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的成熟(1)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18-03-13

隶书在中国文字演变上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变自篆体,由圆易直,渐趋简易,下启行、楷,使中国文字逐渐定型。

隶书的成熟(1)

云梦睡虎地秦简

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左右伸张的横势结构,突显了隶书的结构美学,也深深影响了後世书家的风格。所以研究中国文字,不能忽略隶书的关键地位;研究中国书法,也不能忽视隶书的深远影响。

隶书的成熟(1)

曹全碑

因之,学习隶书,既能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对中国书法也能有深切的认识,而且隶书不若篆体的难识难写,接近楷书,其结构重心低,很容易掌握,是很值得推行的书法字体。

隶书的成熟(1)

张迁碑

一、汉隶

代秦而起的西汉王朝,在许多方面承袭秦制,书体依然是小篆、隶书并行。篆书多用於重要的官方文献、符玺、幡信及碑额的装饰,隶书的使用则更普遍。从战国纵横家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简帛书中,可看出西汉初期的隶书和秦隶是一脉相承的,并没明显的差别,只是汉隶比秦隶波磔明显些,篆意少一点而已。

隶书的成熟(1)

北海相景君铭

西汉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发达,文化艺术也随之昌盛。在这种有利的历史背景下,加快了隶书迈向成熟的步伐。至西汉宣帝年间(西元前七三~前四九年),隶书已基本完成从秦隶到汉隶的转变。这个结论可从河北定县四十号汉墓出土的文物西汉宣帝五凤二年(西元前五六年)的简书上,得到验证。

隶书的成熟(1)

居延汉简

如今我们可以从近代出土的很多西汉竹木简和缯帛书中,对西汉隶书获得较全面的了解。除前面已提到的简帛书外,汉代的墨迹隶书主要还有居延汉简和武威汉简等。

隶书的成熟(1)

武威汉简

这些汉简用笔自由奔放,结体富於变化,不事雕琢,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广阔的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