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得好看才有青春,爱了女人爱男人

 龙叔文馆 2018-01-26

2018016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起了月亮。”



“年轻时,友谊非常重要,每交一个新朋友都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冒险。”


毛姆似乎早已看穿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则”,如他的文字一样,晚年毛姆的面相似乎也总是藏着一把刀,随时准备剖析人性。


在英国,毛姆的尖刻与王尔德不相上下,所以当丘吉尔第一次见到毛姆时,惊慌地说:“我们俩订个约吧,如果你答应不取笑我,我也保证不取笑你。”


青年毛姆


晚年虽有点脱相,但青年时的毛姆,可是才貌双全,并且对容貌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小说《面纱》中借修女之口写道:


“美貌也是上帝的赐予,最稀有最珍贵的礼物。如果幸而拥有,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如果没有,我们也要感激别人拥有的美貌让我们获得了愉悦。”


毛姆的父亲是个大律师,儒雅精明,母亲是社交名媛,风情漂亮,他们经常带着年幼的毛姆出入巴黎的上流社交场所。长相俊朗的毛姆体验着这花花世界,同时也积累着自己的文学底色。


青年毛姆


父母离世后,毛姆习医 5 年,但在 23 岁时却决定改行写小说,写那些“正人君子”觉得不堪入目的小说。


从医生涯,不仅使毛姆有机会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让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锋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他的第一部小说《兰姆贝思的丽莎》,即根据他做见习医生在贫民区为产妇接生时的见闻写成。


毛姆一写就是 10 年,到 34 岁时,终于实现财务自由。


中年毛姆


在毛姆年轻时,王尔德因为同性恋的问题被判入狱,因此曾经自称有四分之三同性恋倾向的毛姆一直都很警觉。


为了不被抓到把柄,也为了能够做一名名正言顺的父亲,毛姆与名叫西莉的女富豪在 1915 年结婚,婚姻维持了 12 年,离婚之后,他在写给西莉的信里说:


“我跟你结婚,因为我觉得你爱我,因为我一想到在你本就乏善可陈的一生中,你得因为某些无辜的事情而受苦,我就受不了。我跟你结婚,因为我准备好为我的愚蠢和自私付出代价,我跟你结婚,因为我觉得为了让你快乐,为了让伊丽莎白有个好家境,结婚是最佳选择。但我跟你结婚,并不是因为我爱你,对此,你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显然,要不是因为婚前有了女儿伊丽莎白,毛姆大概不会结婚。西莉也曾回信说:“那时,你说你希望我生个孩子,是因为你想要个孩子,但你撒谎了。你才不想要孩子,你只是想当爸爸。”


吉拉尔德·哈克斯顿


实际上,西莉难以忍受的是毛姆对自己的冷落,被冷落的原因只有一个——一个名叫吉拉尔德·哈克斯顿的男人。


一战爆发,40 岁的毛姆加入法国的红十字急救团。在西线服役时,他遇到了 22 岁的美国人哈克斯顿。哈克斯顿外向活泼、精力充沛,毛姆遂雇佣他为自己的私人秘书。


虽是已婚之人,但是婚后,毛姆大部分时间都与哈克斯顿生活在一起。他每年都会借口寻找素材,带着这对同志伴侣外出 6 个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携手同行,游览了中国、印度、拉美等地,毛姆作为“世界旅行家”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两人的伴侣关系,一直保持到哈克斯顿 1944 年去世。


晚年毛姆


之后,毛姆与自己的私人秘书、贫民窟男孩阿兰相继有过一段同性关系。


1944 年,毛姆刚好 70 岁,他在美国刚刚出版新作《刀锋》,光版税就拿了 50 万美元。


80 岁以后,毛姆的身体状况日渐下降,因此常去瑞士注射荷尔蒙。他的名气也是大得吓人。在伦敦,有次他想吃安眠药,但附近找不到医生,后来就自己给自己开了个药方,签上自己名字后交给阿兰。阿兰拿着方子去配来了药。后来,他们听说药店的人把那张药方用镜框镶了起来。


1959 年,毛姆作了最后一次远东之行,6 年后于法国病逝。


他一生崇尚自由,崇尚人的自然天性,这也是他写作《月亮与六便士》的秘密与初心。就像他在这部小说里的一段话: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毛姆


毛姆自称二流作家,他说自己打桥牌的水平和写作差不多,是二流里的高手。也只有他敢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笔不好。那他心中一流作家或是天才的标准是什么?他曾这样说:


“造成天才的是创造的天然禀赋,混合以一种能使其拥有者以最卓越的程度观看世界的特性,然而还要混有一种普遍性,使他所投合的并不是某一类型人,而是所有的人。他私人的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但却更宽广、更有精髓。他与人的交流沟通具有普遍性,虽然人们可能无法确切地说出这意味着什么,但他们会感到它的重要性。他是极度的正常。籍着性情的可喜机遇,他以无限的愉快心情,以一般人类的健康方式去看人生,好像人生与其无限的变化在合奏乐曲似的。但天才在一世纪中只出现一两个。”


通过这段话,我们就明白为什么毛姆把自己定义为二流作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