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文兵讲解柿子:味甘涩,清热去燥,润肺化痰,治便血,吐血

 无涯书馆8 2018-03-11

柿子味甘涩,性寒,清热去燥,润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

第一:柿子味甘涩,性寒,清热去燥,润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

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对于干咳、喉痛、髙血压等症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我国历代医学家对柿子的作用均有著述。梁代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中说柿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本草纲目》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涅肠、止血之功。”《随息居饮食谱》中说:“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干柿甘平,健脾补胃,润肺涩肠,止血充饥,杀疳,疗痔,治反胃。”

柿叶,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咯血,便血,吐血

第二:柿叶: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咯血,便血,吐血!

柿叶有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咯血、便血、吐血。西医认为柿子和柿叶有降压、利水、消炎、止血作用。用柿子叶煎服或冲开水当茶饮,也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镇咳化痰的作用。柿子上面的小把手叫做“柿蒂”,这可是一味常用中药,有降逆止呕的作用,能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呃逆、恶心。一般把柿蒂研末,让病人吞服效果最好。柿蒂对百日咳及夜尿症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原因在于它有强烈的收涩作用。

柿子性寒,凡脾虚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及外感风寒者应忌食柿子

第三:柿子性寒,凡脾虚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及外感风寒者应忌食柿子!

正常的柿子饼上有一层白白的类似白面的东西叫做柿霜,柿霜是晒制柿饼时随着果肉水分的蒸发而渗出的含糖分的凝结物,为淡黄色或白色。柿霜有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能治肺热燥咳。柿霜10克,薄荷5克,冰片0.5克放在一起磨细,涂擦,可治口疮、口角糜烂。柿子虽好,也不能多吃,更不能空腹吃。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吃柿子,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吃柿子,还有柿子不能与什么食物在一起吃。

柿子中含有较多鞣酸,单宁和果胶,遇到胃酸就会凝成硬块沉淀留在胃中,形成结石

第四:柿子中含有较多鞣酸,单宁和果胶,遇到胃酸就会凝成硬块沉淀留在胃中,形成结石!

生柿子味道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食之过量,易致口涩、舌麻、大便干燥;柿子中含有的单宁酸还会与体内的铁结合,阻碍对铁的吸收,故缺铁性贫血患者禁食;食柿后忌饮白酒、热汤。大家都听说过吃柿子会得“结石”,这是因为柿子中含有较多鞣酸、单宁和果胶,这些物质遇到胃酸就会凝成硬块沉淀留在胃中,形成“结石”。
结石愈结愈牢,不易粉碎,长期留在胃里会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胃穿孔,使人感到饱胀腹痛,严重时会引起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肠梗阻。另外,要注意不要吃未成熟的柿子,因为鞣酸在未成熟柿子中含量高达25%左右,而成熟的柿子只含1%。

隔年窖藏的柿子,稍微冰镇一下,在秋冬食用,那简直就是天然的冰激凌

第五:给柿子去涩的3个小方法!

下面教大家3个给柿子去涩的小方法:将涩柿子放在陶瓷盆里,喷上白酒(两次即可),三四天后,涩味可清除;或者将涩柿子和熟梨、熟苹果等水果混装在容器里,密闭,一周后涩味也会消除。把新涩柿子浸泡在50°C左右的水中,一天一夜,亦可除涩。当然最好吃的是隔年窖藏的柿子,稍微冰镇一下,在秋冬食用,那简直就是天然的冰激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