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书法讲座【087-得-论启功书法】

 MAY的学习簿 2018-03-01

  

  

  


  楷书

  行书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087-得-论启功书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87

每日一题

      启功(1912.7.26—2005.6.30),中国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字元伯,一作元白。满族。姓爱新觉罗,雍正帝九世孙。长于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曾在辅仁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著《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论书绝句百首》等,出版《启功书画留影集》以及多种书法选集。因病于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逝世,享年93岁。

      1993年,启功给田氏兄弟书法展题字,1996年也曾给田蕴章书法展题字。启功的大字牌匾是小字放大。启功常用瓦当纹半生半熟宣纸写对联。

     启功先生无论是诗词还是书法在现代来说是大师级人物,在横向的比较上肯定是大师级水平,但在民国年间他是一般水平。因为书法是应该纵向比较的,所以这样说,启功先生对现代派也是持反对意见的。他的小字写的相当精妙。他写的大字匾额大都是小字放大的,因为二王的字帖很多都是小字。相比之下学颜的人,大字就好一些。他的行楷的小字都很好,但他的大字在雄强方面,在支架方面,在结构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启功先生在悬肘方面还不是太好。沈尹默、吴玉如等都是小字比大字写的好。凡是学帖学的,大字往往都写的差一些。董其昌就说过,就是因为学二王的字学的多了,大字方面练的少一些。另外把二王的笔意拿出来写大字本来就不合适,大字有大字的笔法。

每日一字

       今天学“得”字。双立人单独发音为chi,这双立人第一笔要短,第二笔要长,第三个竖笔挨着第二笔或不挨着都行。右边的“日”字要写的扁一些,不要太高了,下来的第一横要短一些,再下来的一横要长一些,这以上的部分,距离基本都是相等的。写竖笔到起钩时要衄挫一下笔,也就是整理一下笔锋,(往上回一下)而后起钩。得字还有一种异体字是左边不变,而右边:上面是一个繁体的贝字,下面是一个寸字;还有一种是:右边的上面写个繁体的见字(最后一笔只拐弯而不起钩)下面还是写个寸字,但平时不要花拳绣腿地去显示自己会写个异体字。写行书时,左边的双人旁可用三点水的写法代替,偶然写楷书的“得”字也可见到用三点水代替了双人旁,写行书时右边下面的两横一般是第一横写长,第二横写短些。但是写徘徊两个字的行书时,双人旁不能用三点水代替,只能写双人旁。草书的“得”字,左边一挑就行,而右边却是上面的弯要小,下面的弯要大。

        在写字的时候,有一阶段,你觉得自己怎么越写越不好,这是假疲劳。就像跑步时,开始跑没几步跑不动了,觉得没力气了,这时你定要坚持下去。这也是假疲劳,过了此时就好了。写字也是如此,这时要务必坚持下去,过了一段就会有一个飞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




田蕴章书法讲座【087-得-论启功书法】

得,行有所得也。从彳,㝵聲。䙷,古文省彳。 ——《說文》

得,远行探索而有所获。字形采用“彳”作边旁,采用“㝵”作声旁。 䙷,这是古文写法的“得”字,省略了“彳”。 ——《象形字典》 

 得,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汉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87-得-论启功书法】


   贝在上古时代是一种珍贵难得之物,后来用作货币。甲骨文得字像一只手抓住一只海贝的样子,表示有所获得的意思,其本义为取得、获得、得到。金文得字或加彳旁,表示行为动作之意。
  得失:得到的和失去的。事之成败、利弊、损益或优劣等都可称为得失。
  得寸进尺:比喻贪得无厌。
  得不偿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另: 

  【构造】会意字。贝在上古时代是一种珍贵难得之物,后来用作货币。甲骨文从又(手)持貝(钱币),会有所得之意。或又加彳(街道),表示行有所得。金文大同。古文省彳并稍讹,将又换为寸(亦手)。篆文貝讹为見,隶变后楷书写作㝵与得。㝵只作偏旁。 
   
  【本义】《说文·彳部》:“得,行有所得也。从彳,㝵声。䙷,古文省彳。”本义为获得。

  【演变】 得,本义指①获得,得到:求之不~,寤寐思服;~胜。得到则欢喜,引申为②得意:意气洋洋,甚自~也。由得到引申为助动词,表示③可能:沛公军霸上,未~与项羽相见;不~随便说话;口语读děi,又表示④应该,必须:这件事还~你去,才能办成。又读de,用于动词后表示⑤某行为能做、可以做或结果、程度:他家的东西,偷~的吗?感~九龙吐水,沐浴一身;画幅好~很。 

  【组字】㝵,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日部。凡从㝵取义的字皆与有所获等义有关。 
  以㝵作声兼义符的字有:得。 
  以㝵作声符的字有:锝。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87-得-论启功书法】

    表意,甲骨文、金文从彳,从又(手)持贝,彳指行走,表示行路时获得财物;小篆把又写成寸,后来贝讹为目,又讹为日,隶定为“得”。本义读dé,获得、得到,引申为适合、满足、完成等;又读děi,引申为应该、必须;又读de,引申为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可能、结果、程度等。 

  【辨析】得/地/的 这三个字都读de,用于结构助词,但用法不同:“的”用在定语之后,如“老师的评语”“蔚蓝的天空”;“地”用在状语之后,如“刻苦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得”用在补语之前,如“跑得快”“听得清楚”。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87-得-论启功书法】


  这个“得道多助”的“得”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左上方是张开的两扇贝壳,右下部是一只手,手拿极为珍贵的贝,这就表示“得到”、“获得”的意思。金文②的当中是一个石花贝,其右侧是一只手,手拿贝表示获得了。但这还不够,其左边又增加了“彳”,这就是说得到了以后又拿着走了。小篆③左边的“彳”和下边的手(寸)还在,可是“贝”字却伪变成了“见”。楷书④的右上方又错变成了“日”。

  “得”字的本义是“得到”或“获得”,如《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得”字还可以引申为事情做对了的意思,如:“历古今之得失。”这个“得失”就是“对和错”的意思。

  另外,“得”字的远引申义是表示“能够”或“可以”,如晁错的《论贵粟疏》中有这样两句话:“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这里的“不得”就是“不能”的意思。现代汉语“不得已”和“使不得”中的“得”字,也是“能够”或“可以”的意思。至于《荀子·成相》“尚得推贤”中的“得”字,那是“德”字的假借字,本应写成“德”,但作者暂时借“得”代替。

  请注意《红楼梦》第九十四回:“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的明白。”这里面的“得”字当“必须”或“须要”讲,所以应当读作děi,如果读作dé(德)那就错了。

——(左民安《细说汉字》)


田蕴章书法讲座【087-得-论启功书法】

田蕴章书法讲座【087-得-论启功书法】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87-得-论启功书法】

 【087-得-论启功书法】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6/08/02/001373424.shtml(北方网) 

 来源: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