合村,酒店埭。”

  塘栖至今尚存数幢颇有特色古建筑。其时,殷商大贾之住宅往往秉承明代造型,隐于弄内,太史第弄可谓代表。整座宅院坐东朝西,前后五进,3~4间开阔,6~7层进深,间隔15米。每进均设天井、石库台门,砌有砖雕门楼,饰以花卉。临街大门两侧留有避弄 与各进内院有偏门相通。一个相当狭小的市井门洞竟延伸出一串景深,既显出塘栖商贾藏愚守拙般的谨镇,又铺张了道德家庭礼仪空间的规程。太史第弄是现今塘栖镇仅存的二条古弄之一。

  塘栖为运河上的名镇,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并没有让它保留多少原先的风韵。还能让人念及的似乎就水北一条街了。 水北街均为民宅,南临大运河, 全长2500米,明设水利通判厅, 清立乾隆御碑,建耶 稣堂 现均有遗址。数年前,畅达平稳的大运河,坚致而苍老的七孔长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显露出斑驳的青灰色,石阶的埠头一级一级迈向水面,女人正在埠头浣洗,小孩看着过往 的船只。没有比这里更能概括水乡了,它让人更加明白应该珍惜和恪守什么。而今,稍加塗抹的旧屋,加之法根糕点、汇昌肉粽、青梅果酒 以及刺毛肉元、细沙羊尾,这里成为今日塘栖最热闹之处。岂知水北街原属德清县,本为拉纤道,相当冷僻。真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俱往矣,还看今朝!改革开放以来,塘栖建起多少高楼大厦,“风正一帆悬” ,矗立在鱼龙之宅的座座大厦就像大运河上高高悬挂着的片片风帆,借着塘栖省级小城镇改革春风,推动着水乡人中国梦的早日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