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事事平心 2018-03-06

《内经》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睛,肌肉之精为约束……”明确地阐述了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眼之所以能视万物,辨五色,有赖于五脏六腑之精气上行灌输。但眼与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肾虚则目无所见”。眼与经络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内经》所谓“诸脉者,皆属于目”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从经络分布来看,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与眼联系。如手少阴心经:其支者,系目系。手少阳三焦经: 其支者,至目锐眦。足阳明胃经: 起眼下。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手少阳小肠经:其支者,至目锐眦,却于耳中,至目内眦。 足厥阴肝经:连目系,上出额,其支者,从目系。 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足少阳之筋,结于目眦为外维。上之述,说明眼与经络的关系极为密切。眼的一切正常活动,依赖于气血的滋养,人体之气血必须通过经络的运行輸布,而上注于目,眼才能保持视觉功能的正常。

顺附五轮:

历代医家诊治眼疾,多以五轮八廓为理论依据。(关于八廓的配位,论法纷纭颇不一致,尚亦难于结合,在此不叙)。

五轮学说是把眼分为五轮,并与五脏相配合,是国术中医诊断眼病和辫证施治的理论根据。这是历代众多医家长期与眼疾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五行学说在眼科领域的发展。这是诊治眼疾之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

五轮学说是将眼由外向内分为五轮: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以 此说明眼的生理、病理,以便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具体分属: 上、下眼胞为肉轮,属脾脏。因脾主肌肉,故称肉轮。 内、外眦(大眦、小眦)为血轮,属心脏。因心主血,故称血轮。 白睛为气轮,属肺脏。因肺主气,故称气轮。 黑睛为风轮,属肝脏。因肝主风,故称风轮。 瞳神为水轮,属肾脏。因肾主水,故称水轮。 各轮疾患多与其所属脏腑有关。这些理论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实践意义。

眼的疾病多由脏气失调所致。因此,临证时必须分清轮的部位及眼病证情,分析判断眼疾与内脏的关系,然后进行治疗。脏腑有病,必然要反映到轮的部位。如气轮红赤, 肉轮肿硬,兼有口渴、便秘、苔黄、脉数等证,可分析归纳为脾肺两经火盛,兼有肠胃积热所致。 因气轮属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肉轮属脾,脾与胃相表里,由于脾肺火盛,肠胃有热,上攻于目,而出现气轮、肉轮实热证候。以此类推,大小眦赤脉属心火亢盛; 视物昏花属水轮疾患,为肾精亏虚; 风轮云翳属肝火偏盛等等。 因此,查看五轮之征象可以推测脏腑的虚实。 临证时必须按照五轮的部位证情,结合全身症状判断病之所属,才能正确治疗眼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