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传统治法:补益法

 ll无为 2018-01-14



  补益法,是使用药物的补益作用,以滋补气血,调补阴阳,扶正祛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证应用时,注意气血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血脱益气,阴阳互根等原则,重视整体。


  1、补气法


  用于治疗气虚证。见倦怠无力,呼吸少气,动则气喘,面色白,食欲不振,懒于言语,肠鸣便溏,脉弱或虚大,甚则虚热自汗等。常用药物如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其代表方如四君子汤、保元汤、补中益气汤等。


  2、补血法


  用于治疗血虚证。见头眩目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脉细数或细涩等。常用药物如地黄、当归、白芍、龙眼肉等。其代表方如四物汤。


  前人谓“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在补血剂中,常配人参、黄芪以益气生血。其代表方如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


  3、气血双补法


  用于补气补血的复方,主治气分与血分的证候,常用方如八珍汤等。


  4、补阴法


  用于治疗阴虚证。证见身体瘦,形容憔悴,口干咽燥,虚烦不眠,便燥尿赤,甚则骨蒸盗汗,呛咳,颧红,消渴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常用药物如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龟板、知母等。其代表方如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天王补心丹等。


  5、补阳法


  用于治疗阳虚证。但阳虚之中,有脾阳虚,心阳虚,肾阳虚的不同。凡腰膝酸痛,腰以下有冷感,下肢软弱,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尿后余沥,或小便频数,或阳痿早泄,或脉细弱,尤以尺脉沉细为甚等都属肾阳虚的表现。常用药物如附片、肉桂、杜仲、巴戟、鹿茸、补骨脂、肉苁蓉等。其代表方如肾气丸、右归饮。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原作者供稿或专业医生推荐,一切解释归原着者所有,禁止抄袭和侵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