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腹血糖升高,胰岛素剂量该增加还是减少,看完你就知道了

 闲情漫步123 2018-01-11

谷老今年70多岁了,是一退休干部,患糖尿病30多年。自从患了糖尿病后,谷老经常参加各种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学习有关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每天保持良好地生活习惯,坚持血糖监测。一直使用胰岛素治疗,每年健康体检,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很好,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并发症。

这天谷老突然来到我的诊室,向我咨询他最近遇到的困惑:他说发现自己近来空腹血糖升高了,于是增加了胰岛素用量,但是增加了晚餐前预混胰岛素剂量后空腹血糖反而越高,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胰岛素打得越多空腹血糖越高


经过多年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因为胰岛素对肝肾功能影响小,使用方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但是在胰岛素治疗中,我们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黎明现象”,一个是“苏木杰反应”,这两个问题都会引起空腹血糖升高。


认识“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


1.黎明现象


顾名思义是天亮前后出现的一种血糖升高的现象,是一种生理反应,由于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胰高糖素等分泌增多,加之肝脏糖原分解,释放葡萄糖以维持空腹血糖的正常,由于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完全缺乏,不能使升高的血糖下降,因而清晨空腹血糖升高称黎明现象。

2.苏木杰反应

苏木杰反应(Somogyi)反应又叫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是由于胰岛素用量过大,血糖控制太低,午夜后凌晨2-4时因为升血糖激素不足,容易发生明显或不明显的低血糖,引起反调节激素的分泌增多导致清晨血糖升高。

苏木杰多见于老年人,而且这类人群常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没有如心慌、出汗、饥饿等感觉。

所以,很多老年病友往往没有明显的低血糖反应,有时可出现严重低血糖症,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


如何处理“黎明现象”和“苏木杰反应”

检查午夜后凌晨0时至3时的血糖,如果血糖正常或<3.3mmol>

1型糖尿病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对胰岛素敏感性高,更容易发生苏木杰反应,此时可用三次速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三短一长)方案防止苏木杰反应,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注射解决苏木杰反应。

如果夜间午夜后凌晨0时至3时的血糖大于正常值或明显升高,就要考虑黎明现象,表明我们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足,这时我们应该增加晚餐前预混胰岛素或睡前长效胰岛素的剂量。

如果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黎明现象明显,应及时加用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补充治疗,必要时改用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


谷老的应对策略

我回头再询问谷老的治疗情况,原来是他近来运动量加大了,饮食量及胰岛素剂量没有作相应的调整,所以出现了苏木杰反应,最后是胰岛素越打得多,空腹血糖上升越高。

谷老将晚餐前的预混胰岛素剂量减少4个单位,同时监测晚上0点的血糖,结果是4.0mmol/L,继续减少胰岛素的剂量,经过几天的调整,谷老的空腹血糖终于正常了。

值得注意的是,适时有效的血糖监测和医患之间的互相沟通是发现“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关键。

胰岛素的增加或减少,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要随便更改胰岛素剂量,以免意外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