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体诗入门

 杏坛归客 2018-02-18

所谓近体诗,是相对于唐以前的古诗而言的,不是现代的散文诗,也不同于唐以前的古诗。它是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的。它的这种格律要求,称之为诗律。


        近体诗律

        关于近体诗律,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定句、定字

        唐以前的诗,从《诗经》的四言诗开始,有《楚辞》、汉《乐府》、仿《乐府》歌行、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 杂言诗等。长短不齐,句式繁杂。句数也多少不等。

        近体诗律规定,固定句数: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近体诗律规定,固定每句诗的字数:或五言,或七言。

        五言四句的称五绝,五言八句的称五律。

        七言四句的称七绝,七言八句的称七律。

        此外,还有一种长律(又名排律),是在律诗的基础上,四句一组、四句一组的延伸。

   

二、讲究平仄

        南北朝的齐、梁时代以前,诗是不讲究平仄的。到了齐、梁时期,诗人们才逐渐发现,把汉语的四声交错有序地组合在一起,能产生一种抑扬顿错的音乐效果。于是,诗人们开始了有意识地、不间断地探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这种固定的平仄模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括号外是五言诗的平仄模式,与括号内连成一体的是七言诗的平仄模式。

        平:就是平声,一般指现代语音中的阴平和阳平。《平水韵》中的部分现代读阴平、阳平声调的入声字不在其列。

        仄:就是仄声,指现代语音中的上声和去声。还包括《平水韵》中的所有入声。

        这种平仄模式十分科学。

        两句为一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一联内的上下两句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平仄必须相反(称为平仄互对)。否则视为“失对”,即上下两句对不起来。

        两联为一组,下联的出句(下联的第一句)和上联的对句(上联的第二句)句首的平仄必须相同(称为平仄相粘)。否则视为“失粘”,即上下两联粘不起来。

        失对和失粘在近体诗中都是不允许的。

        上面的模式只是平仄的基本模式。

    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人们在此基本平仄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化。

        变化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变化是两联位置互换。把下联两句的位置上移到上联的位置,把上联两句往下挪。

         位置互换后,原来的基本模式就变成了:

        (仄仄)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种变化是首句入韵。就是第一句就必须入韵。

         由于要求平仄互对,在基本模式和互换后的模式中,第一句的句尾都是仄声。但首句入韵的诗,却要求首句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这样,首句就必须用其它平仄模式的句子来代替。而基本规模式中,只有第二句和第四句的平仄模式,句尾是平声。第二句的平仄模式不能用,一用,第一、第二两句都是第二种句型,句式就完全相同了

。按照在一联中两句平仄必须互对的要求,是不能允许的。于是,首句只能采用第四句的平仄句式来代替。

        首句入韵后,常规模式的句型就变成了: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两联位置互换后,如仍然需要首句入韵,道理相同。只用把互换后的第四句的平仄模式用于首句。互换后,首句入韵的平仄模式就变成了: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种变化是延长。基本模式只有四句,律诗需要八句,排律则需更长。原有的四句平仄模式根本不够用。

        延长,就是在基本模式或互换模式基础上进行的四句一组的循环递加。

三、要求对仗

        绝句可对可不对。

        律诗除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外,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排律也是除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外,中间所有联都必须对仗。

        所谓对仗,就是一联中的两句,相互对应位置上的词或词组,必须词性相同,平仄相反。

        关于对仗,这里还有三个问题必须交代清楚:

        一是词性问题。所谓词性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凡此种种,不必赘述。但是,在近体诗中,动词和形容词是允许互对的。

        例如:“隐约”和“徘徊”两个词,“隐约”是形容词,“徘徊”是动词。在近体诗中,这两个词是可以互对的。

        再如:“蓄力”和“强风”两个词组,“蓄”是动词,“蓄力”是动宾词组;“强”是形容词词,“强风”是偏正词组。在近体诗中,这两个词组也是可以视为广义的偏正词组而允许互对的。

        二是“合掌”。所谓合掌,就是把两个意义完全相同的词或词组放在相互对应的 位置上使之互对,称为“合掌”。合掌在近体诗中是禁止出现的。

        三是近体诗中的两种特有的对仗,借对和流水对。

        古时除了少量的像上文提到过的“隐约”(双声词)和“徘徊”(联绵词)等双语素词之外,多为一字一义或一字多义的单声词。

        例如“睡觉”一词,现在人解释为“睡了”,“睡着了”。古人却解释为“睡醒了”。

        借对,就是利用一字多义现象构成对仗。字面上用的是一种意义,内容表达的却是另一种意义。

        例如: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

        字面上,月和云,都是自然景物,可以构成对仗。可实际上,月所代表的却是时间概念方面的意义。

        流水对,就是指一联中的两句,字面是对仗的,意思却是相承的。两句话从意义上说就是一句话。是一个长句子的两个分句。

        例如: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四、押韵严格

        诗中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为韵脚,选用韵部相同的字用在一首诗的尾部做韵脚的,称为押韵。

        近体诗要求隔句押韵,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得出韵。

        因为近体诗要求平仄互对,只能是隔句押韵(首句入韵的诗另当别论)。

        古诗中押韵的韵脚有平有仄,近体诗一律要求押平声韵。这也是近体诗区别于古诗(古风)的特征之一。

        一韵到底,不得出韵。就是指只能按照《平水韵》中的一百零六韵归类的韵部,选用其中一部中的字做韵脚,不能与其它

的韵部的字混用。用混了,就是出韵了。出韵在近体诗中也是不允许的。

        首句入韵的诗,允许首句的韵脚使用相邻韵部的字。

        当然,现在还使用一种新声韵,叫《中华新韵》。共分为十四部。大体上是按词林正韵的十九部,将其后面的五部入声韵,按现代四声的音调分别派入到前面的十四韵部内而成的。

        《中华新韵》较之《平水韵》,韵是宽得多了(基本上是邻韵的合并)。但在使用时,仍必须遵循近体诗诗律中押韵条款的规定,一韵到底,不得出韵。

        即然两种韵书同时都能使用,为了避免读者在读诗时候弄混淆了,规定使用新韵的作者,必须在诗名后标明(新韵)以示区别。 

近体诗的拗救


        问:古人论作诗的时候常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是否所有的诗都可以一、三、五不论呢? 

        

        答:这只是个大概的说法。因为在七言诗中,多数句子在一、三、五位置(五言诗为一、三位置)上的音,都是可平可仄的。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些特殊的地方,是不能不论的。

        下面我们就近体诗的四种句型分别来进行分析:

        先分析第四种句型: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中的第五个字的平仄就是绝对不能动的。如果把第五个字的仄换为平,全句就成了:平平仄仄平平平。这这种句子称为“三平尾”。在汉乐府体中,是常用的句式。但在近体诗中,是禁止使用的。

        再分析第二种句型: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的第三个字的平仄也是不能随意动的。如果把第三个字的平换为仄的话,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全句除了韵脚,就只剩一个平了。这在近体诗中称为“犯孤平”,是拗句。怎么办呢?有拗就必须救。怎么救呢?就在其本句救。第三个字拗了,就将其后的第五个字的仄换成平声。改后,全句的平仄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样就救了本句中的孤平。

        再分析第一种句型:平平仄仄平平仄。

        它的第五个字的平仄也是不能随意动的。如果改第五个字的平为仄,全句就成了:平平仄仄仄平仄。后面的五言句子就只剩一个平,也是拗句。怎么办呢?也得救。

        近体诗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出句和对句。联中两句平仄互对。上联是仄的,下联与其对应的位置就必须是平。第一种句型是一联中的出句。要救就必须在下句(也就是对句)救。将下句与之对应的第五个字处的仄改为平。下联全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仄平或仄仄仄平平仄平,就救了上句(出句)的拗。

        一般情况下,二、四、六必须分明,是不能动的。但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第一种句型的第六个字的平仄其实也是能动的,一动,全句就变成:平平仄仄平仄仄。也成了拗句。这里说的有条件的情况下是指在能救的情况下。此拗句救法同上句一样:将它的对句(就是下一句)的仄仄平平仄 仄平改为仄仄平平平仄平或是仄仄仄平平仄平,也就救了上句的拗。

        最后分析第三种句型:仄仄平平平仄仄。

        如果第五个字的平处是个仄,就将第六个字的仄换为平。反之,如果第六个字是平,则必须换第五个字的平为仄。改完后的全句的平仄就成了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情况就叫作“平仄互换”。其实,这种句式在近体诗中一般使用的频率比正格(常规模式)还要高,基本上已被当作了正格使用。 这里只是为了讲解的系统性,专门地提一下。


近体诗的句法


近体诗因为句数限制,更主要的是由于要讲究平仄、对仗。为了加强艺术感染力,因此就产生了一些与古散文以及古诗都很不同的句法特点。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活用。

          1、词类活用。用作动词。例如:

        檻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低、小(意动用法)

——觉得秦岭低了,觉得渭川小了。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轻、少(使动用法)

——使妇女的粉花显得微不足道,使灯光显得不明亮了。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渠、沼(名词用作动词)

——你能在碎石间开渠引水,我也能使清流蓄为池沼。

          2、词与词的组合关系也比较灵活。例如:

        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暂止飞鸟”和“频来语燕”都是动词性词组作定语来修饰名词的。

        3、把词类活用与特殊的组合关系结合起来。例如: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

——露水从叶上垂下,月光把它照得晶莹明亮。风从溪上颳过,云随着风飘过小溪。'

        

        二、错位。

          1、允许主、宾、定、状语的位置与常规词序不同。例如: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应为“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的错位。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后一句应为“小树花传香”的错位。

        内分金带赤,恩与荔枝青。

——应为“内分赤金带,恩与青荔枝。”的错位。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按常理应说成“晴浴狎鸥处处分,雨随神女朝朝下”。

          2、在主谓结构之间插进另一词或词组。例如: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按常规词序应是“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按常规词序应是“不缘玉玺归日角,应是锦帆到天涯”。

        

        三、省略。

        近体诗的省略,大致有如下几类:

          1、省略比喻句中的“如”、“像”、“同”等比喻词。例如: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塘泻绿油。

——天竺如同堆积着青黛,钱塘江水也似流泻的绿油。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国家被灭了,我像风中的飘絮一样无着无落,命途坎坷,我如同雨打的浮萍一般随波漂流。

          2、省略副词后面的动词。例如: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自、空、犹、更”这类副词后面的动词,有的能补出来,有的补不出来。

          3、省略动词谓语,只剩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例如:

        春浪棹声急,夕阳花影残。

——春浪高而棹声急,夕阳斜而花影残。每句都由两个名词词组加后面的形容词组成。其它的都省略了。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每句都由两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每句都只是一个单独的名词性词组,两句合起来,是说在巴山楚水之间被弃置了二十三年。这种句子与其说是省略,不如说是紧缩,因为你在句子的字里行间找不出什么字被省略了字、词。

        四、紧缩。

        紧缩,诗中的句子可以看成是复句(两个分句)紧缩而成的。例如:

        国破(但)山河(仍)在,城春(故)草木(益)深。

        (因)感时(而)花濺泪,(因)恨别(而)鸟惊心。

        (因)潮平(故)两岸失,(因)风正(故)一帆悬。

        浦干(因)潮未应,堤湿(因)冻初销。

       (因)水净(故)搂阴直,山昏(因)塞日斜。

        

     

《平水韵》中的入声字

        

        古人把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

        平声就是现代语音中的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

        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也好理解。

        比较难以理解的是入声。入声的定义为发声短促的音。大部分的入声字,其声母也都口型不张。不管音调高低,都显得抑而不扬。所以统统被列为仄声。

        发音为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的入声字,我们不会搞错,自然而然地会把它列入仄声。发音为第一和第二声的入声字则往往会被我们当作平声使用。例如:石、竹、白、格、阁、熟、读、复、俗、烛、剥、雀等,我们一不留神就会误把它们用作平声,从而使得句子不合诗律的平仄要求。

        有一些词牌,是押仄声韵的,有的押上声、去声韵,有的还是专押入声韵而不得与其它声韵混押。我们稍不留神,也容易搞混了。所以要学习写近体诗或填词,入声字的识别,也应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以上叙述,鉴于本人学识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之所以推介给大家,一是为给此前没有接触过近体诗的诗友们灌输一点诗律知识。二也是为了对自己诗律知识进行一次系统地梳理,使之更加巩固。如有不不妥,敬请指正。 

查显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