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人生来就分身份贵贱!教你如何在印度辨别种姓!

 山地之仔 2018-02-01

中国和印度的领土争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被大众所知,网民对印度的好奇也越来越浓。“开挂的民族”已经上升为了印度的代名词。而最受广大网民关注的,可能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了。

在中国,这个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长期以造反为荣的国度,是无法理解这种深入骨髓,被根植于血液里的制度的。而种姓制度的可怕,在于杜绝了底层群众向上层社会流动的可能。

“许多低种姓的妇女都曾受过强奸,很少有人有勇气、有能力向仇人还击。你知道我国农村的女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吗?我告诉你,所谓的强奸是她们每天都要遭遇的事,好像穷人家的女儿生来就是富人的玩物。他们会侮辱你,将你视为私有财产。在农村,穷人家是没有厕所的,你不得不去田地,然后就有人在那里等着你。”来自印度一位名普兰的妇女所述。光听口述就觉得很心酸,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到了毒害心理的地步,这在本国就是封建王朝的弊端,现代社会已经高速发展,印度的种姓制度居然还没废除。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这样子的:

第一等级婆罗门或传教士;第二等级刹帝利或勇士;第三等级吠舍或商人和农场主;第四等级首陀罗或劳力。

1.婆罗门或传教士是素食主义者,能教授与学习印度教古经文,婆罗门女只能嫁婆罗门;

2. 刹帝利能吃肉。他们的工作是勇士与统治者。能学习印度教古经文,但不能教授。刹帝利女能嫁与首陀罗人或者刹帝利人;

3. 吠舍是商人。他们一般是素食者但也有吃肉。他们能学习印度教古经文但不能教授。吠舍女能与首陀罗,刹帝利或者吠舍结婚;

4. 首陀罗或者劳力。他们不能学习印度教古经文,一般不是素食主义者。干杂活,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只能与首陀罗结婚。

在四个种姓之外,还有一个被称为无种姓(Outcastes)的部分,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仅仅作为“贱民”的解释,但实际上,贱民只是无种姓的其中一部分。在古代,成为贱民,由于被剥夺了种姓,往往只能从事肮脏的下等工作。所以现代的许多印度人不满种姓制度,自动退出种姓,由此成为Outcastes。今天的印度大概有20%的人口属于Outcastes,但是他们并不都是贱民。

贱民最初也是来自一些被征服的土著,他们从事着污秽工作(从事洁净工作的土著被纳入首陀罗),所以被认为是不可接触的人(untouchables)。他们不仅不能接触高级种姓的人,甚至要同高级种姓保持相当的距离。而某些工作由于非常肮脏,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见的人(Unseeables),他们只能在夜晚从事工作,以避免被高级种姓的人的见到。

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来源:

印度最初的居民人种比较混杂,有非洲类型的尼格罗人种、澳大利亚类型的黑棕色人种、类似我们中国人的蒙古人种和来自地中海地区的达罗毗荼人(Dravidian)。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部落从印度西北部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主要和达罗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亚类型的黑人冲突,占据了印度北方地区。

雅利安自己的社会形成了三个群体,第一个是战士集团,称为Rajayana,后来名称改成了刹帝利,第二个是祭司集团,被称为婆罗门,这两个集团为争夺雅利安的政治权利进行了斗争,结果正如现在所看到的,婆罗门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个集团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他们就是吠舍,许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纳入了雅利安社会体系,成为首陀罗,首陀罗的最初来源不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还包括雅利安人和当地土著生的混血后代。吠舍往往是农场主、商人、手工业主、地主,而首陀罗则是在农场工作的农民或者在手工作坊进行劳作。

在雅利安征服后,雅利安人逐渐建立了许多社会和宗教制度和规则,使得这种阶层的区分被永久固定下来。种姓制度由此产生,种姓制度的最大特征就是其顽固性和凝滞性,各个种姓之间不会转化。不仅永久固定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地位,还固定了他们的职业,限制了各个种姓间的社会交往和婚配。

种姓的区分方法:

由于征服者雅利安人的浅色皮肤和当地人的深色皮肤对比鲜明,所以肤色是和种姓制度紧密联系的因素。种姓其实被称为瓦尔那(Varna),这个词就是指肤色。随着岁月演化,雅利安人的肤色也在变化,即使是今天的高等种姓的皮肤也往往比我们东亚的黄种人的皮肤都黑许多。在西方,有一个侮辱印度人的词汇,把印度人叫做“打磨过的黑人”,因为他们的肤色虽深,但是仍旧保留了白种人薄唇窄鼻等特征,仿佛把黑人的厚嘴唇和宽鼻梁打磨精细了。

如同古代世界的其他社会一样,从事某项工作的家族将世代从事这样的工作,家族逐渐增大,他们就成为了一个社会团体,这样的团体在印度语言中被称为贾特(Jat或者Jati),翻译过来就是副种姓,或者亚种姓。各个副种姓中的成员象四大种姓的成员一样有自己的义务,他们的某些活动也必须得到自己的副种姓团体的同意,比如印度的圣雄甘地,在他想去英国学习法律前,他必须向自己的副种姓提出申请,请求批准他离开印度。甘地这个姓氏就显示了他所属副种姓的意义,甘地(Gandhi)的意思是蔬菜水果商人,或者说菜贩。

追根溯源,种姓最初是根据人们的肤色和从事的职业来区分的,肤色较白皙的是上等雅利安人,是高种姓;肤色黝黑的一般是下等人或达罗毗荼人,属于低种姓。祭司、僧侣阶层是婆罗门,国王和武士阶层是刹帝利,商人、手工业者阶层是吠舍,农民以及为上述3个阶层服务的劳动者是首陀罗,从事与粪便、尸体等不洁之物打交道工作的是达利特。然而,这是几千年前的情况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劳动分工愈发细致,人民的迁徙更加频繁,种姓间的通婚也逐渐增多,又产生了成千上万的亚种姓,比如放牧的种姓,酿酒的种姓、榨油的种姓等等。

如今,仅仅靠印度人的肤色或职业来判断其种姓,并不靠谱。举个例子,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在印度人中算是肤色比较白的,而且贵为国家元首,怎么也得是婆罗门或刹帝利阶层吧?错!莫迪出身于古吉拉特邦的“甘琦”亚种姓,绝对的低种姓弱势群体。印度有一位著名的歌手叫汉斯·拉吉·汉斯,一头魅力十足微显金色的长卷发,皮肤白皙得如同欧洲人,然而他却是一名达利特。

在饮食方面,一般来说高种姓人群素食者较多,而低种姓人群非素食者更多些。

即使在今天,在一些乡村如果你看到有人走路或骑车的时候鞋子不是穿在脚上而是提在手里,那他/她一定是达利特。因为按照规定,达利特在经过高种姓人群居住区的时候,必须赤足,不得穿鞋。

从人们的语言谈吐中并不能绝对地分出种姓高低,但也存在一个概率的问题。高种姓的人接受良好教育的几率较高,往往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达利特中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很少,多数不会讲英语,只能用当地语言来沟通。

一般来说,知道了一个印度人的姓氏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如职业、相貌、口音等,基本可以判断出其种姓。但是从姓氏推断种姓并不保险,印度也有底层种姓印度教徒举家皈依其他宗教,甚至全家改姓的特例。

实际上,印度还可以改名,但是个人这样做的不多,通过改名来改变种姓的,通常是整个族群的人都改。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有很多族群这样干过,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们不但改姓,而且还改生活习惯,比如婚礼请婆罗门主持,在日常习俗中尚武,而且会开始集体吃素(高等种姓的行为)。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梵化,即从前被排斥在精英主流文化之外的下层阶级大规模地朝主流传统靠拢。

不过贱民改名这种行为并不是太多。理由有三个:第一,穷苦的贱民没有这样做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动机。印度政府出台的保留制度和补贴方案,意味着贱民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得到教育机会、粮食补贴和公职,这些措施即便非常微薄,对于极端贫困的贱民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就算一辈子被人看不起,好歹你要先确保能把自己喂饱。

第二,翻身了有钱的人反而更不愿意会改。对这样的人来说,贱民的身份是一个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这意味着他无论再怎么有钱,住在他的贱民同胞一辈子都想不到的空调别墅里,选举时他身后总有一呼百应的贱民群体,他再穷奢极欲腐败至极总可以说他是为贱民穷人代言,如果是经商时遇到阻碍,他永远都能滚钉板说我没有错是社会有错世界有错都是你们在迫害贱民。如果改了姓,他一定会被视作为忘本,然后被唾弃。

第三,很多种姓都是和职业挂钩的。有的贱民职业没什么技术含量,比方说扫大街这种,谁也不会来和你抢,你一辈子都会又贱又贫。但有的职业就不一样了,比方说屠宰水牛,制作皮货,还有火葬工人--传统上这些职业都被视作污秽不洁,但是人民生活极其需要它啊,贱民垄断了这些职业,从小学习的都是这些职业技能,这意味他要是改名,除非他有其他的一技之长,否则还是只能干老祖宗传下来的活,那改名不改名,区别何在?

真正有动机改名的,大概是贱民中生活在城市里的中产阶层,但这样的人,恐怕不是主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