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冻疮方 冻疮是以指、趾、耳、鼻等暴露部位受低温影响,出现紫斑、水 肿、炎症反应等病变。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冻疮部位初起皮 肤呈苍白色,有麻木冷感,继则水肿或青紫。形成瘀斑,自觉灼热、 痒、痛,局部有水泡,如无感染,则病变部位逐渐干枯,结成黑痂,不 久脱落而愈。易在寒冷季节发病,温暖季节好转,每届冬寒,老疤 处易于复发。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机体正气不足,寒冷之气侵袭肌 表,阳气不能四达,阳郁血凝所致。故治疗重在用辛散温通之品温 经散寒,活血祛瘀。内服外敷配合使用,收效较佳。同时,在寒冷 季节应注意保护好易冻部位。西药治疗主要采取对症处理。下述 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当归四逆汤
当归、桂枝、芍药各9g,细辛、炙甘草、通草各6g,大枣5 枚。 水煎,去渣,温服。 本方出自《伤寒论》,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适用于冻 疮,麻木冷痛、肤色青紫、肿硬结块、灼痛发痒、手足清冷者。有报 道运用其加减水煎内服配合药渣水煎敷洗患处治疗冻疮54例,结果全部有效。 2.芍药甘草汤 赤芍、白芍、川桂枝各10g,炙甘草、生姜各6g,大枣12 枚,黄5g 酒(后入)0。每日1 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药渣煎水洗患处。 本方有活血通络温经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疮42例,结 1 个疗程痊愈者13 例,3 个疗程痊愈者果:2 个疗程痊愈者24 例,5 例。 3.葛桂归芍汤 葛根、桂枝、当归、白芍各12g,通草8g,细辛3g,干姜6g,甘草 5g,大枣6枚。每日1 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合外用洗剂 (花椒15g,肉桂、鲜生姜各12g,艾叶10g)。水煎洗患处。 本方有温经活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冻疮多例,结果均收到满意疗效。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6.中国皮肤病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