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沿野趣多 --邓云乡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1-12


河沿野趣多

 

    旧时在北京夏天坐茶座,瀹茗消暑,如果嫌北海、公园等处富贵气太重,那么最好到什刹海的茶棚中来,这是最有野趣的地方了。这里俗名河沿,虽然只是一泓野水,不过是个池塘而已,却偏要说大话,叫作“海”,这点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也嘲笑过。附近居民,似乎不承认它是海,但也不叫它“池”,只是叫它河沿,自然它也不是河。早年间,中山公园和北海还是皇宫内苑的时候,这里就有茶棚了。

    什刹海荷花市场上,搭席棚临水卖茶,是市场上的主要的生意。近人曹张叟《莲塘即事》诗云:“岁岁荷花娇不语,无端斗茗乱支棚,斜阳到处人如蚁,谁解芳心似水清。”说的就是荷花市场上的为茶棚,可以从诗中想见其情调。

 

北京:什刹海(二)

      这种茶棚是每年到了夏天临时搭起的,本来前海这条大堤,约三丈多宽,两边都是老柳树,一间房屋也没有,每年荷花市场开市时,开茶馆的人便约棚铺来搭茶棚。这茶棚下面用杉篙、木板扎架子,高出平地二三尺,一半伸进水中,成一水榭形的平台,这样,自然就把大堤加宽了,堤的两侧都可设座,中间还可以供行人走过。平台上面再用芦席搭天棚,以挡雨淋日晒。平台四周还装上栏杆。天棚出檐上吊上茶馆的幌子,白布横幅上用红布剪成字,缝上去,还有花边,什么“三义轩”“二合义”等招牌。就在这茶棚中,摆上高桌、方凳卖茶,也是论人头算水钱,然后再加茶叶钱,价钱比海和公园两处的著名茶社,如漪澜堂、来今雨轩等处要便宜不少。在币制未贬值前,一般都按铜元计算,加上五大枚一包的香片,连茶叶带水钱,总不会超过五分钱的,便可以享受半天的“莲塘清风”,这不是很实惠的吗?

⑴     节选自邓云乡《河沿野趣多》。文中注释是博主加的。邓云乡(1924—199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文史学家,红学家。青少年时期在北京度过。

⑵     瀹(yuè)茗:煮茶。

 

北京:什刹海(二)

    什刹海喝茶是有点野趣的,当时什刹海的前、后海都有人包租了去种上各种水生植物,海中心水较深处种莲花,水边上较浅处,种菱、种芡(俗呼“鸡头米”),甚至还有不少稻田。坐在这种席棚下茶座中喝茶,可以饱览这种江南水乡般的荷塘景色,还可以看到有人撑着一条船摘荷叶、采莲蓬、采菱角、采“鸡头”。《一岁货声》中所载,“老鸡头,才上河”的市声,卖的就是这里出产的“鸡头”。这种水乡农村中的景色,在北海是看不到的,而在什刹海茶座上,却可以一边悠悠然地喝着茶,一边吹拂着带有荷花香味、菱角香味的薰风,一边欣赏着这水中的野景,听着老柳阴中的“知了”声,这种境界几乎是只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了。真像梦一样的朦胧!

北京:什刹海(二)

    什刹海茶馆,自然也是—夏天买卖,过了七月十五盂兰节,就没有什么生意了。《鲁迅日记》一九一二年九月一日记云:“上午与季市就钱稻荪寓坐少顷,同至什刹海已寥落无行人。盖已过阴历七月望矣。”九月五日又记云:“饭后偕稻荪步至什刹海饮茗,又步至杨家园子买蒲陶。”所记可略见什刹海荷花市场茶馆情况。

    这里还有很好吃的点心,第一是莲子粥,第二是苏造肉,第三是一种不知名的很好吃的饼。莲子粥要另列专题谈,这里不多说。苏造肉可以谈谈。这是一种把五花猪肉,和肝、肚等放在一个铁锅内红烧,汤很宽,锅中一半是正在烧着的喷香的肉,一半是汤,可以煮火烧。你要买时,卖的人从锅中捞出点肉,切碎,放在碗中,再根据买主需要,切一二个在肉汤中煮着的火烧,也放在碗中,浇上一些肉汤。这是一种很实惠的食品,而且很卫生,因为肉锅一直在火上,肉汤一直小开着。这很像上海城隍庙卖的排骨年糕。第三种是不知名的饼,是有面盆大,近两寸厚,中间有很好的馅子;馅子是彩色的、粉红色的肉,蜡黄的鸡蛋……饼一直在平底锅子煎着,很多,冒出焦香,招引着过往的游人。卖的人切成一牙儿、一牙儿地卖,可以看见里面很好看的馅子,是十分诱人食欲的。我小时候多少次望着它流过馋涎,可是一直没有吃过,直到今天也不知道它的名字,好像叫什么府饼,可是说不清,多可惜呀!

⑴     盂兰节:即中元节。盂兰节是佛教的称法。

⑵     苏造肉:北京传统风味小吃,用猪肉制成。《清稗类钞》解释其得名的原因说:“相传孝全后生长吴中,亲自仿造,故以名之。”

北京:什刹海(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