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宏伟的“黄肠题凑”--舒乙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1-24
     有一次,林海音先生问我:北京最应该看的地方,依您之见,是哪些?

我回答:除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这六处之外,最应该看的,是雍和宫、国子监、北海、法海寺和大葆台西汉墓。如果您的时间有限,这几处是应该优先去看的。

为什么?

那怕去其中的一处,都不虚此次北京之行。

为了验证我的说法,林先生同意先去大葆台西汉墓。

看完之后,我问她:如何?

她只回答了一句:真的不虚此行!

大葆台西汉墓是一座博物馆,在北京南郊的丰台区,距市中心很近,只有15公里,它的旁边有一座“世界公园”,一度曾经人山人海,而近在咫尺的大葆台西汉墓却常年门前罗雀。

然而,它却是最好看的,只是不被一般人所知,可惜了。

不过,不要紧,好货是不怕卖不出去的;总有一天,它会火起来,因为毕竟“货真价实”。

此地原有两个大土丘,年长日久,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会是两座大坟。“文革”当中,某项目动工挖土之际,挖出了異样的东西,报告之后,来了考古专家,立刻封闭,细心挖掘,挖出了惊人的“黄肠题凑”。清理之后,索性原地蓋一座大屋,原状保存,取名“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对外开放。

这是全国首例“黄肠题凑”。大葆台之后,全国又发现了几处,皆汉朝大墓。

史书《汉书》上有“黄肠题凑”这个名词,原意是一种高贵的葬具,属于“天子之制”,是帝王、皇子和诸候王死后享有的高规格的仪葬制式。

但,以前从未见过实物。不知为何物。

大葆台汉墓里发现的“黄肠题凑”是头一回显现的庐山真面目。立刻被界定为重大考古发现。

实物的确极为壮观。

用10×10厘米见方的黄颜色的木头,应该是类似黄花松那样的松木的心材,每根长90厘米,一般大小,一根一根地码放,截面对着棺椁,像剌猬的剌那样,朝向中央。共码一万五千八百多根,整整齐齐把棺椁围起来。这样的心材里集中了大量松香。用意很明显,用它来防腐,来防水,来把棺椁保护起来。棺椁的底和顶加放木炭和白膏泥封,再加土夯实,地表堆成大丘,到挖掘时,土丘尚高出地面9米。

向下挖去,是非常规整的大坑,深近5米,四壁有点坡度,坑口长有26米多,宽有21米多,还有34米长的墓道。

“黄肠题凑”位在坑中央,木头码起来高3米,宽0.9米,组成一座长方形的大木围子,总长42米,多么浩大的工程!

再中央是墓主人的二椁三棺。

木围的四周还有外回廊空间。其间放有一些殉葬的牲畜和陶俑、陶器,后者尺寸都很大。回廊之外是炭,再外是土。

椁室的前侧有一间前室,叫“便房”,是供墓主人起居饮食行乐的地方,实际就是一张方方的黑漆朱彩的大木板,放在便房地表,是他的坐榻。

这三样:棺椁、黄肠题凑、便房,配起来,就是天子、皇子、亲王诸候才能享用的高级葬具。它就是高贵的汉墓的内容。

想想,墓道加上墓室,长有60多米,宽20多米,那间将它整体罩起来的大屋会有多大,一进门就吓一跳。

它的主人是西汉时北京地区的最高统治者燕王,或称广阳王。另一侧的土丘中埋的他的夫人。

这两座大墓早年都被盗过,甚至“黄肠题凑”的一角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大概空气不够,烧不起来,此座西汉燕王墓大体上保存相当完好,宏观结构上一清二楚,气势撼人。

小件的文物在整体挖掘时仍被清理出不少,在博物馆里都有专门的陈列,其中小玉雕甚可爱,可以当礼品复制出来。此外,头枕、臂靠等,造型和结构都很奇特可喜。

“黄肠”者,黄心松木方子;“题凑”者,木头皆向内。这有别于土质的墓坑,如秦皇兵马俑方阵的大坑;又有别于石质墓室,如十三陵或清东陵清西陵的墓室;还有别于砖质的墓穴;它是木质的,而且是用一万五千八百多根总体积120多立方米的实木方条码起来的墓围墙,彼此不榫接、不钉牢、不粘接,这在古今中外是独一份。

这便是“黄肠题凑”的奇特。

而所有这些都是两千年前发生的,构成北京城最古老的文明遗迹之-。难怪,林海音先生说,一次来京仅看此一处,便不虚此行了。

真值,开眼啊。

有人或许说,西汉贵族们的墓葬制度相当奢华,也相当铺张,我倒对此并不在意。我对大葆台西汉墓看重的是其奇特的构思。“黄肠题凑”,这是一种十分离奇的设计,那么简单,那么宏伟,那么实用,那么巧妙,那么经久不朽。可以说是真够创新的了。

这是可以给人以启迪的地方。干什么事都得有这股劲。要有新招儿啊!

“黄肠题凑”,怎么想出来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