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扶阳医学(四)

 风清气正会当时 2018-02-17

 病案二:顽固性眩晕

患者丙,男,75岁,201733日初诊。陈发性顽固性眩晕多年,一旦发作诸法无法马上缓解,眩晕呕吐,不能睁眼,不能吃饭饮水,发作2d后自己慢慢恢复。这几年一直头昏,走路外出特别小心,唯恐摔倒,天天嗜睡,打哈欠,大便干,23d一行,他十几年来每天早晨喝一杯凉开水。舌淡红显暗,苔薄白,脉右弦滑紧,右寸浮上超本部,左弦滑,心脉沉弱,左尺沉细滞。分析:患者已是老年,阳气本来就很弱了,加之长期早晨一杯冷开水,而晨起正是阳升发之际,天开浇一杯冷水,必然损及阳气,伤肝损脾,寒湿凝滞,长期以往,便痰饮阻滞,阳气郁结,阳不化阴,而造成病人以上症状。治法:温阳散寒,暖木升阳,降气祛痰,温土运脾。拟四逆法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处方:江油附子75g(先煎2h),干姜20g,生姜50g,炙甘草15g,吴茱萸15g,川楝子15g,刺五甲皮25g,川芎15g,陈皮15g,法夏20g,天麻15g,赭石40g,茯神15g,生白术40g,肉苁蓉30g,炒小茴20g3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法药解:江油附子、干姜、生姜、炙甘草、吴茱萸温肾暖肝升阳。陈皮、法夏、天麻、白术、茯神、赭石降逆祛痰止晕。炒小茴、川楝子舒肝理脾,与吴茱萸合用,将疏解肝寒凝结、寒热交着之状态。刺五甲皮、川芎祛寒湿通血脉。肉苁蓉补益肾精、温润肠道,与四逆汤、大量生白术同用,温阳化阴,运脾润肠通便。

二诊:201737日。患者很高兴,服第1剂药后即觉头脑豁然清朗,3剂药后,感觉头脑清醒,有精神,走路稳而有底气,大便通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左细滑稍沉,左尺沉滑有根。右细稍弦滑,关稍劲。

处方:江油附子75g(先煎2h),干姜20g,生姜50g,炙甘草15g,陈皮15g,法夏20g,油厚朴15g,党参25g,刺五甲皮25g,川芎12g,天麻15g,赭石25g,茯神15g,生白术30g,炒小茴20g,肉苁蓉30g,当归首15g3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法药解:从病的脉症改善程度来分析,病人阳虚寒凝、痰气郁结病理状态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阳弱血虚、寒痰燥气的情况。继续温阳袪痰、益气养血、降气化燥。于前方的基础上去掉吴茱萸、川楝子,加油厚朴、党参、当归首。油厚朴降气化燥。党参、当归首益气养血润燥。

三诊:2017310日。患者感觉良好,一切病症若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稍滑,左寸稍沉,左尺有根。用附子黄芪党参综合法加味愈后。通过以上三个案例,可以体现扶阳医学的治疗理路,在紧扣病症的同时,有是脉,用是法,有是法,用是药,形成了脉一法一药三位一体的治病特点,主要是据脉正确切入尤为重要,决定着全盘的治疗能否顺利进行及完美收功,所以准确切脉是扶阳医学治疗过程的重中之重,切脉是硬功夫,需跟师并勤学苦练。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