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的作文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但是------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8-01-23
看了期末学生的作文,我的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学生的作文水平的确不高,而我在考试前所做的工作并非有效,这种形式的题目,审题训练关过了,只是一个起点,只是帮助学生入了写作的一个门槛——知道这类型的作文应该如何审题,但学生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
   
     这次作文的题目其实更2017年全国卷第一卷的作文是一样的,都是选择了十二个极有时代特色的词语:成人礼、天宫一号、王者荣耀、感动中国人物、 QQ空间、抗战胜利70周年、二孩政策、选秀、搜题软件、阿尔法狗、诗词大会、金砖会议,由学生选择其中的两三个,使之有关联,并且形成观点给长辈写一篇文章来介绍零零后一代。可以说多次训练了类似题目,训练的目的很明确:首先要明确这类作文题目的任务是什么?要将零零后对这伴随自己成长的两三个热词思考与理解、感受告诉长辈,当然这里要有自己的观点,对其中两个或者三个的热词之间的关联能够形成一个独立的观点,而且这个观点的能够代表零零后这一代人。

    遗憾的是读完学生的作文,我发现了其中的不少人居然在考场之中连最起码的任务都给忘了,这是要写给长辈的文章,要告诉长辈零零后这一代人的思想与生活的状况,相当一部分人连对象意识都忽略了,甚至连这两个或者三个的热词写出来之后,最起码的关联都没有明确。作为语文老师我真的感觉任重道远啊,学生的思维训练哪里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够训练到位的?这既需要我这个老师想办法去帮助他们,但也需要学生不能满足于不动脑筋似的应付了事,好像只要写完一篇作文就算对得起老师,根本不去仔细思考研究该如何面对这种类型的作文。

     学生的作文训练哪里是到了高三来突击的?一个学生连最起码的阅读习惯都没有养成,或者连阅读时间都没有,他的作文怎么可能写好?一个学生连起码对语文的尊重都做不到,他又怎么可能写好作文呢?只是现在到了高三,作为语文老师无论如何都得迎刃而上,学生的作文再差,我也得帮助他们尽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点提升与进步吧;否则就是失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