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译《德道经·德经》第四十三章(帛书本)

 liuhuirong 2018-01-10

 

   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之也。故聖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注释: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柔弱” :此处义指水的随物成形,任人施为的温顺和柔的一面。“攻”:金文形,左如据说是攻城的器具“工”,右如手举着兵器。本义进攻,击打。此处同本义。《说文》:“攻,击也。”《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将以攻宋。”《论语·先进》:“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坚”:此次义指坚硬。“强”:此处义指强大。“先”:甲骨文形,上似脚,下似人形。本义走在前面,此处义即没有更占前的,更厉害的。《说文》:“先,前进也”《增韵》:“先之也。”《礼记·月令》:“先立春三日。”《韩非子·五蠹》:“ 以为民先。”《楚辞·九歌·国殇》:“旌满目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义即按说普天之下的东西、物件,没有比水更随物成形,任人施为,柔顺温弱的了,而它攻击打磨坚硬强大的东西,没有能排在它的前面,领先於它的了。

      以其无以易之也:“易”:甲骨文形,初,如一个口上有导流槽的容器向另一容器中倒流体,后来演变抽象为有把的容器的局部,和示意被倾倒的流体的三撇。本义为引导交换、更替、变化。此处义替代,更易。《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囲宋,易子而食。”《列子·汤问》:“寒暑易节。”《易·系辞下》:“古人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以其无以易之也”义即因为没有可以更换替代它的。

      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刚”:甲骨文形,左如两边有纲的網,右边为如钺或刀的兵器。本义为强行、必然斩断,此处义刚强、坚硬,与水的柔弱温顺相对应。《说文》:“刚,强断也。”《增韵》:“刚,坚也。”《广韵》:“刚,强也。”《论语·公冶长》:“吾未见刚者。”《书·皋陶谟》:“刚而塞。”《左传·昭公六年》:“断之以刚。”《商君书·立本》:“强者必刚斗其意。”“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义即像水这样能够战胜刚强坚硬的东西,也就是柔弱战胜强大的典型范例。

      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之也:“莫”:此处义没有。“弗”:此处义不。“知”:此处义知道、晓得。“行”:此处义行动,学着、照着去做。“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义即普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这个事实,不晓得这个道理,但是却没有人去学着、照着去做的。

      故聖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言”:甲骨文形,如口上伸出似舌头。本义是说话,此处又义言论、见解。《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周礼·大司乐注》:“发端曰言,答述曰语。”《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韩非子·问辩》:“言无二贵,法无两适。”《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云”:甲骨文形,上如二以示天,下似勾卷样示气。本义为空中气雾卷舒,此处义说,传说。《说文》:“云,山川气也。”《管子·戒》:“故天不动,四时云下而万物化。”《书·微子》:“我旧云刻子。”《国语·周语》:“谁云救之?”《诗·小雅·正月》:“伊谁云从。”《荀子·法行》:“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曰”:甲骨文形,如在向上的“口”上加一短横。本义是虽然不像把舌头伸出老长对外演讲、宣称、告白以致号令,但也是动了嘴,说了话。“云”“言”“曰”三字,在甲骨文时代,应是有严格的区分的,而到先秦的“经”期时的使用似乎不那么严格了。此处义说,如此说,这样说的表达。《说文》:“曰,辞也。”《广雅》:“曰,言也。”《书·大诰》:“曰有大艰于西土。”《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受”:甲骨文形,中间如船,两只手各在两船头的一边,似乎在使船,船承受手的主使。又说为两手相互授受。此处义承受、遭受。《说文》:“相付也。”《玉篇》:“得也。”《国语·楚语》:“颛顼受之。”《战国策·秦策》:“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邦”:此处义邦国。“诟”:此处义耻辱、咒骂、诟病。《说文》:“謑诟,耻也。”《玉篇》:“诟,耻厚也。”《博雅》:“骂也。”《增韵》:“咒也。”《左传·昭公二十年》:“余不忍其诟。”《左传·昭公十三年》:“投龟詬天而呼。”《礼记·儒行》:“常以儒相诟病。”“社稷”:“社”为古代崇拜的土地神,或祭土地神和祭祀的地方,以及后来二十五家为一社的社区。“稷”为古代崇拜的谷神。“社稷”即指国家、社会。《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书·太甲上》:“社稷宗庙罔不祗肃。”《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主”:此处义即做主,说话管用,决策者;或说主人,当家人。“故聖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义即所以聪明睿智的人的言论、观点和主张,传言,有这样说:能够承受、容忍邦国内的耻辱、咒骂和诟病的人,就是适合所说的国家的主持人,社会的决策者。

      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不”:此处同“丕”,义大。“祥”:甲骨文形,上似双角的羊头,下为一只或两只大眼。本义为和善慈祥的福气,此处义预兆、征兆、迹象。《易·系辞》:“吉事有祥。”《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国语·周语》:“辰马,农祥也。”《周礼·春官》:“以观妖祥,辨吉凶。”“王”:此处义同类中最大的,可以为龙头的。“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义即能够承受和破解社会上呈现的大的各种迹象、预兆的人,就是所说的天下的最有能耐堪做龙头老大的人

      正言若反:“正言”:指上面智者的言论,观点,思想,对人是正确的正面的教导、训诲。“反”:义指反面的或说叫做“翻话”。“正言若反”也即这些正确的正面的诚恳的教导、训诲,却像说的翻话,或被誤认作错误的浑话。

 

   今译:

   普天之下的东西、物件,没有比水更随物成形、任人施为的柔弱、温顺的。但是,攻击、打磨起坚硬、强大的东西,却没有能够排在它的前面,领先於它的。因为没有可以代替它的。水的能够胜于坚硬强大的,就是弱小能够胜于强大的典型范例。关于这一点道理,天下的人应是没有人不知道,不了解的,可是却没有人去效法,去学习去施行。所以聪明睿智的人的理论和言说,传流的有这样的说法:能够承受和容纳国家内的咒骂和诟病的人,就是所说的能做这个国家、社会的主持和决策的人;能够承受和妥善处置国家的所有各种大的迹象和征兆的人,就是所说的天下最有能耐,堪做龙头老大的人。这话,乍听起来,就像真知灼见的言论反过来说一样。

 

  杂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