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两度创业,做了个餐饮版“盒马鲜生”被顶级机构追投

 小饭桌 2020-08-27


+

- 文丨小饭桌首席记者 何斌 -

和多数第一次创业的人相比,食云集CEO吴皓此前算是“操过大盘”。在他看来上次的创业经历收获最多的是一条经验和一条教训。

彼时,吴皓是餐饮O2O项目南京零号线的创始人,在餐饮O2O竞争最激烈的2015年拿到过腾讯、戈壁创投、红杉资本的3000万美金B轮投资。

吴皓站在当下的坐标点上复盘,“当时对资本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该拼命拿钱的时候觉得够用就行了,那时滴滴打车已经有疯狂补贴的获客方式,但我们没有很好的捕捉到这个趋势”;而一条经验就是增强了对于线下业态痛点的理解。

 吴皓

有了上一段经历的“加持”,吴皓在2016年创立食云集。简单说来,可以将食云集理解成一个餐饮新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公司,和“盒马鲜生”类似,它挖掘白领工作餐场景,用线下场馆和SaaS系统将流量打通,承租写字楼和办公园区的场地后进行标准化改造,再吸引餐饮品牌入驻,场地分为独立空间和共享空间两个功能区,通过集约化求得效率和体验的最优解决方案。

和盒马鲜生、永辉不同的点在于,“一是食云集做的是纯餐饮,二是食云集做的是开放性平台,希望能够在餐饮零售化和中餐标准化的趋势下,通过赋能给B端餐饮商户,从此生长出中国的麦当劳、星巴克。”吴皓解释道。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完整的流程是:在线下单—网上支付—手机同步订单生产状态—就餐(支持堂食、自提或外卖)。

吴皓告诉小饭桌,目前食云集已经有7个联合餐饮空间,总面积近万平米。在融资方面,食云集不仅获得了上个项目老股东的支持。2017年12月,食云集又获得了来自蓝驰创投、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启明创投、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的千万级美元A+轮投资。

  

餐饮行业的基础设施升级仍有红利

这次创业前吴皓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说服他的是数据。他认为,伴随着外卖平台的发展,传统餐饮行业都要重新做一道“数学题”,即获得流量成本的最优解,“比如做空间规划,到底多少面积做堂食,多少面积做外卖,多数餐饮商家的解决方案是用商业地产的租金做外卖,但线上的流量成本并不便宜,这样一来并不合算。”

另一部分商家的选择,是在城市的非核心区域开一家只做外卖的店,吴皓看到,餐饮行业“三高一低”(高房租、高劳动力成本、高物料成本、低消费)的老问题以及找场地、食品安全、与消防部门的交涉等问题依然是这些商家的痛点。

针对以上痛点,食云集的解决办法是每个点位配6个运营人员,负责堂食引导、外卖分拣,单店面积约为1000平米,可容纳25-30个餐饮品牌拎包入驻合规经营,其中15-20平米用于生产,其余场地,包括前厅堂食区、分拣区、取餐口,后场物料区、洗碗池、温控柜等均为共享。

值得关注的是,食云集在最开始建立线下门店时,就引入了食药监局的最高标准,如今食云集所有门店的规划和建设都会强调“合规性”这个基线,这体现在功能分区、动线规划、设施设备上进行了大量投入。吴皓对此表示,健康的商业模型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我可以把成本缩减,但是离开了食品安全和合规性的餐饮业,模式再创新,也无法长远发展,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是多方利益体共输的结局。

目前食云集在开发中的点位已有8个,其中张江区的点位已经运营,通过调研,吴皓认为仅上海一地可以开发的点位就有100个以上,而对于点位的选择,吴皓表示主要参考商圈/工业园区周围的人群属性(倾向于年轻白领、有互联网消费习惯和能力的人密集的地方)、原有的人流情况、周边线上流量情况及场地周边现有餐饮业态本身发展情况等因素。

  

大食代向左,食云集向右

大食代一度是餐饮竞争新业态的代名词,但还有改善空间,吴皓认为,大食代选址在Shopping Mall里仅依靠线下的人流,而近几年餐饮在Shopping Mall里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从原来的10%-20%甚至提升到40%,线下流量被大量分流;另一个可惜之处在于大食代虽然服务了近20亿就餐人次,但是都用充卡的方式,既没有用户信息也无法触及用户获得反馈。

大食代转型去做了“食代馆”,如果人被分流了,就想办法提高顾客消费的客单价,走向了传统餐饮的那套打法,而食云集选择向餐饮零售化的方向去靠。

这体现在选择品牌上,食云集倾向选择带有零售属性的品牌:产品上不过多依赖厨师标准化程度高、商户的平均出餐时间不超过3分钟以及有稳定的供应链支持。“因为餐饮品牌的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受众是年轻人的零售化品牌,尤其是VC投过的品牌。”

吴皓认为,这个行业的壁垒在于先发优势和系统化的运营能力。作为一种线下业态,好的点位具有排他性,但关键的还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商务行为管理系统,把每个点的日常行为,通过系统的方式进行统筹,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依赖专门的人去督导,“这些看不见的细节都在冰川之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