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走减肥,掌握正确方法才能越走越瘦!

 职中石元双 2018-02-25

来源:菠萝君健身

快走,

现在比较流行的运动方式,

那么快走的减肥效果怎么样呢?

其实减肥效果好不好

还是取决于快走的强度。

我们要知道,任何一种有氧运动要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都是需要一定强度的,作为有氧运动之一走路也不例外。

单纯看步数,时间,距离而不考虑强度,这样的走路无法引起身体的良性应激反,对于我们的减肥而言并无太大的意义。

因此,

要想”走“出好身材,

强度是关键。

那快走到底该达到什么强度呢?

在日常生活中,步频(每分钟走的步数)是反映虽度较为合理的参数。据研究显示,每分钟的步频保持在110步到130步之间是比较合理的运动强度。

同时,运动强度应达到中等强度才会有一定减脂效果。

中等强度运动衡量标准

主观评价

中等强度运动是最大心率的55—75%,再通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公式,即可算出适合自己的中等强度运动啦。

客观评价

1.运动时心剐肋口快,但呼吸不急促

2.能持续30分钟及以上,微微出汗,稍感累但能坚待运动

3.第二天起床后无疲劳感

在最初开始进行走路运动时,心肺耐力较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从中等强的最低限度开始走起,根据自己心肺耐力和适应强度的不断增加而增加运动量。

要强调的是,走路的时候姿势很重要!

走路锻炼,姿势很重要,不正确的姿势非但不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反而会加重我们的身体负担,造成膝盖和髋关节等部位的损伤。

不知道大家平常是否仔细观察过自己走路的姿势?

举例来说:

1.用脚尖着地这种走法,会使小腿用力,增加小腿肌肉活动,从而使小腿看起来变粗;

2.爱穿低跟的鞋子、屈膝走路的人,大腿前面会松弛。

3.另外,若重心落在脚外侧的肌肉,会让脚变得胖起来。

4.还有人选择自己最偷懒的姿势、肌肉最松弛不用力的姿势、吊儿郎当的走法。更有甚者是驼着背,大步大步地走,这些走姿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线,对身体损害极大。

那么正确的走路姿势是什么样呢?

有研究认为,正确的走路姿势是不会给脚,膝盖过度负担,长时间走路也不容易疲倦。

1

身体略前倾,肩膀不用力。应当是身体略微向前倾,将身体的着力置于脚掌的前部。不要用到肩膀的力量。

2

手肘微弯,膝盖伸直。双臂自然下垂,为防止胳膊充血,可将双臂微微弯曲,跟随步伐协调地摆动于身体的两侧。

慢慢地起步,按后脚跟——脚心——脚尖的顺序依次着地,这样可使腿部的肌肉变的匀称紧实。

3

抬胸抬头。保持挺胸,避免它背,收紧小腹,夹紧臀部,逐渐地加速。

4

在不影响脚着地的情况下,加大步伐和摆臂幅度,让身体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运动当中。

在整个步行过程中,保持步伐的节奏感。在步行快要结束前的五到十分钟,慢慢地降低速度,直到停步。

5

运动结束后可适当做些伸展、拉伸运动,防止形成“肌肉腿”。

从上文能够看出,快走在控制好强度的情况下是能够有效地减肥的。但是仅仅是快走就够了吗?

NO!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控制。

那么正确的进食方式是什么呢?

少量多餐

每天除了正常的三餐时间,也可以在早上十点左右和下午三点左右加餐两顿,但是不要贪多哦~可以是两颗核桃或五个腰果+ 6 颗圣女果或黄瓜一根等等

合理搭配

1.须有一定的主食摄入!

不吃主食的危害有很多,我们不能为了瘦而危害健康,因此每天保证有一定的主食摄入,可以粗粮精粮混着吃,全麦面包,燕麦,粗粮等都影良好的主食选择。

以新鲜的玉米、白薯、土豆、赤豆、绿豆等取代部分精米、白面,并将主食总量控制在女性300g/日、男性400g/日以内,且分配在早、午餐为宜。

2.蔬菜,水果,豆制品,肉类都要有!

不能因为个人喜好或害怕胖而不吃其中一个。

肉类可以选择鸡胸肉,鱼肉等精瘦肉,减少猪肉等油脂较多的肉类摄入。

减少肉包子等油腻较大的食物摄入,用更加合理的搭配剩代替。多吃芹菜(叶)、油菜、韭菜、圆白菜、胡萝卜、扁豆、豌豆、茄子、青椒等蔬菜。

调整饮食习惯

1.杜绝零食的摄入!

零食是减肥的最大杀手,很多零食中都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剂,食用之后不仅不利于减肥更是危害了健康。

2.外出聚餐次数减少!

聚餐是最有可能大吃大喝的地方,火锅,炒菜中油脂含量非常多, 100g的香油热量有900大卡,100g麻酱的热量有600大卡,因此一顿火锅下来仅仅酱料就需要跑步一个小时才能消耗掉!

一些中餐的菜品,如锅包肉,油焖大虾等油脂含量也极高,因此,如想减肥,就不能经常出去聚餐!

3.调味时少盐,少油。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