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三):第一次挑战华夷体制的尝试

 陆一2 2018-01-20




645年6月12日,日本的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当着天皇的面,刺杀权臣苏我入鹿,武装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迁都难波(今大阪),定年号大化,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化改新。

此时的日本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度阶段,改新试图废除奴隶制,建立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但新旧贵族冲突不断,相继发生多起叛乱。

新继位的孝德天皇不受掌控,中大兄皇子带领众臣迁都飞鸟,重新拥立被废黜的女皇,女皇以61岁高龄再次登基,是为齐明女皇。

除去国内政治局势变幻,国际局势也是风起云涌,就在前一年,对岸的大唐帝国皇帝李世民就御驾亲征高句丽,虽然没有平定朝鲜半岛,但是百济作为附属国,日本在朝鲜半岛也是有利益的。

此时的朝鲜半岛加上中国辽东地区有三个大国:高句丽、百济、新罗。其中高句丽实力最为强大,能与大唐帝国相抗衡,百济新罗差不多,经常被高句丽倾轧。

朝鲜半岛的三国分立

百济为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打开局面,引入域外势力日本,想借助倭人的力量帮助其在半岛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不想反而被日本反客为主,百济不得已只能向日本朝贡,成为日本的附庸国。

百济与日本的联合使新罗处于夹击的状态下,此外还要承受来自北方高句丽的压迫,可以说战略环境极其恶劣,三面受压,处于完全被包围的状态。

好在大唐一直在对高句丽用兵,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新罗自然与大唐站在了同一阵营,这样半岛局势才稍微取得均衡。

654年,新罗王金真德去世,王位给了弟弟金春秋(这可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唐朝册封金春秋为新罗王。高句丽、百济不服,趁政权交接时期,金春秋统治不稳,联军攻新罗,连下三十三城,一时间新罗就要灭国。而与百济同一战线的日本自然乐于看到半岛局势倒向自己这边,毕竟此时自己正着手解决国内矛盾,无暇外顾。

 

唐高宗派程名振薛仁贵攻高句丽,牵制了部分高丽兵力,但百济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继续袭扰新罗,攻城略地,金春秋只好再次派出使者求援,指望天兵来救。

百济与大唐并无陆地接壤,想攻百济只能渡海作战。苏定方刘伯英率军十万,开始了征讨百济的征途。百济平时和新罗打地你来我去,不想唐军突然渡海而至,只道天兵天将到来。

苏定方大军一直杀到首都泗沘城,国王义慈(扶余璋子)与太子逃到北方,留下次子守城。

父亲和哥哥都跑啦,好哇,那我来当大王好了,扶余泰自立为王,但太子的儿子尚在城中。皇太孙觉得爷爷、父亲都还健在,二叔就拥兵为王,于是开城投降唐军。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被攻破。这样,苏定方大军攻下泗沘城,义慈得知首都失守,自缚请降,百济三十七郡二百城悉数归降,百济灭亡,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苏定方则押着义慈回朝(这是苏定方擒拿回国的第三个外国首领了,获得“灭三国,擒三主”的成就)。

 

 

660年,东征军大胜,苏定方、刘伯英、程名振都升官加薪,与契苾何力一起分道击高句丽,不过有一个人的命运与此正好相反——刘仁轨

刘仁轨

此时刘仁轨官职很低,负责供应东征军的粮草供应,运粮船遭遇飓风沉没,被贬为平民,白衣随军出征。

刘仁轨回想自己一生,生于隋末动乱年代,自幼饱读诗书,终在大唐谋得一官半职,不想蹉跎一生,如今以甲子之年纪,却又遭李义府诽谤,被贬为平民,随军出征百济,不知自己这六十岁的身体,还能支撑多久。

 

唐朝在原来百济属地设为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个都督府,刺史均从当地人中选取,采用地方自治制度。但都城泗沘城为全国总枢,熊津城地势险要,为渡海登陆点,此两地留下唐将镇守,都城守将刘仁愿(与刘仁轨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熊津守将王文度

 

百济虽然亡国,但遗老遗少们聚集在周留城,谋求复国。虽然大王被押到长安了,但还有一位在日本做人质的王子扶余丰呢,如果大家紧紧团结在以扶余丰为核心的大王周围,拿下旧都泗沘城,便可实现复国的伟大梦想,一场复国战即将打响。

天平似乎也向百济倾斜了。驻守在百济首都的刘仁愿兵少力单,勉强守城,熊津刺史王文度一上任就去世了,无人救援,这正是给百济的大好时机。

远水难解近渴,唐廷一时间无法选派其他官员赴任,况且前线战事告急,正好刘仁轨以白衣身份随军出征,被紧急启用,节制王文度旧部,联合新罗军,往救刘仁愿。

福祸相依,刘仁轨想自己一辈子舞文弄墨,从未带兵打仗,不想老来60多岁,居然临危受命,率军出征,说不定,老天是要让我做一番大事呢。读书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讲究家国天下,刘仁轨踌躇满志,古有姜子牙八十而拜将伐纣,廉颇耄耋而壮心不已,我刘仁轨年方六十,自问不输于古人,正是建功立业的壮年

 

文官出身的人带兵有个特点,不擅长上阵杀敌显勇猛,但却能对大局有很好的把握,懂些谋略便是帅才,用兵以严胜而非以奇胜。

刘仁轨审定军律,格外严明,击退百济旧将福信,暂时解除了都城的包围。

 

一方面,苏定方、契苾何力征集三十五路唐军,开始加紧对高句丽的进攻。

陆军力量虽强,但从辽东一直往朝鲜半岛打,城池多依山而建,易守难攻,且自然环境恶劣,随着大军推进,补给线拉长,进展缓慢,短时内不能打下高句丽。

另一方面,熊津口的军队数量较少,而且补给全部依靠渡海运输,经常遭遇风暴,后勤保障不稳定,且叛军势众,俨然要将唐军驱逐入海的趋势,熊津成为了海外孤城一座。

保留熊津,至少还能形成钳形攻势,令敌人两线作战,不能相顾。

如熊津失守,那么就把当年苏定方打下的有利局面断送,再次陷入只能从北线一路往南打的态势。

而从北路单线进攻,难度可想而知,当年隋炀帝带甲百万,三征高丽如何,唐太宗猛将如雨,御驾亲征又如何,还不是都无功而返。

泗沘城的后勤保障供给以及防卫保障全靠熊津口,熊津一失,纵有百万唐军也无法登陆支援作战,所以熊津成为双方必争之地。如今唐军兵力太少,无法守住泗沘和熊津,在刘仁轨的劝谏下,刘仁愿移驻熊津,两军合做一处,加强防备。

看到眼前这半岛局势,李治就想御驾亲征,鼓舞士气。但武则天一句话就把李治顶了回去,只是催促陆军方面的三军前进。

(三军分别为:平壤道行军总管苏定方,辽东道行军总管契苾何力,浿江道行军总管任雅相。)


苏定方前锋部队因直接渡海作战,连战连捷,最先到了平壤城下,只等其它两路汇合攻城。任雅相大军与高丽男生对峙于鸭绿江畔,契苾何力赶到,趁鸭绿江结冰,两军合作一处,鼓噪而进,一时间战果颇丰,眼看就要会师平壤城下,灭高丽指日可待。

契苾何力正欲进军,不料任雅相病死军中,恰逢漠北铁勒部叛乱,李治以主将新亡,不利进军,召回契苾何力和萧嗣业,撤退回漠北平叛。

这时,唯一深入平壤的苏定方一军没有其他大军的支援,久攻不克,总管庞孝泰也在攻城战中阵亡,老将程名振也病死军中,兵士疲乏,粮草用尽,只好班师回朝。


没有了陆军的进攻,局势越来越不利于熊津守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新罗又传来坏消息。

金春秋病逝,金法敏继位,新罗一时间忙于政权交接,无法支援唐军粮草。

这下,熊津失去了所有的支援力量,真正成为了海外孤城。

本来局势有利于唐朝,但是陆军进攻的失利和漠北的叛乱,让唐朝无暇顾及半岛局势。

李治也心力交瘁,拟诏书一封发往熊津,大意是陆军班师了,新罗又靠不上,熊津一城,难以自守,你们不如去新罗看看情况,如果金法敏能帮忙,你们就留下协助,如果不行,就坐船回来罢了。

估计此时李治也觉得熊津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坚守熊津,需要源源不断地跨海供应粮草,放弃熊津,意味着放弃在半岛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

李治此话也表明了他的矛盾心态,提供了两个方案(去新罗或者回朝),让他们相机行事。有皇帝兜底,刘仁愿他们此时弃城归来,也不会受到责罚。

扶余丰回国后的百济如何呢?作为日本的傀儡,扶余丰并未控制大权,百济复国军的福信也不过用他来作为可以团结的国家象征、大义符号而已,所以复国军看似声势浩大,其实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谁都不敢乱动,谁也不想先正面死磕唐军,消耗自己的势力。

从660到662的两年间,唐军南北水陆并进,疲于奔命,损兵折将;百济苟延残喘,复国未成,倒先内斗;高句丽南北受敌,疲于应付,只有新罗长袖善舞,趁机消化百济城池,扩充实力,日后统一半岛的新罗此时已初露端倪。

 

得到皇帝的诏书,终于可以回国了,刘仁愿一时间犹豫不定,此时刘仁轨愤然道:“大臣为国家计,有死无二,怎得贪生避害?试想主上欲灭高丽,所以先讨百济,留兵守堵,诚使厉兵秣马,击他无备,理无不克。得捷以后,士卒心安,然后分兵据险,开展势力,飞表上闻,再求益兵,朝廷知我有成,必更遣将出师,声援既厚,凶丑自歼,非但不弃前功,且足永清海表,无时可灭,数年血战,徒劳无益,况且熊津孤城,居敌中央,我若动足。适为敌乘,就使得至新罗,亦不过作以寓客,万一有变,仍恐难免,虽悔亦无及。愚料福信凶悖,君臣相猜,将来必行屠戮,我军正应观变,乘衅而动,不患不胜。古人言:将在外,君命不受,还请总督详


一席话,说的刘仁愿热血沸腾,忙附和刺史所言甚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众将士没有听皇帝的两个建议,采取第三条策略——严守熊津,待机乃发。

时也,命也,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待机。

鲁肃的榻上策就建议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也是等北方有变,便可北进中原,可惜,北方并未有变,吴蜀也未能统一天下,缺的就是时机。

此时百济的形势一片大好,但暗中,上天已经在眷顾大唐了。

得知唐朝皇帝要撤军,百济居然派出使者来到熊津,询问唐军何时退去,百济表示可以派兵护送,以示嘲讽。

百济自大,放松了警备。当然形势也允许其自大,谁知道对手是个连皇帝命令都不听的刘仁轨呢,这也使地接下来的形势又出现戏剧性的反转。

百济使者刚回去,刘仁轨即命众将士偃旗息鼓,急行军,攻其不备,一战打下罗城,进军岘城,福信这才警觉过来,想增兵守城。

刘仁轨采取佯攻战术,夜晚督将士以草填壕沟,第二天草堆得和城墙一样高,众将士一齐登城,占据岘城,打通了和新罗的粮道。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打通了粮道,便可坚守城池,刘仁轨这才奏请朝廷增兵。

刘仁轨的坚持使形势的出现戏剧性反转,事情似乎有了转机。朝廷忙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七千水军速速赶赴熊津,百济王丰曾在日本做人质,得知唐军到来,赶紧向日本求助。

日本齐明天皇亲自筑城备战,调兵遣将救援百济,以致都过劳而死,继位的天智天皇继承遗志,增兵三万人救援百济。

663年,毛野稚子率军2.7万攻新罗。8月17日围攻周留城(今韩国扶安),周留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守难攻。控制了白村江便可源源不断得到日本的援助,所以白村江(今韩国锦江入口)就成为了军事上的重要地形,为必争之地。

孙仁师的增援部队到达熊津,士气大振,诸将士欲稳扎稳打攻加林城,刘仁轨再次分析战场局势:加林城当水陆之要冲,地形险固,急攻反伤士卒,缓攻旷日持久,何况自己的援军仅七千余人,远方的日军不知多少正杀过来,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趁士气正盛之时,直捣周留城,除根务本。

于是点齐兵马,水陆并进,陆军由孙仁师、刘仁愿率领,水军则由刘仁轨、杜爽等率领,自熊津入白江,拟与陆军会师。

8月27日,唐日两军遭遇。唐朝7K水军,战船170余艘。日军万人,船只1K多艘。

数量上,人数上唐军处于劣势,但船的大小质量稳定性占优势,且楼船、游艇、走舸、斗舰种类丰富,俨然一个水军作战舰队,相比较日军的船都是只能装10人左右的渔船改装而成,高下立判。

两军遭遇战爆发,唐军将士身经百战,又有装备战舰领先优势,虽然人数不多,但依旧大败日军。第二天,日军与唐军屡战屡败。

白村江海战进军图

唐史记载“四战捷,焚其舟四百搜,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刘仁轨传》

朝鲜史料对此战记载在《三国史记》里“此时倭国船兵,来助百济。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真实的情况可能是新罗和百济在一旁摇旗呐喊,当然朝鲜对自己的历史要写地光彩一些。

此战过后百济复国希望尽失,余众皆逃亡高句丽。余下的日军溃退而去,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战前日本精心备战,派出重兵,但两军交锋犹如遇见三体文明一样大败而归,之后的日本天皇对此战仍心有余悸,将首都从难波迁到近江大津宫。并在九州修“城墙”,生怕唐军渡海攻来。并开始了全面学习唐朝的进程,遣唐使一批又一批地送来。

遣唐使路线图(来自维基百科)

战后,刘仁轨镇守百济,文官出身的他,治理国家本就擅长,立桥梁,补堤坝,课耕桑,赈贫乏,修道路,置官长,百济境内安定。刘仁轨因此青史留名。

后人有打油诗传唱:

有勇还须仗有谋,东夷余焰一时休。

若非良将纡筹策,安得功名盖远洲?

 

 

后记 :

今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直播过程中,大家在猜新航母的命名时,我看到有人在刷刘仁轨。中国航母命名并不像法国、美国以人名来命名,所以这个想法应该不会实现。

▲2017年4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但是刘仁轨因白村江一战,击溃日本,成为中国第一次并且也是最大一次成功打败日本的海战,为东北亚奠定了此后一年多年的和平。

刘仁轨传奇的是他不仅是一位老将,而且是一位文官,从未有过领兵经验,能取得这样的战绩,除了他个人的天赋和斗志外,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也是很大的因素。(比如从战舰大小、军队作战素质就可看出)

唐朝有个特点,就是老将多,比如李勣八十岁还挂帅征高句丽,尉迟恭、程名振、任雅相等等老将,传奇人物特别多,除了刘仁轨,还有“灭三国,擒三主”的苏定方,“以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平突厥,捉可汗”的高侃等等。

之所以有种种传奇,归根结底还是当时唐朝的开放包蓉态度造就的强大影响力,强大表现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自信,而非仅仅在军事上穷兵黩武,耀武扬威。大国要认清局势,善于博弈,纵横捭阖,分化突围,在保障自己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

看历史看到刘仁轨,不能仅仅看到他曾击败过日军,又因为国人对日本复杂的民族感情而呼啸着造航母,建日本行省之流。上下同欲者胜,更重要要看到胜利的背后是国家的强大,而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个有志之士在各自岗位上朝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