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神派的阳证辩证(一)

 厚德载物乾 2018-02-14

虽重阳气,亦论阴虚


1. 阴阳并论,两两对言

郑钦安虽然重视阳气,主张阳主阴从,但他从来不废阴虚之说。虽然阳证、阴虚比较少见,但他从未否认过阳证或阴虚的存在,在《医理真传》中他从来都是阴虚阳虚并列、对等论述的,“两两对言”,“判若眉列”,分得非常清楚,阴证他讲了31条,阳证讲了29条;而在《医法圆通巻三》中,他同样是阴阳并列论述,阳证“辨认邪盛热炽血伤病情”讲了25条,阴症“辨认阴盛阳衰及阳脱病情”讲了58条,都是对等的,从未无视阳证的存在。

有人说火神派只讲阴证,不讲阳证,未免强加于人。我们可以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来证明:

郑钦安在论厥证时说道:厥证有阳厥、阴厥之别。阳厥者何由其外邪入内,合阳经热化,热极则阴生,阳伏于内,阴呈于外,故现四肢冰冷,或脉如丝,或无脉,其人虽外见纯阴,而口气必蒸手,小便必短赤,精力不衰。法宜清热下夺为主,如大小承气、调胃承气汤等是也。

阴厥者何由其正气已虚,阴寒四起,阴盛阳微,闭塞经络,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故见四肢冰冷,其人目暝倦卧,少气懒言。法宜回阳祛阴,如四逆汤、回阳饮之类”(《医法圆通卷二》)。

就此,敬云樵在“眉批”中称:“阴证发厥,内伤已极,诸人能认,治多不谬。惟阳证发厥,热极成寒,仲景有厥证用白虎之条,人多不辨。钦安此论,两两对言,重在热厥一面。”指出阴厥,“诸人能认”;“惟阳证发厥,……人多不辨。钦安此论,两两对言,重在热厥一面。”是说郑氏“重在热厥一面”,怎能说火神派不讲阳证呢?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