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取象比类”面面观

 书蠹之家315 2018-01-13

“取象比类”面面观

取象比类,又名援物比类,属意象思维,以直观为特征,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它和西方以理性为特征的逻辑思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笔者分别从什么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应用、取象比类的原理和方法、取象比类和隐喻、取象比类的得与失等五个方面,简要谈谈个人看法。

 

一、什么是取象比类

 

取:提取。象:物象、征象。比:比较。类:类别。取象比类:将提取的物象或征象,与八卦卦象或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象)各自的属性相比较,以确定物象、征象的卦象归属和五行归属。

 

如:太阳这个物象,它呈现的状态是:燃烧并发出光和热;所以它对应八卦中的离卦,或五行中的火。

 

再如方位上的东南西北,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样,都分别对应于八卦中的震离兑坎,以及五行中的木火金水。

 

由上,读者可以感受到,笔者对取象比类所给出的解释,不同于一般世俗的解释。

 

一般世俗的解释不外乎是:将一组不同的物象或事物进行比较,抽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但这个解释,不是根本意义上的解释,而是衍生的解释,言不及根本之义。


而从笔者对“取象比类”所给出的解释,至少可以表明两点:一是它保持了文化的连续性和思维的同一性。由于取象比类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必然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元素就是易经八卦和阴阳五行。所以只有这样解释,才不会发生文化的断裂和思维的偏差。

 

二是物象本身,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本来包括可见的物象和不可见的物象。比如我们知道一个词,叫“大象无形”,这就是说,哪怕是无形的事物,它也是一种象,所谓无象之象、无状之象。另外,俗话所说的“心中有数”,这个“数”,其实也是一种象、隐秘的象。

 

例如:文化这个抽象的词,它有火的征象,和太阳这个具象的词一样,有发光发热的火的特性,所以可归结为八卦中的离卦或五行中的火;而教育,它有生发、舒展的特性,有很明显的木的征象,所以与八卦中的巽卦、震卦及五行中的木类同,可以归结为巽、震或木。

 

二、取象比类的应用

 

《易经·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段话表明,早在上古时期(至少距今五千年以前),华夏先祖就知道如何运用取象比类的认知方法,去认识自然万物。

 

这个认知方法和认知模式,深刻地、全方位地贯穿在自古以来的中国人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及其所属的一切领域,如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艺术、医疗、卫生、生活等等所有世俗的方面。

 

而取象比类最早、最突出的运用,反映在华夏先祖对天地(宇宙)万物、生命、天文、中医、文学、预测等六大方面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上。

 

首先在对天地万物和生命的认识方面,华夏先祖由易经八卦,构建了不同于西方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所谓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既是效法、取法的意思,也包含取象比类的含义。

 

其次表现在中医方面,中国古人凭借取象比类的认知方法和模式,构建了中医藏象理论,一部《黄帝内经》就是明证。所以说中医,本质上是道医。医易同源,至今不绝。

 

再就是文学,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大量的比兴手法的运用,实际上就是取象比类、由此及彼方法的运用。


然后就是预测,取象比类的结果,就是天人感应,通过易经和阴阳五行理论教人如何趋吉避凶。

 

而无论是哪一个领域哪一个方面的取象比类,其运用的例子,俯首即是,不胜枚举。

 

为了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这里不妨举一个预测方面的实例。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笔者在一个公司里看到一个熟悉的美眉,她办公的座椅背后挂着一幅红色的梅花图,而图的下面是一张条桌,条桌上堆满了书,书一直遮住了图中的梅花,只露出最上面几片枝桠。

 

我一下子来了灵感,就说:“你最近一段时间心情特别不好,压力大,老是感到胸闷气胀,食欲也不佳,对吧?”她说:“哎呀,太对了,你怎么知道?”我接着告诉她说,梅花代表女性,它挂在你后面就代表你,可是它被书一直压到胸腔,你不难受才怪,赶紧把那些书移开才是。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取象比类。一幅被遮挡的红梅图,和背靠着它的女孩,都对应离卦,而离卦又代表心火,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不会有错。


 三、取象比类的原理和方法


为什么类似上面预测实例中,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运用恰当,一定不会有错呢?我认为其背后的原理在于:物以类聚。

 

既然物以类聚,那么同类的事物同时所遭遇到的困境,也必然是同类双方同时所遭遇的困境;反之亦然,顺境对应顺境。这颇有点像量子纠缠,知道了这一个的状态,必然知道另一个的状态。

 

可见取象比类,是一种很神奇、很美妙的思维方法。而对此,西方哲人是怎么看的呢?开普勒曾经说:“我珍惜类比胜过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因为它能够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开普勒所说的类比,就是取象比类)

 

而黑格尔也说:“类比推理可说是理性的本能”。但黑格尔同时认为,类比可能很深刻,也可能很肤浅。

 

我想之所以会有很肤浅(不能触及事物的核心)的时候,主要是取象比类这门技术,要求人必须有一定的悟性,而且必须能够静得下心来,其中心静是前提,悟性是关键。

 

如果说类比推理不管用 ,那么我想仅仅是因为:由于人的浮躁,把本没有可类比的事物,强行类比了,或者是没有考虑到同时性;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类比佯谬。


四、取象比类与隐喻

 

虽然取象比类和隐喻都是将物象与物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但取象比类是一种立足于事物整体的、动态的、诗意的比较,这和隐喻的认知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隐喻仅仅限定于事物的结构、静态图景、质点的比较,是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相似点的比较。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在这个隐喻中,洞穴对应的是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柏拉图或许是希望通过这个隐喻,启发人们站起身来,转移习惯于看阴影的视线,解除束缚,迎着亮光,走出洞穴,去领略穴外更美好的风景。

 

但在这个隐喻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喻体洞穴和本体人类生存的世界,在结构形态上的相似(即空间的局限),更是人与外部世界的绝缘和对立。

 

显然,这是一种基于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基础上的概念、质点、修辞隐喻,而建立起来的认知隐喻。因此这个认知隐喻,必然无法观照宇宙整体,只能把人引入局部的空间,并产生打破这种局部空间压迫的冲动与欲望。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柏拉图这个隐喻对人类的积极作用,那就是引导人们去摆脱现实世界的控制,进而去开拓人类一切可能的外部空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个隐喻给人类带来的消极作用,那就是无视存在的整体,而只顾竭尽全力行空间掘进之能事,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隔膜与紧张。

 

简要说完了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我们再来看我们远古的祖先,关于宇宙天地的取象比类。也许很多人没有注意,和柏拉图相反,我们远古的祖先,比柏拉图至少要早四千年的伏羲,早就对我们生存的世界,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有了比柏拉图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伏羲看来,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就在天地之间,即乾坤之间。天地这两个大象,分别对应于乾坤两个卦象,即乾象天,坤象地。而天对应的乾的功能是至健,给予人的启发是自强不息;地对应的坤的功能是至顺,给予人的启发是厚德载物。

 

在这里,一方面,不存在人与自然的隔膜与紧张关系(即柏拉图洞穴里的“囚徒”),只存在天地人三才,人居其间的诗意的栖居。

 

另一方面,也不存在安于现状、教人不作为的诱导因素——因为自强不息,就是教人要效法天的乾健,但同时,伏羲所给予人们的,还多了一层厚德载物的坤德的循循善诱。

 

可见,这样的取象比类,其格局远远高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又可见,有些学者所说的“取象比类是中国式的隐喻认识模式”,完全是把西方的小鞋套在东方的大脚上,是一种盲目崇洋的表现。隐喻,说到底,是无法涵盖取象比类的。

 

五、取象比类的得与失

 

取象比类方法的运用,靠的是意象思维,而非西方的理性思维、即逻辑思维。而比较东西方这两种思维方式,可以说前者由于是主客一体的“以物观物”的思维,就是把人的主观之思纳入客观物象,不屑于定义事物,而沉醉于我意即是物意、物意即是我意之中;这样就弥合了存在之“无”与存在之“有”的界限,也不存在悖论,更接近世界诗意的本质和本质的诗意。

 

而后者,由于是基于形式逻辑的、主客二分的思维,且耽于定义概念,由此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其过程体系本身,存在着天然的局限——因为语言和世界本身绝不是概念的,所以必然会导致悖论的产生,也注定了它不可能连接存在之“无”与存在之“有”,不可能触摸到世界诗意的本质和本质的诗意。

 

但建立在取象比类基础上的意象思维,意在象中,象在意中,象与意没有明确的表里区分,也就是说,它把象的内在空间淡化了、将之时间化了。这一特点使得它偏重于物象的整体功能和变化姿态,以至于跳过了物象的具体的逻辑结构,导致对物象的空间性分析、考察不够。

 

而这种缺陷,正是西方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逻辑思维的长处——即它更加注重对物象的空间化、结构性分析与探究,所以才有诸如有史以来的分子论、原子论、质子论、中子论、夸克论、系统论、结构论、解构论等等难免前后纵向推到重置和同代横向推倒重置、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观。

 

不过到了二十世纪先后兴起的量子论、玄论,似乎预示着这条路似乎已经走不通了。世界,还是要回到诗意之中,热切召唤东方意象思维的拥抱。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逻辑思维就没有用处了,尤其对于东方话语体系所覆盖的我们来说,还需要它来帮助我们补课,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为我所用。

 

总之综合比较起来,东西方这两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模式,己之所长,正是对方所短。或者说,它们各自的长处,同时也是各自的短处。需要彼此结合起来,才是一种完美的思维方法和认知模式,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