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月4自言自语(做成长赚钱你必须要明白这两个指标)

 昵称37192061 2018-01-09

======================

做成长赚钱你必须要明白这两个指标

我们大家布入股市,很少人会只是简单的每年吃点分红,而且大部分散户资金量可能有限,吃分红这部分收益就更是少了,所以,大部分人进入股市,说白了,大部分是做差价,也就是低买高卖,进一步讲的话就是低市值买入高市值卖出,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市值从低到高的一些主因,所以,我们还是要讲到一个公式:

市值=估值*净利润,这是做成长股必须要牢牢记住的一个公式,因为它很重要。

市值的大小,是有企业的净利润大小跟估值的大小决定的,前者,是要求企业每年都去获得一个稳定的增长,后者,估值的大小跟市场情绪有一定关系。

比如,我举几个例子:

这是中国平安过去数年的一个估值区间,我们看到平安从15年到17初,它的市场估值大概在10倍左右,而从17年特别是下半年开始,它的估值是不断抬高的,而我的理解里,估值提升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一个是企业成长性在加速,也就是高成长理应享受高估值,低成长理应享受低估值,再一个原因就是市场风格偏好,也就是投资者情绪发生变化下的估值提升

而我们看一下平安,从成长速度来看,包括16年,包括17年前三季度,相较于过去差不多40%的成长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加速,但是它的股价市值今年以来确不断大涨,其背后最大的逻辑我认为是市场偏好下,影响到了估值的预期,也就是从15年16年市场给与10来倍的估值,而当17年特别是下半年,市场偏好下估值不断在提升目前已经接近小20倍,所以市值=净利润*估值,在净利没有明显加速的情况下,估值的大幅度提升,也带来了市值的大幅度提升。股价随之也迎来大涨

=====================================

还有一种是估值,与成长性的双击

比如贵毛,我们看到其实这几年它的估值一直是提升的,

而从成长性来看,在14,15年零增长后,16年出现一定的加速,17年成长性加速就特别明显了,贵毛的大牛,应该是来自于净利成长性加速和估值的双重提升下的双击效应。

但是我们也要理解,估值与净利的关系(成长性的关系)理论上,成长性的加速可以带来估值的提升,就会引来股价估值的双击,再一个,净利并没有明显的加速甚至净利开始原踏步,但是,由于市场风格偏好下引起来的估值的提升,也会带来市值的翻升,,,但是,我认为,我们要尽量寻找成长性加速下的,估值同时提升下的双击,而对于单纯的估值提升,而净利没有增长我们也要足够谨慎,

比如,像乐视网这样的就是这种情况,

比如我们看乐视15年16年净利这两年几乎是在原地踏步,但是同期我们看一下公司的市值股价

同样却翻了数倍,所以,在公司净利零增长的前提下,公司的股价市值却翻了数倍,其背后,是估值的大幅度提升,这跟当时环境下,市场投资者的喜好,及对公司的喜好有很大关系,但是,我们需要牢记一点,没有净利成长配合的,单纯的估值提升,一定会有一个极限,也就是会慢慢累积成一个巨大的泡泡,而一旦净利常年无法兑现,这个泡泡早晚会破,高位进去的,往往会死的很惨。

============================

比如我周二写的这个例子就很形象,我今天再次帖出来。


小明从15年底算,到17年底,已经横了2年,围着中间线14.5元左右上下振荡,箱体振幅大概以40%左右
而同期创指已经从4000多实现腰斩
15年12月30,股价15.6元,对应15年净利1.14亿,PE87倍
16年12月30,股价14.87元,对应16年净利1.66亿,PE57倍
17年12月30,股价14.3元,对应17年预期净利2.8亿,PE32倍
===================
假设,到18年12月30日,股价依然保持在14.3元,对应18年预期净利4.3亿,PE21倍。
=============
通过小明的历史,大概率告诉我们几件事情:
1,好的企业跟指数无关,好的企业可以穿越牛熊,
2,15年15.6元,16年的14.87元,17年的14.3元,这几年公司的股价基本上变动不大,但是从净利来看1.14到1.66,到2.8,公司的净利却保持在50%以上的成长性,也就是净利每年在50%的增长,但是股价市值却保持 不动,其背后的原因是估值的不断压缩,
这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在高估值泡泡上建仓,因为一旦在泡泡上建仓,可能企业要用数年的不断增长去还这个债,小明算是好的,是以横盘去还债,有的企业可有是通过不断的下跌去还。任何企业都是需要市值,估值,成长性匹配,不要轻易听信什么大V忽悠格局,动不动百倍的估值,玩格局,因为未来很难预测。所以不想犯大错误就是尽量在低估值进入。
3,企业估值的修复提升,如果没有成长性的配合,会有一个极限,也就是你估值不可能一直无脑有提升,而成长性还保持原来那样。同理,如果一个企业净利常年在保持 稳定的复合增长,那么它的估值的压缩同样也会有一个极限,有部分人甚至看到中小创估值未来将降到10倍甚至以内,我感觉,这真是涨了看涨,跌了看跌的思维。
4,对成成长股投资者来说,企业的不断成长性是最大的利好,赚企业成长的钱最确定,我们只需要有一个大概率的眼光即可,还要有一个始终比别人多一些的耐心

============================================

市值=估值*净利润

我总结了,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几种情况

1,我们平常找的是,在净利平稳增长,估值不变情况下的,市值单击的翻升

2,我们尽量找的是,在净利每年不断加速增长情况下,所带来的估值同步提升的,市值双击的翻升

3,我们尽量回避,在净利零增长或负增长情况下,由于某种特定环境下,单纯的估值提升下,带来的市值的翻升,因为这种模式一定有一个极限,不可能估值无脑的不断提升,总有一个极限,而一旦净利常年无法兑现这就是一个大泡泡,早晚会破。

4,我们尽量回避,在净利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下,企业估值同步跟随压缩的,市值双杀的风险

=============================

其实估值与成长性就是一对亲兄弟,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性,谁离谁太远了,都早晚要回归。

我们也看到,其实17年在大市值抱团趋势下,其实大部分大市值的涨的都不错,但这里面我们要回避的是什么呢?就是公司净利并没有明显的加速增长,甚至成长性在原地踏步,甚至负增长,而是在这两年特定的市场喜好之下,所带来的单纯的估值提升下,所带来的市值的提升,因为这类型的是不可持 续的,特别是18年如果业绩被证伪,相信一部分大市值的品种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