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血”可不等于血虚

 为什么73 2018-02-18



I导读贫血,是西医的专有名词,和中医的血虚概念并非同一个意思。“本案失误在于医者误将西医诊断的“贫血”等同于中医辨证之血虚证,未按中医理论辨证。”(编辑/居业)


  • 失误医案


赵某,女,40岁,农民,1991年10月8日初诊。患者诉某日因汗后淋雨,次日感头身困重,心胸烦闷,恶心欲呕,肢倦纳呆,大便不畅,头昏心慌,少气懒言。


诊见形体瘦弱,面色少华,舌红苔腻,微黄,脉濡细而数。经血常规化验,提示为“贫血”,即处以补益气血之归脾汤。


4剂后,心胸烦闷不宁,痞满难受,神若无主,辗转床笫,彻夜难眠,舌红苔黄微腻,脉数有力。余思之后,认为此症误诊误治也。


后改用清热化湿、除烦消痞之枳实栀豉汤,3剂后诸症稍减,再加以辨证治疗,处以薛氏五叶芦根汤加竹叶石膏汤化裁,5剂而获效,贫血乃愈。【《四川中医》.1996.14(8)】


  • 失误辨析


本案失误在于医者误将西医诊断的“贫血”等同于中医辨证之血虚证,未按中医理论辨证。


患者自感头身困重,心胸烦闷,恶心欲呕,肢倦纳呆,大便不畅,苔微黄而腻,脉濡细而数,均为湿热之象。病属湿热之邪阻滞中焦脾胃所致。


虽然患者仍有头昏心慌,少气懒言,面色少华等血虚表现,并非主要矛盾。何况在湿邪不去的情况下,补血则助湿邪碍脾胃,致病情加重。湿邪祛,脾胃健,血虚之证不补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