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开店所踩的坑,不得不看(开店攻略)

 时间变成水 2018-01-17

我开店所踩的坑,不得不看(开店攻略)

网络图片

首先:

开店要不要自己是个咖啡高手?

答:

非必要条件。

固然你自己能做好咖啡,作为店主并兼职咖啡师没毛病,但其实不会做咖啡,一样也能开好店。

很多朋友可能一开始就抱着自己最后肯定要开一家店的想法入了行,但却忘了一点,你最后作为店长,是一个管理员,是一个经营者,而不再是个单纯的“咖啡师”。

当自己作一个“咖啡师”开店,会出现那些问题?

答:

眼光聚焦于产品,觉得自己富有“工匠精神”,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的产品“酒香不怕巷子深”。

诚然产品质量非常重要,但是一味追求心目中的产品,从而与市场脱节的不在少数。

试想,在一个普通农村里卖蓝山会成功吗?

产品来源于自己臆想的需求,是失败的第一步,真正的产品是需要做市场调查的,符合人群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的,你可以将心目中“完美”产品加入你的菜单,但大多数时候,它并不能给你带来盈利,没有盈利,那么倒掉的倒计时便已经开始了。

这是一个技术人需要华丽变身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没有转变自己的角色思想,眼光局限在一杯或几杯咖啡上,是我最早踩的坑。

我开店所踩的坑,不得不看(开店攻略)

开店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答:

盈利。

没有盈利的店是注定要倒的,所有开店之前的准备工作,开店中的调整,开店后的策略,都是以盈利为核心的。

很多业内的朋友,就抱着一腔“热血”开了店,最后赔本或艰难度日。

我建议血还在沸腾的朋友,请先冷静下来,好好的思考自己的准备工作。

开店之前必须要做的几件事:

1.选址

2.人流调查

3.消费调查

4.成本核算

选址:

要相信:没有人流的地方没有客流。

人流很大的地方不一定有客流。

……

……

一个好的地址能让你事半功倍,一个差的地址让你事倍功半。

这里列举几个人流聚焦区:

1.学校附近

2.车站

3.商业街

4.办公区

5.景点

6.小区(雷区注意)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

在某个区域开的特别好的店,搬个位置可能就不行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原因是消费人群变化,而产品,装修,经营策略却没有相应的调整。

通俗点来说:

这里的消费者们不是那种人,你的那个套路行不通。

为什么很多店明明开在“极好”的位置上,还是倒了?

答:定位失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开在某个租房集中区的一个关键路口的店,无论是餐饮还是咖啡店,还是其他的什么店,装修的极其豪华,面积宽广,但是很快就消失了。

装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有些朋友过度的追求豪华和B格,最后,给人的最终效果是:望而却步。

客户甚至没有心情走进去询问价格或者了解,在他们的心里,已经约定俗成的“看出”你的消费水准,哪怕你实际上比他们预想的廉价很多,但你已经先将客户推走了大半。

如何让客户看出平均消费水平是多少是装修很重要的一点。

当你看到一个沙县小吃的店,进去吃一顿饭多少钱,你觉得你心里面,难道能没点“B数”嘛?

人流调查:

有很多人觉得人流调查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要弄问卷之类的,而且别人还不鸟你。

其实没有那么麻烦的,区分不同的人有很多方法,这里连同消费习惯调查一起做。

你需要观察几个点:

1.便利店

在便利店里面走走看看,看看便利店的产品偏向哪个类型,类似的产品哪个价格存货剩下最少,基本上可以大致的确定人们的消费实力

2.餐馆

某类餐馆是否特别集中?

在某个餐馆生意最火的时候,进去吃顿饭,看看人们的普遍消费水平。

做到这两点,你就应该能够大致推算出大家的消费水平了。

我开店所踩的坑,不得不看(开店攻略)

在成本核算之前

产品策略

在这里务必提醒各位有志开店的朋友,产品是市场调研出来的,如果你的产品在没有市场调查,消费分析的基础,那么你开的店暴死概率是惊人的。

之前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我的咖啡,所有朋友都说好,但是就是卖不出去,最后反思,学习管理,学习营销,终于发现了问题:叫好的那些朋友,都是圈内人,他们是我的朋友,但不是我的顾客。

这里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咖啡店卖奶茶可耻吗?(或者说是:打着咖啡的幌子卖奶茶可耻吗?)

答:不可耻,只要客户想要,茶我也是可以卖的

我们希望开一家咖啡店,最后却变成了奶茶店,变成了西餐店,变成了小吃店,屡屡都是。

只有客户想要的产品,才是好产品,当你的客户想要一个苹果的时候,无论你说自己的梨子是多么的好,多么的新鲜,多么的便宜,多么的棒,都没有用的,因为你的客户不想要梨子,想要的是苹果啊。

我只想说:请把你的梨子收起来,来TMD一个苹果

成本核算

开一家店要多少成本?

咱就不提装修,店租这些,成本核算的关键,并不是你计划花出去的钱,一些重要的数据,最好做成表格:

1.月开销

2.月收入

3.单个产品利润率

4.营业额增长比

如果对这些数据,心里都没点B数,那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倒了。

人生三大疑问:

我是谁?

我在哪?

晚饭吃什么?

我怎么死(倒)了?

不要纠结于为什么三大疑问有四个(四大天王有五个人不是常识嘛)

最早的计划最好越详细越好,最好清晰的计划出每个月盈利多少,虽然最后执行的时候很难按计划实践(各种意外总是层出不穷的)

但详细的计划,可以让你更容易打动你的投资者

我开店所踩的坑,不得不看(开店攻略)

在核算数据的时候,你必须要知道的事情:

日营业额多少,你才不会亏本。

…………

你必须要留心的一件事情:

翻座率。

如果一家店在前期做好了准备工作,位置不是太差,产品和装修合理,那么这家店已经成活大半。

接下来就要进入营销的阶段,如果说前期工作是做咖啡的各种“硬设施”,像咖啡机,磨这些的选择,那么营销就像是拉花了。

一场华丽丽的营销,是店主最应该关注的地方。

早期的时候,其实很不屑于营销,一直坚持产品质量过硬,就会成功,然而却被现实华丽丽的打脸

后来自学了营销课程,也去参加了一些培训,渐渐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

…………

举个栗子:

在一个办公写字楼园区色路口,推辆车卖咖啡和面包的早餐组合,势必是有其市场的,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用保温壶带上一壶提前萃取好的意式浓缩液,再带几壶开水,现场兑成美式就行,或者干脆带兑好的美式,和面包一起打包卖,但如果只是推个车去卖,别人可能就以为你是个卖面包的,生意不会太多。

但如果立个大大的牌子,只要用醒目的字体,写上:咖啡+早餐=10元。营业额的变化不言而喻。

很多人早餐只是匆匆的买点豆浆油条吃一下,很多的时候他们只是没有选择。

这块牌子,其实就是一种非常传统和古老的营销策略:广告牌。

不要以为越是传统的烂大街的营销方式越是没用,实际上这是被时间检验过的方法,越是简单粗暴,对于一些行业,其实越是有效。

在进行了简单的营销后,就可以在这个人上面进行升级了,广告牌上再添加一个字“黑”:

黑咖啡+面包

仔细感受一下,“咖啡+面包”和“黑咖啡+面包”之间的区别,这叫做情绪营销。

“黑咖啡”和“咖啡”比起来,字面上就会显得更提神,对有提神需求的客户而言,更加具有吸引力。

…………

同举一个开在办公区的咖啡店的栗子:

一家店主,发现自己的店里,倒了下班高峰,就坐了挺多人,三五成群的有,一个一个的也很多,在他店里点个咖啡或吃个晚餐避开交通高峰。

这个店主就盯上了那些单独来的人,他发动店里的小姐姐和小哥哥们,每个人都开发了一套“话术”,没别的目的,就是去搭讪那些落单的客户。

到最后,这些客户全成了回头客

网络时代的营销策略越来越多,套路也越来越深。

简单的说,有这么几种营销:

1.推广性质的传统营销

包括广告牌,门店,广告,传单等,这些营销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客户看到你,知道你。

正所谓:千金散尽,只为换你回眸一视。

……

2.情绪营销

这类营销是在近些年兴起的,先进的方式,之前早有萌芽,现在走向成熟阶段,最早期的时候,人们用别人的好奇心来进行情绪营销,而现在,大家开始用正能量或负能量来作为营销,举些简单的栗子:

“我和小姨子不得不说的故事”常见的标题党,其实在利用你的好奇心。

贴吧表情(滑稽)在某种意义上,自然切合了营销策略,它让你感觉有趣,你去传播它,自然变成了它的营销载体,只是这种方式不引人注意,大家也乐的传播。

同理,一些“梗”的背后,其实说不定就是营销大牛们的手笔:

欧洲人抽SR

大吉大利,晚上吃鸡

等等。

…………

下者谋形,

上者谋心。

竞争

竞争我们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钢正面

一条商业街,开着十几家咖啡店,市场肯定是有的,不然也开不了那么多店,这个时候的竞争就是拼实力,拼运营,拼个个方面的实力

2.捏柿子

我们华夏人民的祖宗是很有智慧的,老早我们的老祖宗就告诉我们:柿子要挑软的捏。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不然你捏个核桃看一看

很多人一做什么事情,问竞争对手,就只想到同行,但是同行竞争好不好竞争?其实不好竞争的,竞争这个东西,以弱胜强才是竞争,以强胜弱那个叫碾压

纵观历史,以弱胜强的案例我们才会记住,但上下五千年到底有多少以弱胜强的案例其实认真数数也能数的清,以强胜弱的是真的数不清,这说明什么⊙∀⊙?

难啊,很难啊,特别♂啊

让我们看下这个案例:

一家开在茶馆一条街的咖啡店。

仔细想想,这家店是如何存活的

营销脑洞

有时候,大家的思维会被脑洞束缚,营销这东西,很多时候就需要脑洞,脑洞要大

很多卖东西的人,卖一件一件,天长地久就固化了思维,总想着一件一件,就忘了还有批量的

讲一个简单的套路:

同样是开在办公区的店,大家知道,那些公司,都会有一个漂亮的小姐姐(前台)。

这个小姐姐,我一般称为突破口,前台这个工作,非常轻松,轻松就意味着:没钱。

但是这个工作,手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公司内部群。这个群对于我们而言是几乎隔离的,但是我们的小姐姐就在里面。

我们想象一下这个用户消费场景:中午刚睡醒一会,下午马上要开工了,这个时候小姐姐忽然在群里说一声:我要点一杯外卖咖啡,有其他人要一起点吗?

小姐姐喝咖啡肯定是免费的,其他人喝呢?小姐姐还有钱拿哦。

让店里的小哥哥去办公区里发一圈传单给前台,和小姐姐加一下微信,微信上聊聊,不就成了?

那么问题来了

请问这样一次能卖多少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