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信的力量

 老方说 2020-06-28

一个企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和不顺心?一个老板,为什么每天都要焦头烂额的跟着问题跑?

只有一个原因:人出了问题。

而归根结底,让人出问题的关键是“不相信”。

因为相信,红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做到以弱胜强,赢取胜利;因为相信,华为“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破楼兰誓不还”,可以做到艰苦奋斗,白手起家。

所以,只要有相信的力量,企业里就再也没有那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团队里也没有那么多制造麻烦的队友,不然,再多的人聚在一起也不过是乌合之众。

.

企业是一个结果为导向的组织。

没有不出问题的企业,问题的出现不可怕,危险的是对问题的逃避和掩盖,人人明哲保身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事实证明,所有不能解决问题但擅长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组织都灭亡了。

至于团队里出现麻烦的原因,还是说明了有人对现状的不满,对所做事情的不相信。

.

信与不信,是两种心态,也是两种结果。

所谓志同道合,不就是说的理念一致,共同奋斗吗?如果没有真正相信的力量,哪来的上下一心,把劲拧成一股绳。

而不相信的结果,必然是各自为政,每个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争功委过,内耗严重,最终成为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

当今最优秀的公司,如谷歌、亚马逊、facebook、华为、苹果等,无一不把找人用人留人放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位置,毕竟企业的成功就是集众人之智之力共同做成的结果,而这个过程也是不断筛选出能够相信的人、筛选掉不相信的人的过程。

.

相信的力量源自哪里呢?

首先是企业创始人的初心和愿景。一个人如果做的事情是自己内心不相信的,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对抗的,就算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强迫自己去做了,其做成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京瓷创业的初始,只是一个缺乏资金、信用、业绩的小街道工厂,之所以做大做强,可以依靠的只是仅有的技术和相互信任的伙伴。

稻盛和夫在出任破产边缘的日航董事长致辞时表示:“企业最重要的财产就是员工的心。如果每名员工都能发自内心地盼望重组、发自内心地配合,我坚信这个企业就能持续发展。”  

以耄耋之龄,且对航空业务一窍不通,到最终让日本航空公司实现盈利1400亿日元,如果没有坚若磐石,表里如一的人格力量,稻盛和夫是不可能做到的。

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明确事业的目标与意义,确立正大光明、符合天理大义的崇高目标;设定具体目标,始终与员工共享既定目标。是稻盛和夫持之以恒的经营理念。

.

其次,是相信的力量传递和完善的机制。

三人成虎,一个公司几十人、上百人的时候,就自然的开始力量出现分散,其原因就在于信息的传递是自上而下层层衰减的,公司老板能让公司理念保持一致、真正影响到的最多也就身边的十来个人,再多就必然出现遗漏了。

老板以身作则的感召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有一个红军“政委”的角色来建立团队成员的筛选机制,让每个员工都能够感受并认可公司的理念,以保证企业文化的打造和落地过程不至于偏离航向。

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让好的留下,不行的离开,这样一个互信的团队是战无不胜的。

.

都说人心易变,但也没有比人心相连更坚不可摧的力量。

真诚的相信是创造奇迹的根本力量,不然一群衣衫褴褛、缺粮缺枪的部队如何能爬雪山、过草地,突破重重围堵,去赢取一场场的胜利!

只有相信才有对事业的真诚热爱,只有对事业的真诚热爱才有足够的胸怀和格局去实现伟大的抱负。

在任何时候,一个企业的资源和钱都是有限的,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精神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

.

先有不自信的老板,后有不相信的员工。

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是从创始人起心动念开始的那一刻决定了的,心不够大就没有创造事业的大志,也就没有大格局、大气魄。而投机的生意或许可以赚到钱,但一定做不成事业。

疑神疑鬼,焦头烂额的从来都是小打小闹的公司,因其心不定,看似忙忙碌碌,其实不过是庸庸碌碌。

相信,是一种维度。

是对未来的确定无疑,是对必定胜利的信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