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炳忠 考场作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与一般的写作不同,所以它有特定的思维过程,分析它的思维过程,发现规律,指导写作,提高写作质量。
考场写作思维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一、触发一认知思维过程。 ①感知:阅读试题,特别是阅读作文材料,了解、认识它。作文试题是触发物,引起写作思维,作文题是一个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动因,解决问题是目的。作文也是问题求解过程。 ②认知: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作文材料内容及含意,抓住其本质、规律。认知的过程是:切分信息一一分析信息一一综合信息一一抓住问题一一提炼概念一一形成判断。 ③确认:依据材料内容及含意,依据写作任务、要求,依据写作意图、目的等,确定认可“认知”成果,确保“符合题意”。吴炳忠 这个过程中,作者的知识、经验、分析力、思考力等参与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触发一认知思维过程的前提和条件,是审题思维的助推器。 这个阶段主要是要解决写什么,是“解题”,写什么?需要认识、分析。这个阶段还没有“构想”,构想是设计构思的话,还真没有;要说是形成了想法是可以的,初步确定了想写什么,即产生了论点,有了认知的成果,定了题了。有推理了,但是是对作文材料的推理,形成了性质判断,不是对判断的推理,对判断的推理,那就涉及到论证了,论证还没有开始。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现问题、提炼概念、形成性质判断。
二、继发一发散思维过程。 继发思维是在触发一认知思维的基础上继续生发、继续深入研究论点,这就需要发散思维,围绕论点,想开去,以求得尽量多的相关信息,丰富材料、丰富思想,使得论点饱满起来。显然,这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是对论点再认识的过程,是围绕论点发散、扩展的过程,是进一步分析综合,进而深入揭示论点的本质和合理性、必然性的过程。总之,是扩大思维面,增加思维的参考系。 基本方法是:顺序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想象、联想、灵感、直觉、假说等。这些方法中,最为主要的是联想,围绕论点,多方关联想象,以唤醒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创造新的信息。 其成果为: ①材料多种。想到许多与论点相似、相反、相对的材料。 ②思想多元。由于想到许多材料,由材料生成许多思想,这就大大丰富了论点的内容。 ③方法多样。材料多了,思想多了,自然,会产生许多写法。 ④思路多头。由于前边的“三多”,于是思路也多了,不止一个,又想这样写又想那样写。 继发一发散思维具有针对性、扩展性、深化性。吴炳忠 触发一认知思维对继发一发散思维具有驱动作用。这一下不得了了,场面有些混乱,内容很多。
三、聚敛一定形思维过程。 聚敛思维是理性思维,它是在继发一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发生的。它是出来收拾混乱场面的,使它们秩序化的,说它是“决策机关”是恰当而形象的。它根据论点、写作任务、要求,写作目的、意图等对材料、思想等等进行评价与扬弃、选择与确认,“去伪存真”。应该说这里基本没有“组织”什么事,“组织”是完形一表现思维的事。这里只是依据标准,进行扬弃、选择,还没有对思想、材料等进行系统化、整体化。 经过扬弃与确认,写什么,已经进一步确认;用哪些材料,已经圈定。这时的材料,已经不叫材料了叫质料了。质料是写进文章里,表现论点的内容材料。吴炳忠 可见,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理、筛选,且主要是整理思想,变混乱为有序。 拟写作提纲是此阶段的思维成果。 ①选定语篇样式。不过在考试之前,许多考生已经打定主意就写议论文。 ②切分论点。就是依据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从什么角度设置分论点呢?有四个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分论点的设置,只能从一个角度,不能混杂、交叉。中心论点有了,分论点有了,这就构成了一个论点体系,研究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研究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疏通思路,分清层次,安排结构了。质料就可以一一归位了。 ③设计构思。按照选定的文体图样,把思维成果(论点、分论点、质料)填进图里。大部分思想、质料会填进去的,有的可能被剔除,有的会添加新的。调整是必要的、可能的。 设计构思就是组织。构思就是对语篇的类型、结构、质料、表达等作出恰当的安排和调控。 这是说文章的整体的组织,每段的组织,其实训练有素的考生也是有图样的,如,分论点+解说+论据+分析+结论。
四、完形一表现思维过程。 完形一表现思维就是在聚敛一定形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思想、质料系统化、整体化的过程,是定体、构思、赋形的过程。 表现思维是用语言文字把前边的思维成果表达出来,使人知道。表现是思维的外化、物化。如果说之前的思维是认识,那么,运笔写作就是表现认识。之前的思维是由感性材料到理性概括(材料到论点),表现是由理性到感性(论点到质料)的思维过程,一个是归纳,一个是演绎。 完形一表现思维其实就是研究怎么写的问题。怎么写,需要方法。简单说,运用分析思维,分层分段、逐步推导,环环相扣,或归纳或演绎;对质料的具体分析方法是不能没有的。 ①动笔写作。写着写着也会增减一些东西,这时比较放松,会有灵感闪现,甚至会后悔,前边的设计不周,总之会有一些调整,但是由于时间的压力,大的调整来不及了。吴炳忠 ②润色修改。对于考试来说,这个工作只是小打小闹了,检查检查,补补修修而已。 完形一表现思维过程的特点是:结构化、语言化、个性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