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热下寒体质如何调理最好?

 心海航母 2018-02-02

上热下寒体质用清上温下法调理

1、上热下寒体质症状

上热表现: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咽喉灼热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甲状腺类问题等这一系列上有虚热的证候。

下寒表现:小肚子凉,小肚子大,痛经,手脚冰凉,可能还会比常人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吃温的东西舒服,吃凉的东西就难受。小便清长,大便溏。

2.上热下寒体质原理

传统中医认为,脾胃为升降的枢纽,胃气是负责降浊的,脾气是负责升清的,一升一降,运转的好,才能保证身体的阴阳交融,寒热交融。如果脾胃功能的逐渐下降,就会导致阴阳隔绝,热往上走,寒往下走。

在《易经》六十四卦这个体系中,天在上地在下则为“否”卦,地在上天在下则为“泰”卦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就形成了一种交融的状态。而如果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就形成了一种阴阳隔绝的趋势,这是糟糕的状态,也是病态。所以,中医养生的原则应该是阳气下行,阴气上升,阳降阴升,“寒头暖足”。

3.上热下寒体质的调理

艾灸调理:引火归源

上热下寒最重要的方法是艾灸,通过艾灸的方法可以把阳气由上往下引导,其中,艾灸退热的穴位:大椎穴;降肝火的穴位:太冲穴;艾灸引虚火下行的穴位:足三里、涌泉。艾灸上述穴位可起到引火下行,清上温下的作用

饮食调理:

平时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禁生冷和难消化的食物,辛辣,煎炸,烧烤少吃。这些有助于增强脾运,脾健运了,阳气自然就化生有源了。

足浴调理

泡脚可以引火下行,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排出体内的寒湿和废物,改善怕冷、腰酸背痛,虚火上浮,手脚冰凉。

中医药调理:须在中医师指导下辩证调理。

方一: 柴胡12g桂枝6g干姜6g黄芩6g牡蛎30g天花粉15g甘草6g。

方二:胡黄连9克,银柴胡12克,制龟甲20克(先煎),炒白术12克,炒小茴香9克,炒破故纸6克,淮牛膝15克,肉桂4克(后放),熟地25克,桑葚15克,桂枝12克,独活6克,威灵仙9克,麦冬12克,茵陈30克,龙胆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15-30天。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