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估对于训练和手法的重要性:一位膝关节疼痛患者的3次评估

 xhdo 2018-02-14

“评估”二字,说来简单,钻研起来却有无穷的玄机。

第一次评估

一个下午,来了个患者,主诉自己的左腿的膝关节有不舒服,然后他指着自己的小腿外侧,大概是近段腓骨头的位置。然后我问他做什么动作会加剧疼痛吗,他坐在康复床上,把左腿搭在右腿上,做了个跷二郎腿的姿势,表示这样会很不舒服。

在场有我的几个同事,他们对于这个患者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因为他跷二郎腿,疼痛点不在腰或者臀而是在膝关节附近,在我看来应该是膝节段与附近节段的内旋和外旋筋膜运动序列的问题

评估对于训练和手法的重要性:一位膝关节疼痛患者的3次评估

我没有做更多评估,直接触诊患者疼痛阶段附近的筋膜肌肉向量协调中心,发现了不少致密化的点,简单在心里做了个计划。在获得患者同意后,我上手法通过松解这些致密化的协调中心,解锁了患者下肢整个内旋和外旋筋膜肌肉运动序列的张力。

询问后,患者表示马上轻松了许多。但是我让他下地行走了一段时间后,再让他做相同的动作,没想到还是没有完全解决疼痛。

评估对于训练和手法的重要性:一位膝关节疼痛患者的3次评估

本来按照的治疗原则,他的疼痛有减轻,说明治疗方向是对的,需要等待四十八小后,所有被我用手法治疗过的协调中心恢复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评估与治疗,但是这次很多擅长不同康复技术的同事都在场,他们也想再继续评估治疗这个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我的同事开始对患者进行评估。

第二次评估

我的同事没有再让他做会加剧疼痛的动作,而是测试患者的髋屈,髋伸,髋外展和外旋的活动度,然后发现患者的髋屈和髋伸都有活动度不足,而且患侧很明显比健侧差很多。

我心中估计这个患者的问题确实也没有那么简单,他的疼痛肯定不只是内旋和外旋这一个运动解剖平面的问题。因为他跷二郎腿这个动作,我之前只看重他的股骨外旋把左腿搭在右腿的这个动作上,而忽略了他先抬起左腿做髋屈的这个动作,其实还不止髋屈,为了更好地完成跷二郎腿,他一定还会做一定的髋外展。

评估对于训练和手法的重要性:一位膝关节疼痛患者的3次评估

同事继续给他评估,不得不说,我的同事研究学习方向主要是肌肉功能解剖,他的评估精细又全面,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发现了不少问题。没想到他还是对我之前做的治疗很感兴趣,然后他告诉他认为的患者的肌肉张力失衡的部位,与我心中所想的大致吻合,于是让我继续给患者治疗。

由于之前做了内旋外旋运动序列的筋膜肌肉向量协调中心的治疗,也确实有减轻症状,这次我同事认为他髋屈髋伸活动度不足,我也认为他是向前向后运动序列的筋膜链出现问题,所以在触诊相应的协调中心后,我做了第二次治疗。

这次做完后,由于释放了向前向后运动筋膜链的张力,他的活动度获得了很好的改善,再做之前疼痛的动作后,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由于患者的疼痛已经发生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使用的筋膜治疗技术也让他们很好奇,所以在患者感受到了很明显的疼痛减轻后,他们让患者多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与变化。没想到的是,患者再次评估时,又有了些微的疼痛。

大家都感觉到这个患者的问题已经差不多到了手法能够处理的极限了,于是我们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第三次评估及康复训练

在使用筋膜手法帮助患者除了他各个方向运动筋膜链的问题后,他再次做之前会激惹疼痛的动作,发现还是会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疼痛。根据关节相互依存理论,这时膝关节疼痛可能是与髋关节的灵活性不足有关。

我们带患者开始做康复训练,具体如下:

单膝跪地,半蹲腿的小腿垂直于地面,跪地腿的大腿需要垂直于地面,躯干需要完全挺直。

这个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找到单膝跪地姿势的中立位。

我们让他单膝跪地站稳后,语言引导他继续保持躯干挺直,然后可以把手张开保持平衡,尝试把半蹲的那条腿全脚掌离开地面并且保持一秒钟以上。

他花了很长时间去寻找平衡,好不容易才合格地将前脚脚掌抬离地面保持一秒钟。

评估对于训练和手法的重要性:一位膝关节疼痛患者的3次评估

接着,让他拿着一根支撑长棍,让他练习有支撑的单腿硬拉,这个动作也是为了增强他的胯关节稳定性。果然,在他做这个动作时,我们发现了很明显的问题。

硬拉在健美训练中是为了增强人体的后表链力量,但是我们把这个动作改成徒手和单腿,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体髋关节伸展的动作意识和在不平衡情况下的稳定性。

这个患者哪怕拿着支撑长棍,他依然表现出来极度的不稳定性,全身都在摇摆,不敢贸然做这个动作。过了一会儿, 他慢慢掌握了平衡,开始按照语言引导和我们示范的动作开始做单腿硬拉。

我们发现,他基本不会做髋屈和髋伸的动作,为了使身体完成看似硬拉的向下动作,他使用的是膝关节的屈伸。在我们看来,他身体很大的压力在这种运动模式下,全部聚集在膝关节。难怪他的膝关节会在三个平面的运动下都有疼痛产生。

评估对于训练和手法的重要性:一位膝关节疼痛患者的3次评估

于是我们该让他做垫上侧支撑的动作,在他稳定并且身体各关节调整成共轴位后,开始让他做髋关节的外展。训练完后,让他仰卧练习臀桥。最后再激活并训练了他的腹横肌。

当他再次做之前会疼痛的动作,从他惊讶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疼痛多半是完全消失了。再次询问他,确认之前的疼痛不再出现了。

这便是从运动模式的方向上去寻找问题,并且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完成康复的过程。根据关节区域灵活稳定互相依存理论,任何一个灵活关节失去灵活性,附近的一个稳定关节则会代偿灵活关节的灵活性,代偿就会出现疼痛。所以这个患者很明显是因为髋关节附近肌肉控制能力太差,而髋关节本是灵活关节,它失去灵活性之后,膝关节本是稳定关节,则会代偿出现疼痛。

评估对于训练和手法的重要性:一位膝关节疼痛患者的3次评估

在我们用手法改善身体肌骨疼痛时,我们的评估往往是做什么动作会激惹疼痛,擅长肌肉功能解剖的会从一块块肌肉上去筛选,擅长整脊手法的会从骨骼关节上去寻找,我们研究筋膜操作的便会从筋膜运动序列上去评估。这些方式在很多年来给大量患者解决了不少问题,也改善了许多人长期的疼痛。

但是我们永远不可以忽视出现问题之后的人体是怎样运动与生活的,因为这才是他问题的根源。好的康复师如同对弈的棋师一般,普通人能看到三步之内,大师却能望向十步开外。我们必须望得更远,看得才能更细致入微,才能真正给患者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