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你最怕高考语言应用板块题?特级教师告诉你命题人的思路!

 山湖微波 2018-01-10

在高考语文试题当中,语言文字应用板块可以说是最容易创新,也最灵活的题型了。

每年都让人既惊艳又惊讶,

在过去曾经有哪些好题让考生们酸爽无比呢?

今天就让语文特级教师张西玖老师带大家去盘点一下,

有应对策略哦,建议收藏!


 ★Top1

  (浙江卷)7.在空格处分别补写出倡议的理由和具体内容。(两处字数各不超过40个字)(5分)

倡议书

各位同学:

  乘坐公交是很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选择。众所周知,□□□□□□□□□□□□□□□□□□□□□□□□□□□□□□□□□□□□□□□□。可是,我市不文明乘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发生老人被人群挤倒而摔成粉碎性骨折的悲剧。

  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生倡议:

  □□□□□□□□□□□□□□□□□□□□□□□□□□□□□□□□□□□□□□□□。

  文明乘车,从我做起!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城市增光添彩!

××中学学生会

×年×月×日

【好题评析】

在以往的考题和训练中写倡议书的题目并不少见,但要求补充倡议书关键信息的命题并不多,这样考查的能力点与原有题目有着明显的不同。原来这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应用文的体式特点的把握,而该题除此而外,还将公民文明常识作为考查内容,把语言运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极具创意。

  【参考答案】

  示例:文明乘车让出行更安全,更高效,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有益于社会和谐。

  自觉排队,有序上车;尊老爱幼,主动让座;举止文明,谈吐有礼。

  ★Top2

  (全国课标卷Ⅰ)17.右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全国课标卷Ⅱ)17.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图略)

  (全国课标卷Ⅲ)17.下面是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晩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图略)


  【好题评析】

  这三道题都出自全国卷,设题的形式和基本思路完全一致,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图文转换题。2015年全国卷考查的是徽标类的图文转换,重点是领会徽标中构图元素的含意,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联想、文字表达能力。2016年的三道题分别围绕“中华文化体验”“中国梦演讲赛”“迎新生晚会”三个与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根据构思框架图,让考生转换成文字,考查的是学生提炼整合信息、语言表达的能力。这种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命题倾向。

  【全国课标卷Ⅰ参考答案】

  示例一:某校的中华文化体验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举行各类活动,活动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练习太极拳的体育课,二是学习中国结和剪纸的手工课,三是年终的表演和展示;另一部分是举行有关旗袍、围棋、国画的讲座。

  示例二:某校将推进“中华文化体验”,体验分成活动与讲座两部分。通过体育课和手工课分别学习太极拳、剪纸及中国结制作,活动部分在年终进行表演、展示;讲座以旗袍、围棋、国画为主要内容。

  示例三: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进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

  ★Top3

 (江苏卷)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书万卷  寸草春晖  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  寸草春晖  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  那些花儿  指点江山


  【好题评析】

  给一段文字拟标题,给一组文章拟标题,给一组文章拟栏目名称,这是三种不同的题目,此题应属后者。前两者往往是需要揭示主旨或提炼话题,重在考查分析概括能力;而后者则是以一种极富想象力的文艺笔法来命名。从选项中所提供的三组词语看,都不单纯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选择的着眼点是同组文章之间的相关度和文艺色彩。给某个展览、某个活动设计一个栏目名称是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这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语言实践,需要平时加强训练。

  【参考答案】C

  ★Top4

 

 (天津卷)20.下面是今人根据李商隐《夜雨寄北》译写的一首新诗,请从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120字左右。(9分)

  (1)选择一个角度(如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对新诗加以简评。

  (2)请你以李明的名义,给××诗刊编辑部写封信,推荐这首诗。(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

  弥漫的水汽,浸润了远来的家书。

  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

  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

  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

  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

  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

  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


  好在啊,好在还有记忆中西窗的烛光,

  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

  附: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好题评析】

  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应用能力的选做题,两个问题考查的重点各有侧重。第一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赏析能力,同时还应着眼于优劣两个方面,体现出一定的思辨性。第二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书信文体特点的把握和分析概括能力,要求在符合书信格式特点的同时,还应对新诗的特点有一个全面概括。两题除了文体、语言、内容上有别外,在表达角度上也有明显不同,前者是文艺评论,一定要从两个方面谈,后者是推荐信,自然应以分析优点为主。

  【参考答案】

  示例:(1)从意象上说,原诗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在雨天想念与友人一起的时光,表达非常希望能够和友人再次相聚的情感。新诗的意象很多——雨,弥漫的水汽,浸润的家书,池塘、秋水、红烛的芯子、西窗的烛光。通过雨天的事物和室内温暖的灯光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让人感受到感情的深厚,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2)刚从好友处获得一首新诗,改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作者在对原诗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新诗的结构相对灵活,意象的描写和原诗相符,意境深远,引人回味。诗中将静止的事物进行了动态的描写,如“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表达思念反反复复,思念之深。最后,诗句点明回忆的美好,饱含作者美好的期盼。这番改动既抓住了原诗的灵魂,又赋予它新的气息,对现代新诗如何从传统诗歌中汲取养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故向贵刊推荐。(注意书信称呼语、祝愿语、署名、日期的格式)

  ★Top5

  

      (北京卷)5.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迅猛:“迅”字书写的第一笔是“■”。

  B.载人:“载”读作zài。

  C.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儿。

  D.堪比:难以与……相比。


  【好题评析】

  北京卷这种命题的方式,乍一看好像有点“小儿科”,考查的知识比较简单,选项信息较少,所选词语又是最为常见的,但其难度并不低。四个选项涉及笔顺、多音字、成语、词语等四个方面,都是熟悉而又容易被忽略的知识。这一题目小处着眼,拙中藏巧,虽说是综合性不强,但覆盖面广,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微观考查。

        【参考答案】

        D(“堪比”意思为“不逊色于……”)

 

感谢关注《语文周报》官微ywzbgf

责编:蓝风

涉及其他版权问题,

敬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