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脑卒中肌张力处理就这么简单!CST干货!

 颈椎矫正 2018-01-10

偏瘫手怎么在动作过程中没有屈曲协同的模式出现?

到底怎么做的?

不可能只做CST就能达到这效果吧?

在演示治疗手法之前,我要跟大家在分享的是我做脑卒中病人的心得,原则有三

1. 张力的正常化.

2.单一关节的选择性动作发生.

3.功能性的动作产生.

三者顺序不要颠倒,要治疗中风病人首先是张力要正常化(过高的要调低,过低的调高)!

而张力问题就已经难倒一大票治疗师!

常规处理手臂高张问题时是不是这样做的?

·先用功能性电刺激去电吧,再用被动牵拉手法,上分指板,最后让病人伸肘压床15分钟,时间到了,让护工阿姨再叫我,家属就这样压好15分钟等我回来;

·或是你是这样做的先来个15分钟的牵拉运动吧:不要叫,我是为你好,放松忍住,接着做bobath抓握10分钟然后去电刺激;

·厉害一点的:我们先检查你的姿势有没有在正确位置,肩胛骨有没有后缩,之后也许上个贴扎,看看要不要打肉毒素!

这些在我10年的治疗生涯里,我都做过也遇过,但效果绝对没有我用CST这样做的好,因为我是真的是试验过的,不是纸上谈兵!

对脑卒中肌张力处理就这么简单!CST干货!

下面是我现在的做法:

●时间:

30-90分钟(这是CST一般做完所需的时间,所以医院的不用看了,你不可能这样做)

●次数:

12次以上(上篇文章的s教授1个月有12次治疗,持续3个月)

●手法:

1.静止点1-3分钟(达到脉动节律静止即可)

这冯芸老师有介绍了,我对这手法的认知就是让身体进入治疗程序,算是CST的起手式。

2.额/顶/蝶/颞骨/TMJ 20分钟(把重点放在蝶骨与颞骨)

蝶骨与头颅骨的各骨都有相连,尤其是枕骨,蝶枕关节损伤是造成各种机能失调的主因,而颞骨又有颈部数条重要的肌肉相连,在解剖列车里一样是几条列车的站点之一,平衡了这里就能一次平衡了数条列车的筋膜,筋膜里又有影响张力的感觉受器,所以为何要着重与此的原因在这。

3.舌骨/胸廓横膈10-20分钟

舌骨一样是众多颈部肌肉的交接处,许多手臂高张的病人,你注意观察他们的颈部张力都是过高的而且喉咙不在正中线,所以需要花时间调整舌骨位置以平衡至正确的解剖位置。

胸廓横膈这边我介绍的就跟我上次处理肩峰关节那病人不一样了,虽然仍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但触诊的位置不一样,我会分成两部分:

1)一手在颈6-7胸1位置,一手在胸锁乳突肌起点位置,平衡硬脑膜也顺带松弛颈胸交接肌肉;

2)一手在肩胛骨,一手在胸大/胸小肌,一样是感受两处的节律/筋膜,然后用直接或间接手法去平衡。

4.横膈膜横膈5分钟

一手在横膈膜处,一手在胸椎7-12处,感受硬膜节律使其平衡。

5.骨盆横膈5分钟

这里我主要是处理与感受背阔肌张力和骨盆节律,两者都会影响患侧上肢的活动度/张力,这是一般治疗师常忽略的关键部位。

6.枕骶骨关系10分钟

正常情况下,两者虽然分处在身体的头/尾两端,但动作节律应该要一致(一起extension/flexion,因为是硬脑膜连接两端),平衡后你会发现病患的动作会变得协调很多,联合反应下降。

7.枕骨下肌群松弛5分钟

此处肌群影响了头颈部的空间位置,当一个人的头颈部不在正中位,身体的张力必然发生变化。

8.静止点结尾1-3分钟

9.患肢的无重力放松法(萧老师传授的解缠手法)10分钟

患者患肢手放在治疗师双手上(像悬挂一样,没有任何肌肉动作作用),治疗师感受患肢手的内在节律并随之起舞(它想往哪个方向走就往哪各方想走,直到感受不到易动方向),这很考验治疗师的耐心与上肢的肌耐力。

对脑卒中肌张力处理就这么简单!CST干货!

就这样你做几次后,你会发现病患的患肢张力下降了,你再也不用粗暴的牵张你的病人上肢,听到杀猪般的惨叫,看到家属不舍的眼神与焦虑。当张力下降后,再进行其他训练时你也不会看到病患的屈曲协同如以前那样轻易地出现。

对脑卒中肌张力处理就这么简单!CST干货!

p.s 我帮病患贴扎都是在CST之后,目的是为了增加正常的本体感觉输入与促进之后的动作训练正常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