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质

 昵称52334528 2018-01-30
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舌质

英文名称:tongue quality

定义:舌的肌肉脉络组织,望舌质包括观察舌色、舌神、舌形、舌态和湿润度。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诊断学(二级学科);诊法(三级学科)

基本介绍

正常的舌体运动自如,柔软灵活,颜色淡红而鲜明润泽,不胖不瘦,不老不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质主要反映人体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望舌质,包括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四方面的变化。

舌诊

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察舌质。通常以舌尖候心肺,舌边候肝胆,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肾。察舌质主要是观察舌形、舌态、舌的色泽及荣枯等。舌质多反映脏腑虚实,舌苔多反映病邪深浅与胃气存亡。亦有“气病察苔,血病观质”之说。舌神表现于舌质的荣枯和能否灵活运动方面。舌体运动灵活,色泽红润,有生气,有光彩为有神,说明正气尚盛,虽病也可治。舌体运动迟钝呆板,色泽干枯,无生气,无光泽为无神,说明正气衰竭,预后不良。

舌色

淡白舌

即舌色比正常人浅淡的舌象,又称舌淡。多主虚寒证或气血两虚。淡白舌的舌体较正常肥大,舌面湿润多津,显见浮胖娇嫩,舌边有齿痕,常见于阳虚寒证。如舌体与正常大小相似,或稍瘦小,舌面虽润而并不多津,则见于气血两虚之证。淡白舌按舌色的红、白比例不同,可分为两类:较正常人的舌色略淡,但仍可见有红色,虚证尚轻;若舌色枯白,血色全无,连口唇、齿龈均呈苍白色,则虚证较甚。淡白舌的舌苔一般以白苔为主,亦可见有黄苔,但不会出现光剥无苔的情况。淡白舌的形成,与贫血、组织水肿、微循环障碍等有关。阳气不足,推动血液运行力量衰减,或生化血液功能减弱,致使血液不能充分运行于舌体而造成淡白舌。淡白舌可见于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肝硬化腹水、癌症等病。

红绛舌

为舌色比正常人深红的舌象。多主热证。舌色鲜红为红舌,舌色绛红为绛舌,绛舌多由红舌发展而来。其舌体一般较为瘦瘪,舌面干燥,伴有裂纹舌、剥苔、无苔等变化,还可见有点刺舌,并可兼见白苔、黄苔、黑苔,但以黄苔居多。红绛舌,色鲜明,舌面有芒刺或红点,干燥起裂,舌苔白而干,或黄糙、焦黑,可见于外感温热病极期,即气营两燔或营分血分证,是为实热。红绛舌,色较暗不鲜明,舌苔较少,或光红无苔,或有裂纹,可见于内伤阴虚津亏证或外感温病后期(下焦病),是为虚热。红绛舌的形成,与高热、脱水、维生素缺乏、昏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由于阳热亢盛,气血运行迅速,舌体脉络充盈,故舌色鲜红或绛红。红绛舌可见于急性感染、癌症、结核病、肝病、甲亢等疾病。

青紫舌

即舌体局部或全部呈青紫色的舌象。舌色紫红为紫舌,属热;舌色淡紫带青为青舌,属寒。青紫舌而干燥者为热证,青紫舌而湿润者为寒证。全舌青紫,即全舌呈均匀的青色或紫色,或红绛中泛现青紫色(紫中带青),或淡红中混以青色(青多于紫)。局部舌体青紫,即舌中的一侧或两侧呈现条状或斑状青紫色,或仅在舌边尖呈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点、斑状青紫色(又称瘀斑舌)。舌质绛紫,舌苔黄燥、焦裂,或舌紫肿大起红点,或焦紫起刺如草莓状,多由红绛舌转变而来,为热毒内蕴。全舌淡紫带青、润滑,舌体瘦小,或舌淡紫而兼有两侧条状青紫,多由淡白舌转变而来,为寒邪直中,阴盛阳衰。舌青紫而暗,或舌边色青,或全舌色蓝,或边尖散见点片状瘀点、瘀斑,为瘀血阻络。青紫舌的形成,与静脉郁血,血流缓慢,血黏稠度增高,微循环障碍,缺氧,毛细血管变形等有关,可见于肝胆、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青紫舌多因气血瘀滞而致,气血运行不畅,则使舌体血络青紫。

舌形

舌质纹理异常

粗糙、坚硬、干敛称为舌老,多属实证。细腻、浮胖、娇嫩称为舌嫩,多属虚证。②胖大舌。舌体较正常为大,伸舌满口,由水湿痰饮所致。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为脾肾阳虚、水湿停滞;舌淡红胖大,舌苔黄腻,为湿热痰浊。

瘦薄舌

舌体瘦小而薄,兼淡白舌的为气血两虚,兼红绛舌的为阴虚火旺。④点刺舌。点即鼓起舌面的红色星点,有点称红星舌,因热毒深入血分而致,可见于温热病极期。刺即舌面上出现的软坚及颗粒,高出如刺,摸之棘手,也是温热病热邪亢盛的征象。点、刺的变化,多见于舌边、舌尖。⑤齿痕舌。又称齿印舌。舌边出现牙齿的痕迹,多与胖大舌并见,因脾虚或湿盛所致。

裂纹舌。

舌面呈现多少不等、深浅不一的各种形状明显裂沟的舌形。正常人约0.5%有先天性裂纹舌,但无其他症状和异常舌象。裂纹舌多由阴虚、血虚所致,亦可见于脾虚湿盛。裂纹舌也指舌苔的裂纹,多见于外感热病极期。⑦镜面舌(见舌苔)。⑧舌下络脉青紫。将舌尖翘起,舌底隐见舌系带两侧有两条血络。正常时无分支与瘀点,若其青紫曲张、增粗等,大多为气滞血瘀之证。此外尚有许多舌病,亦可通过诊察舌形得知。

舌态

即舌体活动的状态。其主要征象有:①舌强。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活,语言謇涩。其主病是高热伤津,痰浊内阻,或是中风之征。②痿软舌。舌体软弱,无力屈伸。多为气血不足,阴液亏损,筋脉失养所致。③舌颤。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颤抖较快的是热盛伤津,动作细微的是气血虚、阳虚。④舌歪。舌体偏于一侧,又称歪斜舌。主中风及其先兆,亦可由痉病而致。⑤吐弄舌体。吐舌为舌体伸出口外,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虚衰。弄舌即舌体微露出口而后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活动不停,见于热盛动风或小儿智力不全。⑥短缩舌。舌体紧缩不能伸长,见于寒邪凝滞、痰浊内阻、热盛动风、气血虚亏四种情况,预后不良。⑦舌纵。舌体伸长于口外,内收困难甚而不能收缩。若舌红绛干燥为热痰火盛;若舌淡而润,且麻木不仁者,由气虚而致。

临床上,望舌质以舌色为主,参合考虑舌神之荣枯,舌形舌态之变化。同时,舌质的望诊应与舌苔的望诊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问舌质、舌苔
舌质舌质

舌苔白而且非常湿润,看上去反光增强了,说明身体内不但寒重而且湿重,这种人容易发生水肿,而且痰多。当舌苔白而过分湿润时,一定要停掉所有的水果,停掉寒凉的食物,千万不要再喝冰镇的饮料,去掉寒邪、湿邪,多吃温性的食物。身体内的寒湿减少后,水肿情况就会缓解、消退,痰也会明显减少。

也有人舌苔白,但却干燥,这种情况说明这个人不但体内有寒而且体内燥热、血少,遇到这种情况的人,一是要找出身体受寒的原因,尽快祛除病因,二是不能吃辛辣、温性的食物,比如吃生姜祛寒在这里就不合适了,因为吃这些东西会增加燥热。那么,这些人该怎么驱除寒湿呢?只要不再吃寒凉的食物,身体不再受凉,同时多吃性平的、易消化的各种食物,慢慢地补足血液,让血液去润燥,这样坚持下去,舌苔不会继续发白,舌质也会因血液的滋养而润泽。当舌质不干燥时再用全身熏艾条的方法祛寒、疏通经络,燥火自然会慢慢随之消退。

舌苔黄:舌苔黄代表着体内有热,这种热有实热和虚热之分。如果舌苔黄而舌质发红,说明体内有热,说明这段时间吃了过多的温性的、能量高的食物,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才会引起黄苔。这时只要少吃高能量的食物,吃些萝卜、山楂消食化淤,吃的食物清淡一些,多喝水,多运动,黄苔也能很快消退。

如果舌苔黄而舌质的颜色正常,或偏白,说明体内的消化功能弱,体内有寒,对吃进的高能量的食物不能运化、吸收,这种情况下,可以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帮助运化,如吃上一顿热辣辣的火锅后,黄苔、厚腻苔就会明显消退了。

舌苔厚腻:有舌苔白的厚腻,有舌苔黄的厚腻。厚腻代表的是胃肠消化吸收的能力差,也就是胃肠动力差,运化不了食物。

针对舌苔白的厚腻,可以多吃辛辣、温性的食物,这类食物能增加温度,帮助脾胃的运化;舌苔黄的厚腻可以参考上面关于舌苔黄的部分中介绍的方法,根据舌质的情况去处理就可以了。

舌苔发黑:大家都知道,食物在放坏之前,颜色会发生一些变化,就如一个苹果放久了,局部的颜色慢慢开始发黄、发暗、最后变黑,食物因变质而发黑,代表的是变坏的程度已经很重。舌苔发黑说明什么呢?说明身体内的脏器功能低下,污浊、腐败之气已很重了。舌苔出现这种颜色的人,大多数胃肠功能差,不能消化、吸收的食物又不能随时排出体外,堆积在肠道里,腐败变质后的毒素发散到身体内部,也表现在舌头的颜色上。有不少患恶性肿瘤的病人到了疾病晚期舌苔是黑的,这意味着到了癌症晚期,脏器已接近腐败坏死,污浊之气浓重。舌头上的颜色清楚地记录着病人疾病的程度。舌苔发黑其实也是在提醒病人,你的健康状况已经非常非常危险了。

所以黑苔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它提醒我们,要注意观察舌苔的颜色,当舌苔刚出现一些变黄、发暗的迹象时就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胃肠道的疾病明显,就要及时治疗胃肠道的各种疾病。我在《温度决定生老病死》这本书中,介绍了胃部不适、腹泻、便秘的治疗方法。如经常出现口臭的人,是胃气虚弱、胃寒重的表现,经常口含生姜片,就能明显的减轻或消灭口臭。患各种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的人,经常胃胀、腹胀、腹泻的人,可以每天早上空腹的时候用三片生姜煮水,用滚开的生姜水冲鸡蛋。空腹的时候喝下暖洋洋的、易于消化的鸡蛋茸,能暖胃肠、去胃肠寒,并能营养胃肠道的粘膜,缓解胃肠不适的症状。当胃肠道的功能渐渐恢复后,舌苔颜色是会明显发生变化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