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叶蔬菜绿叶蔬菜要先洗菜再切菜,防止营养流失。洗完菜必须淋干水,不要变成水煮菜。烹调时必须用大火翻炒,尽量缩短烹饪时间。调味料不能放的太早,特别是盐,盐放的太早青菜容易出水。快要要出锅时再加盐最佳。旺火炒断生后,加味精、盐等调料,炒透后立即起锅,这样方可避免菜色变黄。另外,炒青菜时不盖锅也可使其保持鲜绿,酱油尽量少放,不放为好。
2、肉类炒牛肉片之前,先用啤酒将面粉调稀,淋在牛肉片上,拌匀后腌30分钟,啤酒中的酶能使一些蛋白质分解,可增加牛肉的鲜嫩程度。 炒猪肉片:(1)将切好的肉片放在漏勺里,在开水中晃动几下,待肉刚变色时就起水,沥去水分,然后再下炒锅,只需3-4分钟就能熟,并且鲜嫩可口。(2)用手将切好的肉片或肉丝用淀粉进行充分调和,然后再下锅炒,这样炒出来的肉白嫩可口。(3)炒肉片或肉丝时,先在肉片或肉丝上拌好酱油、盐、葱、姜、淀粉等作料(专业名叫“挂浆”),若适量加点凉水拌匀,效果会更为理想。油热后,将肉倒入锅内,先迅速拌炒,然后再加少量水翻炒,并加入其他菜炒熟即可。这样炒出的肉比不加水的要柔嫩得多。
3、煲汤熬汤最好是用冷水。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或者开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肉的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得里外层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里。一次加足冷水,并慢慢地加温。这样,蛋白质才能够充分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就鲜美。熬汤不要过早放盐。盐能使得肉里含的水分很快地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其他的作料,像葱、姜和酒不要放得太多,否则会影响汤汁本身的鲜味。盖着锅盖熬汤。要想汤清,不浑浊,必须用微火烧,使汤只开锅、不滚腾。因为大滚大开,会使汤里的蛋白质分子凝结成许多白色颗粒,汤汁自然就浑浊不清了。
4、蒸米饭(1)加醋、煮熟的米饭不宜久放,尤其夏季米饭很容易变馊。若在蒸米饭时,加2-3毫升醋的比例放些食醋,可使米饭易于存放和防馊,而且蒸出的米饭并无醋味,相反饭香更浓。(2)加油、陈米煮米饭不如新米好吃,只要改变一下煮米饭的方法,便会陈米和新米一样好吃。将陈米陶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两小时,捞出沥干,再入锅中加适量热水、一汤匙猪油或植物油,用旺火煮开转为文火焖半小时即可。(3)加茶、用茶水蒸米饭,可使饭色、香、味、营养俱佳,并有去腻、洁口、化食和提供维生素的好处。根据米的多少取0.5-1克茶叶,用500-1000毫升开水泡5分钟,然后滤去茶叶渣。将过滤的茶水倒入淘好的大米中,按常规入锅焖制即可。(4)加盐、剩米饭重蒸。重新蒸的米饭总有一股异味,不如新蒸的好吃,如果在蒸剩饭时,放入少量食盐水,即能除异味。
5、豆类、花菜不易熟的菜豆角、花菜、荷兰豆等。这几种菜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家常菜。这些菜如果不熟会有一定的毒素,农药残留也比较多。炒得太轻则有豆腥味,炒得太老就会失去鲜嫩的口感。做这些不易熟的菜,先焯一下水,焯水时放少许盐和食用油,可以保证菜品色泽鲜艳。也可以缩短烹饪时间。焯过水后还能去除大部分的农药残留。
6、炒鸡蛋打鸡蛋很关键,打鸡蛋一定要力道足够,顺一个方向搅打,打至鸡蛋全部呈现白色泡沫状,同时加点绍酒搅匀,味道更佳。鸡蛋打不好,炒出的鸡蛋发硬,不松软,还显得量少。蛋液加些冷水再炒,可使炒出的蛋松软可口。打好的蛋液滴几滴醋,炒出来的鸡蛋更松软嫩滑。炒鸡蛋热锅凉油,这样油入锅后可迅速变热,减少加热时间,减少有害物质。炒鸡蛋就不宜放味精,鸡精。放味精、鸡精不但不能增加鲜味,还会破坏鸡蛋的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