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魁脉学(三十八)弦脉(下)

 思明居士 2018-01-08
弦脉(下)
 
【弦脉兼脉】
10.弦兼缓
(1)弦兼缓而按之滑濡,沉取有神者。弦脉主郁,缓为不足,多是血虚。按之滑濡乃为湿痰;沉取有神,并非病邪,而是正气尚足。不可用补法。
(2)弦兼缓,按之硬而不柔,沉取弦实者。弦为郁象,缓属气分不足。按之硬而不柔,非属实证,多是阳亢。沉取弦实当考虑为血脉坚脆之象。
(3)弦兼缓,按之细弦,沉取弦滑不静者。弦为郁象,缓是气分不足,中阳已虚。按之细弦,沉取弦滑不静,都是热蕴于内之象。当用泄法,先治标邪,余缓图之。
(4)弦缓相兼,按之濡软,沉取虚弱若无者。弦则为饮,又主疼痛;按之濡缓,是阳不足,气分又虚。沉取虚弱若无,确属阳虚气衰。当温之养之,以益气补中为法。
11.弦兼紧
(1)弦兼紧而按之不足,举之有余,沉取仍为有力者。此浮弦紧,外感风寒之象。沉取仍为有力,是正气尚盛,邪气外侵。当用辛温发汗法,使邪随汗解。
(2)弦兼紧而按之弦实,沉取弦紧牢实者。是寒邪内蕴,属于实邪。当以温散拈痛,俟寒解而郁亦缓矣。
(3)弦兼紧而按之弦滑,沉取濡软小滑者。弦紧多是寒痛,按之弦滑是痰湿之象,沉取濡软小滑是阳气不足。当以温散缓痛方法。
(4)弦兼紧,按之濡软力弱,沉取虚微若无者。弦紧为寒主痛,濡软力弱是阳虚,沉取虚微若无乃阳虚已极。当用温法、补法。
12.弦兼促
(1)弦兼促,中取有滑濡之象,沉取虚弱力差者。弦为木郁之象,促为数而时一止,中取滑濡为湿阻阳衰,沉取虚弱无力是阳不足而中气虚。当用补法。
(2)弦兼促,按之濡软力弱,沉取虚微若无者。弦促而按之濡软力弱,沉取若无,尽是阳虚中阳不足之象。当以重剂补益。
(3)弦兼促,按之弦滑较有力,沉取弦滑而实者。弦为郁结,按之弦滑有力属痰热郁结,沉取弦滑而实是邪有余。当以化痰泄热方法进行治疗。
(4)弦兼促,按之弦滑数搏指有力,沉取滑实有力者。弦促及弦滑数搏指有力,都是痰火郁热互阻不化,沉取滑实有力乃是邪实。当以泻热为治。
13.弦兼结
(1)弦兼结而按之弦滑,沉取弦结滑有力者。弦则为郁而又主痛,结则为痰饮积滞阻于络脉。沉取弦滑结有力,皆是有余之邪阻遏络脉。不可以虚论治。
(2)弦兼结,按之细滑,沉取细弦滑结者。弦结而按之细滑,是血少阴伤、痰食积滞互阻之象。当化痰食积滞。
(3)弦兼结而按之濡软,沉取虚弱无力者。见此脉说明其本质阳不足,气分虚而有血少肝郁之象。当以益气为先。
(4)弦兼结而按之虚弱,沉取若无者。这种弦结主阳虚气衰,而非血虚肝郁。故当用补法,观其舌色证,酌情用药。
14.弦兼代
(1)弦兼代而按之滑动急躁,沉取滑实有定数停跳者。弦则木郁,代为气血郁结。滑动急躁为热郁于内,不得舒畅。虽有定数停跳,但沉取滑实,不可按气血不足定论,仍需从滑实之脉着眼。当从化食滞、开郁结入手。
(2)弦兼代,按之小滑而细,沉取弦急者。弦代相兼,为血虚木郁、气血结滞之象;小滑弦急沉细则是阴伤血少,虚热灼津。当以养阴折热方法。
(3)弦兼代,按之濡滑,沉取虚弱无力者。弦代兼见,木郁而血气瘀滞;按之濡滑是湿阻痰浊;沉取虚弱无力,属正虚气分不充。当用益气补血方法。
(4)弦兼代,按之虚弱无力,沉取虚弱无根者。弦代相兼,肝郁气血瘀滞;按之虚弱无力,沉取虚弱若无,全属本虚气衰。当以益气补中为法。
15.弦兼虚
(1)弦兼虚而按之弦滑,沉取较有力者。弦为木郁,虚主气衰。按之弦滑,是痰浊蕴热之象,沉取较有力,说明偏有余之邪,非正虚也。治当兼顾。
(2)弦兼虚,按之弦细力弱,沉取弦细无力者。弦则为郁,虚数气衰。按之细小力弱,多属血分不足。沉取弦细无力,是偏于血少阴分不足。治当益气养血兼顾。
(3)弦兼虚,按之濡缓,沉取虚弱者。弦虚并见,为血虚气衰;按之濡缓,亦是正气不足;沉取虚弱,仍当以养血益气方法。
(4)弦兼虚,按之虚弱,沉取若无者。弦虚并见,血少气衰;按之虚弱,正气不足;沉取若无乃正不胜邪,必须扶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