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人拜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浪子观心 2018-01-09

 
新风堂堂主
2017年4月25日


——乡人浅学,孤陋寡闻,不敢罔言,惟有拜读!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无 德 。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则 攘 臂 而 扔 之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乱 之 首 。前 识 者 ,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处 其 实 , 不 居 其 华 , 故 去 彼 取 此 。


此章开始,进入“德经”部分。乡人浅学,不敢妄言,只是看别人著述,讲上古的“道德”并不像现在这般成为一个词,而是“道是道”,“德是德”。

就本人粗俗的理解,“道”是难以言说的万物自然追随的规律,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德,有“得”的意思,也就是实际效用的体现,所以“德”便是在人世间的体现。“道、天、地、人”,“德”是“人”对于“道”的体用,或者可以理解为:人应该依道而行,得道—“德道”—而行,才能“域内有四大,而王居其一”。

之前的篇章,老子有一个思想很多次的表达,即“不崇尚、不标榜”。那么,这章作为《德经》的开篇第一章,就很直接的描述出了“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是在给“德”做区分吗?我认为是的。“道”是一,所以没有上道、下道之说,但是到了人类生活中的“德”就有了区别。所以也更清晰的看出来,老子所说的“道德”和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是两个概念。当然,老子的“道德”中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道德”的那部分,可以理解为“德行”。

所谓开篇明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是看不到德行的那个面目的,做了好事,他自己不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别人也看不出来他在做好事,他所做的好事只是依道而行,做了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善行无辙迹”的意思;“下德”没有失去德行的那个面目,也就是说看得出来这是做了一件好事情,包括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虽然是有道德的人,但是已经是“下德”了。

俗语说“积阴德”,就是说“上德不得,是以有德”。阴就是暗的意思,也就是说不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做了好事,而是做了好事,别人不知道,帮助了别人,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大恩大德,来生再报”是普通人对于给予自己很大帮助的人的一种表达,其实真正的大恩人是不需要你回报的。有个小故事,说二战的时候有两兄弟是犹太人,听说德军快要到了他们村子,于是一个找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救助,一个找他曾经帮助过的人救助,最后得救的是那个找了曾经帮助过他的那个人。其中深意,个人体会吧。

后面的部分,都是对于这个“德”的“上下”之说的根本区别的一个解释。理解了“无为”与“有以为”,就很简单了。通俗的说,就是“没目的”和“有目的”。关乎出自真心;关乎所作何为;关于利益交换……

道、德、仁、义、礼、乐、刑、乱。是一个逐渐递减的过程,从最高的道开始逐渐的下降。这里需要再次重申时代背景,四百年的社会动乱。还有就是中华文字所记录的文化的源泉,也就是《易经》。

老子、孔子,都认为上古时代才是最完美的社会,后来的社会有在逐渐的丧失很多美好的东西。对于学术角度来讲,道家与儒家都认可《易经》,只是对于“救世”的“药方”,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只取了“道”的部分,“德”也已经开始区分上下了。他认为只有道才可以救万民于水火。孔子更直接,认为人类社会已经沦丧到了第五个阶段,即“礼”,所以儒家更多的是论述“仁、义、礼、乐”,管理理念就是“礼”,也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的文化、习俗、制度等等来管理。所以传说有孔子问礼于老子而被骂出的故事。

老子是不是不认可“礼”呢?不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认为人类社会“上礼”还是可以追求的,但是还是如之前的“上德”一般,应该是不着痕迹的才对,我们都遵从我们的习俗、与人为善等等的“上礼”,而不以为这是应该做的,就像随手丢弃一个东西一样扔掉了。这才是对的。

人类社会是一个逐渐退步的过程。到了后来需要“礼制”来约束的时候,就已经沦丧的很厉害了。所以说“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者,有预见能力的人,看起来道行很深,其实是愚笨的开始。怎么理解这句呢?老子不是说“直至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吗?怎么这里好像又在提倡做个正真的笨蛋,不“前识”呢?不是的,后面紧跟着做了解释。

所以,真正的大丈夫,不做表面文章,他依道而行,归于朴实无华。后面章节有“民好径”一段,再做详解。
 
道,才是一,唯有此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