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宋词之天巧星行者姜夔——疏影暗香月黄昏

 邈思遐想 2018-01-27

 

题记

朝游扬州暮宿淮,且行且吟暗香来。

卿本天地一布衣,借力清风上高台。

 

 

 

(一)

 

如果没有报纸、电视,也没有互联网;你还不是政府官员,不能发红头文件;你不能通过恐怖袭击,或其它犯罪手段,制造爆炸性新闻。你仅仅是一介布衣,却能够扬名四海,你做得到吗?我用尽洪荒之力,想啊想啊,最后摇摇头说:做不到。但我要告诉你:有人做到了,当然不是现在,而是800多年前,他的名字叫姜夔。

在剖析原因之前,先讲一条花絮。姜夔的父亲叫姜噩,进士出身,做过县官。这姜家人很特别,我没有查到姜夔的爷爷、儿子、孙子都取了什么名字,但看到这父子俩一个名噩,一个名夔,我的脑袋有大了,不仅笔画多,而且偏僻不常用,寓意也不好。想必姜夔小时候恨死他爸爸了,每当考试,写自己的名字就比别人多花了一分钟。于今,我也有同感,为了节省那一分钟,以下我皆以其号姜白石称之。

现在回到开始的问题,姜白石是如何做到的?我经过仔细研究,认为他用的是最原始的办法,概括起来就是“三勤”,即手勤、腿勤和殷勤。

所谓手勤,这好理解,就是勤写苦练。每天要么填词练字,要么绘画谱曲。姜白石是继苏东坡之后,又一个艺术全才,他在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写多了,自然熟能生巧,乃至于内功越来越深厚,各方面水平日臻炉火纯青,这为他日后成名打下了坚实基础。

所谓腿勤,更好理解,就是喜欢四处游历,到处跑。姜白石的足迹踏遍了苏州、杭州、合肥、南京、扬州、湖州等地,可以说,现在的长三角地区,除了被金军占领的地方不敢去,他几乎跑遍了。每到一地,就建一个朋友圈,不分贵贱,老少咸集,通过靠两条腿的宣传推介,最终基本做到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所谓殷勤,这点得解释一下。姜白石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也不知咋回事,就是考不上,到死仍是一介布衣。在那个年代,没有功名,任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仍是低人一等。要想得社会的认可和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借力,说得俗一点,就是通过献殷勤达到自己的目的。《红楼梦》中薛宝钗说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谁之力?这个颇有讲究。皇上之力,隔得太远,借不着;平民之力,不能借,否则会冠以造反的罪名,脑袋不保。怎么办?只有借能够欣赏自己的社会名流之力,才有机会送自己“上青云”。想明白之后,姜白石开始实施自己的借力计划。至于他如何实施,现在夜深,要休息了。卖个关子,下回分解吧。

 

 

 

 

(二)

 

姜白石十四岁丧父,后一直跟姐姐家生活。家庭变故加上仕途不顺,想要出人头地,何其困难。唯有借力,别无它途。为此,他四处流寓,寻找机会。还好,上帝虽然对他关上了一道门,却又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大约在1185年,姜白石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贵人,大诗人萧德藻。因为情趣相投,两人还结为忘年之交。

在我有限的知识里,没听说过南宋有萧德藻这样一位著名诗人,后一查资料,才知道他是与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尤袤齐名的牛人。因为得到贵人萧德藻的帮助,姜白石至少有三大收获。一是做了新郎,新娘是贵人的侄女,萧德藻许的;二是有了新房,萧德藻给的;三是认识了第一个能借力之人,萧德藻荐的。正是:都说德藻有眼光,赔了侄女又送房。姜白石这缕“好风”,终于等到了“上青云”的机会。

姜白石第一个可借力之人,便是著名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和姜白石是同乡。官做得大,诗写得好,其中那首七言绝句《小池》,比杨万里本人还出名。“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有如“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山放过一山拦”、“儿童急走追黄蝶”、“闲看儿童捉柳花”等等,都是经典名篇。得到这样一位大伽的赏识,姜白石不红都难。在杨万里家,姜白石还恰到好处地展示了自己另一门才艺。他根据在杨家听到失传已久的《醉吟商朝渭州》古调,填词编成了清新的《醉吟商小品》。杨万里听后,啧啧称奇,也与姜白石成了忘年之交。不得不佩服姜白石情商蛮高。后来,姜白石在合肥游历时,目睹边城一片萧索,感怀古之英雄的壮烈情怀,创作了寓意深远的犯曲《凄凉犯》,由此奠定了他在我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认识杨万里,姜白石也有两大收获,即一只脚踏进了名人堂,一首曲进入了名人堂。耶,借力成功!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杨万里之于姜白石更大的作用,在于他给姜白石引荐了另一个人,是这个人让姜白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令他另一只脚也迈进了名人堂。

 

 

 

 

(三)

 

杨万里之所以敢于将姜白石介绍给另一个人,主要是他读了姜白石在20来岁时写的一首词。那是1176年的冬天,姜白石游历到刚刚经历了一场劫难的扬州。满目苍夷的凄凉,让姜白石完全找不到唐朝诗人杜牧笔下扬州的繁华景象。

 

站在二十四桥上我思念杜郎,

月下吹箫的姑娘们现在何方?

断壁残垣里哪片是青楼的瓦砾,

凛冽的寒风中哪里是我的战场?

 

呵呵,此时此刻,连我这个愚驽且反应迟钝之人,也想掉一下书袋,引吭高歌一番。我们的善感青年姜白石,抚今追昔,不由得万千感慨,感慨万千,便自创词牌,写下传世名作《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千岩老人就是姜白石的贵人萧德藻。这首词曾被选进了中学语文课本,我认识姜白石,就是从这首词开始的。如果你不太明白该词写得怎么样,那就读一下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王船山),对它的精彩点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我有时想,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怎么会有如此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现代人在这个年龄段,基本上都是要么在做题,要么玩游戏,追星不离口,手机不离手。即便如我等已上了年纪的人,与之相比,也是自愧弗如。

这首《扬州慢》,让杨万里对姜白石这位后辈老乡刮目相看,惜才之心油然而生,他决定帮助姜白石。一日,杨万里把姜白石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啊,我只能帮你这些了。离此不远的闹市中,有位德高望重的江湖大佬,你带着老夫写的推荐信去找他吧。能否成功,就要看你的造化了。姜白石感动得频频拱手作揖,辞谢而去。这一去不要紧,词坛掀起千层浪,暗香疏影成绝唱。

 

 

 

 

(四)

 

杨万里为姜白石推荐的江湖大佬,就是曾官拜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范成大。参知政事这个职务,北宋改革的总设计师王安石曾干过,位高而权重。范成大能担此大任,必有其过人之处。因此,我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位大佬级人物。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这位老兄一生政治立场稳,工作有本事,作风过得硬,诗文写得好,绝对称得上是干部中的楷模。

一是主政多省(元朝始设省,为叙述方便,姑且用之),兴利除弊。他先后主政桂广、巴蜀等地,集党、政、军权于一身(哦,讲习惯了,那时只有门派之谓,而无政党之说)。每到一地,革除陋弊,镇压匪患,保境安民。在四川期间,整军备战,巩固边防,并与当时在蜀的陆游以文会友,结成莫逆之交。

二是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常言道:弱国无外交。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当朝皇帝要派人出使金国进行谈判,这可能是有去无回的差事。朝臣中有的称病,有的说家里有80多岁的老母亲需赡养,总之找各种借口推辞。皇上一筹莫展之际,范成大挺身而出,毅然北上。在金期间,慷慨陈词,不畏强暴,几近被杀,最终全节而返,'完璧归赵',颇有辛弃疾万军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之风范。

三是诗风平易,自成一家。范成大诗文题材广泛,尤其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七言绝句,每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范成大田园诗最突出的特点是,让田园诗从归隐转向现实,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之诗。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一幅农村生活趣图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范成大的词作虽然不多,所幸我能记住一首,那就是《霜天晓角-梅》。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疏疏的梅,淡淡的云,低空飞行的雁,画楼望月的人。整首词以优美的景色,反衬人的孤寂,读后令人动容。

曾经有人问我,为何很多人虽喜强唐,却更爱弱宋?我说,唐朝的文人上得了厅堂,却下不了厨房,而宋朝文人两者皆能兼备。如晏殊、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辛弃疾、陆游、范成大、文天祥等等,莫不如是。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姜白石。他没有机会下厨房露一手施政的本领,只得用那双手敲开了位于苏州的范宅大门。那是一个冬日,从院子里飘来的一股梅花香气,让姜白石仿佛看到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希望(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五)

 

当范成大读了姜白石的诗词后,杨万里哥们那封推荐信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姜白石高雅脱俗的诗词,身上散发出酷似魏晋时期的名士气息,让范成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这也是姜白石这个人最有魅力的地方,见了一面之后,你会时常想念他。没有这一本钱,想借力只会落得自取其辱。不信,你试试看。

在范宅后院,范成大与姜白石这一老一少,踏雪赏梅。只见白色的、红色的、粉红色的梅花开得正艳,阵阵梅香沁人心脾,纷纷飞舞的雪花胡乱地找一朵梅花歇脚,花朵看起来更加晶莹剔透。此时的姜白石,内心仿佛有无数的音符,绕着北宋诗人林逋的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文,时而缓缓流动,时而急速奔驰,这是姜白石从未体验过的感觉,创作的冲动让他浑身发热。于是,便向范成大告辞,回房伏案,提笔疾书。这一夜姜白石注定无眠。

第二天,姜白石将他熬了一个通宵创制的作品,献给了前辈范成大。一部我国文学史、音乐史上伟大的作品就此诞生,这部作品的名字叫《暗香》、《疏影》。下面,我们跟着范成大一起朗诵一遍。

 

一、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想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二、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照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诵毕,范成大爱不释手,把玩不已,马上令其婢女小红“肄习之”。小红在姜白石的调教之下,苦练了几日后,便唱给范老爷听。范成大被其清婉美妙的音律所折服,深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后来发生的事,完全出乎姜白石和小红的意料。范成大可能觉得美曲应该配美女,干脆将婢女小红赠给了姜白石。这世上,还有将美女当稿费的,奇闻啊!这不是拉仇恨嘛!

姜白石为此激动得又是一夜无眠。可这家伙还不知低调,居然写了一首《过垂虹》诗进行炫耀: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廿四桥。

 

还“小红低唱我吹箫”呢,看把你美的。还“回首烟波廿四桥”呢,把自己当杜牧了。自此,姜白石的借力计划取得圆满成功。当时的名流士大夫争取与之结交,连朱熹也对他另眼相看,大侠辛弃疾还与他填词互相酬唱。

春天终于来临!那是姜白石一生中最风光的一段日子。可谁曾想到,姜白石死后,竟然是靠朋友捐资,才勉强葬于杭州钱塘门外的西马塍。一代词人终被“雨打风吹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