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也谈“腰突”色变吗?-认知篇

 军哥康乐堂理疗 2018-01-30

说到腰痛几乎每个人都感同身受,提起腰椎间盘突出估计很多人要唯恐避之不及了,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真的有这么可怕吗?让很多人一听到就谈“突”色变 不寒而栗。


调查显示85%的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腰痛,这是临床发病率仅次于感冒的疾病,其中80%左右无法确定确切的病理来源。并且45岁以上无任何症状的正常人群中,腰椎间盘突出、退变的比例高达2/3。


由此说明两点:其一 你所恐惧的腰椎间盘突出没有那么可怕,很多人都有突出只是并无症状表现;其二 很多的腰痛与影像学上的腰椎间盘突出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我们暂且把腰痛粗略分为盘源性、孔源性、肌源性三种类型,所有的慢性疼痛几乎均源于呼吸、体态、步态紊乱所致,慢性腰痛亦不例外。如果你是一名康复教练在没有影像学检查作为参考时,该如何排查客户腰痛类型并判断是否属于运动康复的范畴。


一、盘源性排查:


二、孔源性排查:


如果以上两个排查并没有症状加剧,那么恭喜你说明问题没有很严重,代表疼痛的产生很可能是由肌肉筋膜问题所致,但还不能完全排除椎体关节的原因,需要进行接下来的补充排查


三、被动测试:

被动测试(1)

让客户仰卧位,身体放松双手置于胸前,教练托其肩膀被动前屈看疼痛变化情况。


被动测试(2)

让客户俯卧位,身体放松双臂置于体侧,教练托其肩膀被动后伸看疼痛变化情况。


若进行被动测试后疼痛消失或减轻很多,代表疼痛与关节无关,多数为肌肉筋膜问题所致。需进行肌源性排查,也就是最为经典的肌筋膜链评估,下面以弯腰痛为例进行身体后表链评估。


四、后表链评估体前屈标准:


上图体前屈状况明显不符合标准,在不进行更细致评估下,仅处理小腿三头肌与腘绳肌的筋膜后对比,效果立竿见影如下图。


可以得知当后表链中的任意节段发生紧张变短时,都易引发弯腰痛,腰痛不一定是腰部本身问题,很有可能其他部位原因累及腰部所致,同样只要处理链条中的某一环节,相比直接干预腰部本身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是肌筋膜链体系的神奇之处,它能够快速评估出哪个节段发生紊乱,直接找到引发疼痛的根本原因,然后有的放矢一招制敌。


总 结

慢性腰痛有很多因素导致,要从多维度去检测评估才可确诊,腰椎间盘突症也只是一个医学名词和疼痛结果,我们需要找到引发疼痛的根本原因方能有效治愈。生活中多数腰痛属于软组织范畴,即使很严重的腰椎间盘突症在手术后也必须进行康复治疗。所以关于腰痛要正视,不用谈“腰突”就色变(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