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工具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1-23

研究中医,从伤寒论入手,

理解六经,从民国入手。

绍派伤寒著名代表人物俞根初在所著《重订通俗伤寒论》中对伤寒有此总结:伤寒,外感百病之总名也。有小证、有大证、有新感证、有伏气病、有兼证、有夹证、有坏证、有复证,传变不测,死生反掌,非杂病比,奈扁鹊《难经》但言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热病,五曰温病。仅载脉侯之异同,并无证治之陈列,语焉不详,后学何所依据。惟中风自是中风,伤寒自是伤寒,湿温自是湿温,湿热自是湿热,已可概见。由此,伤寒之真谛离人也远。

民国时期中医界受到西医的强烈冲击,但仍不乏饱学之士,提出“六经钤百病”及“百病内有伤寒,伤寒内有百病”的认识。对于六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统领百病治疗,各家有各家的理解,试举几家:

一、六经形层与六经病理说

周学海提出“六经形层”这一概念,认为把六经定做机体方面的六个层次,虽说不出充分理由,但在病理上的某一分野里用它作“代号”,是应该的。恽铁樵认为:六经者,就人体所着之病状为之界说者也。日本人鹤冲元逸有论:伤寒六经,非谓病在六经也,假以为纪也。故而徐荣斋认为:伤寒六经,不过就病变上分作六个阶段,但人体机能之亢盛衰减,中间的动态尚多,不是这样可以肯定划分的。在此处,徐荣斋对于六经的认识中提到了六经的划分是疾病的一般规律,是可变的,是发展的,这也为中医学的发展中很多现象的出现找到了理论根据,如时方与经方之争,方证派与医经派之争,温病派与伤寒派之争。

六经病理方面,陈逊斋说,伤寒六经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而已。太阳、阳明、少阳均为阳病,太阴、少阴、厥阴均为阴病,太阳、阳明、少阳均为热病,太阴、少阴、厥阴均为寒病,太阳、阳明、少阳均为实病,太阴、少阴、厥阴均为虚病。六经与八纲之争由此可有定论。

三阴三阳的六经变化中,三阳是指疾病属于进展阶段且病人的脏器体功尚强壮,三阴是指疾病呈退行性且病人的机体功能已非强壮。表现出衰弱状态。因此有此论断:三阳病惟恐其热,三阴病惟恐其寒,三阳病惟恐其实,三阴病惟恐其虚;三阳病均抵抗力未衰弱,故三阳病无死症,三阴病则抵抗力均感不足,故三阴病多死症。

二、伤寒五段论:

祝味菊提出来伤寒五段论以及本体疗法、诱导疗法。

“寒热反应的不是邪气的性质,而是正气的盛衰,所谓寒热者,指病能之盛衰而言也,人体机能,富有感应,反应之强弱,寒热之征兆,是故元气亢盛为热,机能衰微者为寒'。'伤寒五段,为人体抵抗邪毒之表现,其关键在乎元气,而不在于病邪'“疾病之来,引起体工之反应,不出五种阶段。于意何云?太阳之为病,正气受邪激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病,元气偾张,机能旺盛,而抵抗太过也,少阳之为病,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力,未能相继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懦怯,全体或局部之抵抗不足也。厥阴之为病,正邪相搏,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也”。

三、胡希恕的疾病六经八纲一般规律说

民国中医多认为内经与伤寒论属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尤其是方证派。胡希恕认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认为经方理论起源和发展自成体系,是原创思维理论体系。

胡希恕认为:中医由于产生和发展在古代,当时没有现代科学对疾病的认知,尤其是没有现代西医学对疾病实质及致病因素的认知,而只能凭借人们的自然感官,重视患者人体的症状反应,以此探求疾病治疗的方法和经验,并且经过反复实践,促使了理法方药的进一步有机发展,发明了疾病的一般的规律反应,此反应即为疾病的六经八纲一般疾病反应,并推广于一般疾病的治疗,称之为“通治”。通治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疾病的种类虽殊,而机体斗争的形式无异,此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因。

从以上医家对六经的认知可以看出,民国时期部分医家认为伤寒论六经的产生根源是由于中医对疾病的认知局限于对症状的认知和总结、推理,继之将这些认知理论化,总结出疾病的一般发展规律及治疗方药,这些规律和理论以及对疾病治疗的方药是具有普适性的。举例:祝味菊提出的本体疗法认为中医药并无直接杀灭病菌的作用,而是通过扶持人体正气,维持一种有利于人体抗病的体温环境,从而发挥人体的自疗功能,所以在治表的同时十分注重里气、正气,临床治疗表证多喜用附子温阳气。强调温阳气并不是反对清热解毒,温阳气针对的是机体的抗病能力,亦即祝味菊口中的本体疗法,而清热解毒是针对的人体过度的抗邪能力及病邪为患,亦即针对病邪的诱导疗法。

有人说,中医无病不可治,中医可以治疗百病,原因何在,机理何在?

机理在于中医掌握了疾病的一般规律,当然这个规律即可以简单用六经八纲来概括,又可以以“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来细化。能不能数之可十,推之可百,看你个人的造化了。

本公众号欢迎各位中医师投稿,要求:

一、与中医有关

二、资料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