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针、灸、药运用简谈

 健康专家whr 2018-02-03
百年易筋堂 | 2016-01-29 22:28
百年易筋堂2016年第29期(共365期)
每天一期,为了世界上更好的中医
作者/文秋⊙ 编图/刘利 ⊙校对/刘利
I 摘要: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其中仲景不仅擅长运用方药,同时也注重针灸药并用,认为针灸与药物各有所长、各有所重、相得益彰,在针灸与药物结合应用有非常鲜明的层次特点,有其内在的运用规律。
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其中仲景不仅擅长运用方药,同时也注重针灸药并用,认为针灸与药物各有所长、各有所重、相得益彰,在针灸与药物结合应用有非常鲜明的层次特点,有其内在的运用规律。
(一)先针后药
先针后药的方法一般是用引邪外出,如《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云:“疟脉自弦。。。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邪伏于少阳,脉自弦,弦紧主里寒盛,借针灸发其汗,后世医家认为此当针灸大椎穴,以温阳达邪、和解表里。又如《伤寒论》第24条论述太阳中风,初服桂枝汤,风邪太盛,郁阻经络,病重药轻,单用汤药难以祛邪,故先刺风池、风府鼓舞阳气,疏通经络,再服桂枝汤,先针后药,病可痊愈。再如《伤寒论》231条先用刺法,以泄经络闭郁之热,再与小柴胡和解少阳,其病可愈。
(二)灸药并投
表里俱寒时,灸药并投。《伤寒论》117条因烧针迫汗,腠开汗出,寒邪从针孔侵入,气血凝滞,针处肿大色赤,劫汗内损心阳,阳虚阴乘,下焦水寒之气上冲,发为奔豚。故外用艾灸针处于以散寒邪,内服桂枝加桂汤温心阳、降冲逆,则内外皆平。
(三)先灸后药
阴寒直中时,先灸后药。《伤寒论》304条:“少阴病,口中和,背恶寒,为阴盛阳虚,寒湿凝滞。”《内经》云:“人身之阴阳者,背为阳,腹为阴。”少阴直中,阳虚不布,当灸之以助阳消阴,同时予以附子汤以温经散寒。又如《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云:“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言因温针迫汗太过伤及心阳,而致下焦阴寒之气上冲发为奔豚,治当灸与汤剂并用。外用灸法温经散寒,内服桂枝加桂枝汤调和营卫,以降气逆。后世大量实践证明,在辨证基础上针灸与药物配合使用,的确提高了临床疗效。
(四)或针或药
或针或药,临床随证处之。《伤寒论》306、308条均为下利便脓血证,桃花汤主之,又可针刺之,或两者并用,308条叙述不详,未说明应该刺哪些穴位,但施治的得当与否,关键在于辨证是否准确,究竟用针或者是用药,还是针药并用,还应该综合判定。如在治疗“热入血室”一证时,既有以方药为主的如小柴胡汤等,也有以针灸为主的如针刺期门等,根据不同病情取各自所长,以提高疗效。
中医针、灸、药不分家,更无所谓哪方面的侧重,实质只在于辨证论治。辨准一个证,或针、或灸、或药灵活选用或结合使用才是正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