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小课堂 |《三字经》第二十一课

 欢乐一家亲ocy6 2018-02-06

释义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小故事


传说仓颉( jié)在黄帝手下做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很难出差错。


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


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这法子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后来,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越来越多,仓颉又犯愁了,仅仅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经不够用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于是仓颉开动脑筋,从观察天地万象、鸟兽脚印中发现了灵感,用符号来表示要管理的东西。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字解决了人们很多的实际问题,他后来被尊为“造字圣人”。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遇到问题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找对方法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做事要坚持,不懂的地方,要积极想办法弄明白,学习也是这样的,要持之以恒,不耻下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