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画可以不报培训班,但在家一定要这样培养

 萌网文 2018-01-25


首先科普一下何为“博洛尼亚插画展”。它被誉为“插画界的奥斯卡”,起源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自1967年创办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


“这个展会被视为儿童图画书创作的引擎。在这里,出版商能找到全球顶尖的艺术家,为孩子们创作优秀、甚至伟大的故事和图画书。”可以说,它是世界各国给孩子选童书的重要风向标。或许有些家长对“博洛尼亚童书插画奖”并不熟悉,但多少会听说过以下这些获奖作品。


《空冰箱》


《世界上最大的蛋糕》


《好饿的毛毛虫》


《去野外》

……


即使从最肤浅的角度出发,跟着这个奖项的品味去给孩子选择优质绘本,也已经受益匪浅。


然而,能做到让众人不假思索慕名“跟风”,是因为博洛尼亚插画奖背后的大师们,对这个奖项有太多太多的思量。恰逢50周年,借着《博洛尼亚插画奖50周年大师作品集》中的些许观点,正好和大家聊聊我从中收获到的关于艺术启蒙的理念。


如果说让孩子上绘画培训班,是把绘画与其它艺术形态割裂开来,仅学习单项技艺;那么下面的理念,则是把绘画、语言、编剧等交融到一起,为孩子培养更综合的艺术素养。


(PS.从这张图开始,下文配图全为本次插画展实拍~)



一、“图画书是孩子的第一间美术馆。”


这句话,大概可以让很多生活在小城市、或者单纯不知道带孩子去美术馆要从何逛起的家长们感到释然。


“美术馆”的实质不是那一栋建筑,而是策展人用专业的眼光为我们陈列某个领域里最出众的作品。我们都知道大师级作品,对打开孩子的视野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应该让孩子的眼界在生命之初就打开。然而,让孩子看《最后的晚餐》《达芬奇的微笑》,同样是大师级作品,却不一定符合他们那个年龄段的审美。所以,让童书界有大师,并且持续挖掘出大师级的童书作品,是博洛尼亚插画奖、凯迪克奖等国际童书奖项为孩子们搭建的美术馆。


比起请单个水平有限的老师教孩子怎么画画,更应该做的是让他们尽可能多逛“美术馆”。从小培养起挑剔的眼睛,以后就不需要再借“美术馆”的品味来为自己选书。接触过精品后,同样是学习技艺,在运用时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是机械地炫技,作出千篇一律的画。




二、“图画是无国界的语言。”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音乐、舞蹈、绘画……一切美的东西都可以是无国界的语言。但我们很少去深究,这种无国界的语言,珍贵之处在哪?


珍贵之处就在于不用翻译。虽然译文也能让孩子弄懂意思,但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就是张爱玲所说的这种感觉:


“生命像圣经,从希伯莱文译成希腊文,从希腊文译成拉丁文,从拉丁文译成英文,从英文译成国语。翠远读它的时候,国语又在她脑子里译成了上海话。那未免有点隔膜。”



这种隔膜,在语言艺术的教育上也的确需要被引起重视。以中文教育为例,我曾从一位初中语文老师那里接触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他不建议孩子们一开始就读外国名著的译本,而是鼓励他们读金庸,从酣畅淋漓的原文中感受大师级的语言艺术。对语言本身的品味,和读懂其承载的内容同样重要。


因为世间的故事可能大同小异(想想小学作文中,大家千篇一律的选材),但讲故事的形式却可以有千千万万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形式才是艺术的本质。


再回到图画书的话题上,当孩子们直接“阅读”大师的原画,无需经过他人的理解和翻译时,这里面达到的体验效果,和上面那个“让初中生读金庸”是一样的。




三、“唯有用语言激发创意,视觉教育才成为可能。”


很多孩子不需要识字都可以看懂绘本,是因为绘本的图画本身,就具有讲故事的功能。也就是说,绘画本身有它的内在逻辑。绘者在画画之前,脑海里就已经藏了一个很棒的故事。学习画画本身并不能让孩子锻炼讲故事的能力,但阅读和观影可以。这是语言的力量。


在文本阅读中,我们常常觉得某些文字很有画面感,明明面前都是字,我们却像看到了活形活现的场景。而看图画书时,即使没有字,我们可能从画与画之间的线索读懂整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绘画和文学是相通的。所以画画能画出越多细节的孩子,越有写作的潜能。而写作好的孩子,即使不太懂画画,也可以和插画师有很好的合作(至少能把需求描述清楚)。


从小多读绘本,甚至鼓励孩子在识字量不足时用画画的方式写日记,这对孩子的绘画和写作能力都大有帮助。而很多艺术生在创作上表现得平庸,也和他们缺乏文化底蕴的支撑有关系。所以,即使要把孩子培养成为艺术生,也不应该一开始就把路走窄了。



今天写的这几点理念,在具体的“怎么做”上并没有给出方案。因为比起谈怎么做,我们更需要挖掘的,或许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报班学技法不着急,从小多阅读大奖绘本却很重要。当理解了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就会知道读过的书不一定会立竿见影,但深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萌发。



当我们习惯性地问怎么做时,潜意识是想靠自己的能力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但当你发现阅读、观影或吸收任何优秀作品本身,可以让孩子获得超越父母的认知时,就会放下很多焦虑。孩子在小的时候或许不会表达,但一切终将潜移默化。





   企鹅爸爸    


每个月评测300款创新玩具

只为花式陪娃玩出各种新高度


行为教育 | 艺术启蒙 | 玩具评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