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情评估

 模范藏书 2018-02-06



洪广亮


急诊医学博士   副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情评估


上一期,我们讨论了急性中毒病情评估的话题,也深切的体会到要想把中毒做精做细,必须要从病情评估与分级开始。今天,我想顺着上一期的话题,再谈谈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情评估。



有机磷中毒在数量上居于农药中毒的首位,病死率约3-40%左右[1]。是我们急诊人十分关注的话题。那么,如何评估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情呢?

从大学本科时候开始,我们就熟悉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情判断是依据临床症状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力,分为轻、中、重度。即:

(1)轻度中毒:仅有M样症状,CHE活力70%-50%;

(2)中度中毒:M样症状加重,出现N样症状, CHE活力50%-30%;

(3)重度中毒:具有M、N样症状,伴有肺水肿、抽搐、昏迷、呼吸肌麻痹和脑水肿,CHE活力30%以下[1]。几十年下来,从教科书到专家共识,一直沿用这样的病情分度标准。

然而,我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病例,其临床症状程度与CHE活力下降程度不一致,这对我们判断病情造成了干扰。就像上一期我在开篇给到大家的那个病例(毒死蜱中毒),入院时病人仅有轻度的M样症状,但是CHE<200U/L(正常4650-12220 U/L)。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要理解这个问题还得从有机磷中毒的机制开始说起。

我们都知道,有机磷农药是神经毒剂,可不可逆的抑制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酯活力,造成神经末梢乙酰胆碱因水解减少而堆积,从而出现M、N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因此,理论上神经末梢的CHE活力是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的金指标。但遗憾的是,神经末梢的CHE活力目前我们无法检测。临床上目前靠检测血液CHE活力来间接反应病情。而各种血液CHE活力与神经末梢CHE活力并不完全一致,其临床意义也不尽相同。例如:

(1)丁酰胆碱酯酶(BuCHE)活力:血浆或假性CHE,反应有机磷暴露的敏感指标,但不能反应严重程度。恢复期BuCHE回升,提示血液中的有机磷得以清除。

(2)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真性CHE,能反应神经系统 CHE抑制程度,恢复期不能反应NS CHE活力。

(3)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包含假性和真性CHE,下降程度对病情评估有一定作用,动态检测具有指导意义。所以,这是造成临床上CHE活力与临床症状不完全一致的理论基础。

其次,CHE活力的检测还容易受检测试剂、检测环境、标本保存运送等因素影响,如果不注意,这些因素也影响CHE活力检测的准确性,影响其与临床症状的一致性。因此,临床上动态观察CHE的意义要高于单次结果。

第三,CHE受抑制程度与有机磷农药的类别也有关系。尤其是毒死蜱。毒死蜱属于低毒,一般临床症状不明显,但是其对CHE活力的抑制却很强,常常低于30%以下,而且持续时间很长。个别病人甚至出院时,CHE活力仍未恢复正常。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这种情况下,显然CHE活力不能反应病情的程度。

由此可见,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CHE活力不一致时,应以临床表现为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弱化CHE活力的意义。

由于CHE活力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差,一些研究探索有机磷中毒病情评估的其他方法,其中包括病人入院第一个24h收缩压<100mmHg、机械通气FiO2>40%是病人死亡的高危因素[2]。而各类评分如PSS、GCS、APACHEII、SAPSII等对有机磷病情判断有一定价值[3,4],孰优孰劣尚无定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