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4岁老人带7个火炉做地方传统美食, 2块钱1片够两人吃早餐

 百草先生雏羽 2018-03-13

2018年3月1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的一个小区,今年74岁的宋耀清老人,正在路边做武汉人喜欢吃的地方传统美食——黄陂豆丝。宋耀清做豆丝40多年了,很多人只要看到他的豆丝,都要买一些回家,放起来做早点吃。豆丝是武汉市黄陂区三大特产之一,也是武汉八大名吃之一。每年春节,黄陂豆丝是必不可少的年货。图为宋耀清刚刚拿起锅盖,蒸汽里就弥漫出了淡淡的豆香。

湖北人很爱吃豆丝,在烹饪上有汤豆丝、干豆丝、炒豆丝等多种吃法,通常都是用来作为早点吃。每年腊月,家家 户户做豆丝,飘出浓浓的年味。图为宋耀清正在做豆丝,边上围了很多等待买豆丝的人。

图为宋耀清正在摊饼皮,这块很传统的老式煎板,他已经使用了20多年了。他早晨五点起床磨面浆,然后7点钟过来边做边卖。豆丝是以绿豆、大米等为原料,磨碎成浆,在锅里摊成皮,切成丝,然后根据喜好炖着吃或炒着吃。为了便于保存,可将切好的豆丝晾干,保存起来慢慢吃。

这是宋耀清正在将做好的豆丝饼皮,从煎板上拿下来,然后拿到边上的席子上放凉。

宋耀清做豆丝使用的炉子,是他自己多年之前,用废油桶改造的,里面放了7个火炉子,每次外出做豆丝,他都要随身带着。

生意好的时候,宋耀清一天能做两百多张,卖出400多块钱,差不多能有200块钱的利润。但宋耀清坚持做两天休息两天,在他看来,赚钱是小事,主要是好玩。摄影师看到,尽管边上很多人在排队购买,他还是不紧不慢的做着,顾客再催促,他都要把每一张饼皮做熟、做好。

图为宋耀清正在将米浆摊成饼皮。

宋耀清说,他做的豆丝,原料里有大米、绿豆和黄豆,1斤原料能做3张半的豆丝饼皮,每张卖2块钱。图为宋耀清做豆丝的原材料米浆。

一张豆丝饼皮2块钱,拿回家切成丝后,无论炒或是炖,差不多都够两个人吃早点了。

图为顾客在买宋耀清的豆丝饼皮。

在放豆丝饼皮的筐子下面,放着一个之前装喜糖的盒子,宋耀清把卖的钱放在里面。

宋耀清在为顾客装豆丝饼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