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礼崩乐坏”中的“礼乐”指的是什么?

 摩诃般若波羅蜜 2018-03-14

周代礼乐是一种等级礼法制度,《周礼》详细地规定了等级人员编制、职责、人员配置、礼仪规矩、职业职责、享受范围等等。王奏什么乐什么礼仪,诸侯奏什么乐,大夫奏什么乐都有详细规定,甚至细到不同用途的车轮尺寸大小都有规定。



孔子说礼坏乐崩,就是指这套礼仪秩序、礼法制度无人认真遵守了。孔子口中还有一个礼乐概念,比如他说的殷礼、夏礼。这个礼乐概念指的就是广义的制度法度。孔子还提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让他选择,他选择野人之礼乐。君子指的就是城内的周人,野人指的是城外的人,也就是更早期商民、越人之类。这里说的礼乐可能还包含了制度以外的文明元素。孔子应该是看到了野人的礼乐的优秀之处,现在看其实就是野人是一种平等的以会议制调整的血亲组织。而且越人、楚人还掌握着很多先进技术,比如越人的冶炼铸剑技术。所以这里的礼乐有文明一词的含义。



礼乐一词其实是源于黎越一词,就是指上古最发达的沿海支黄白联姻联盟。目前看,中华文化也好,世界文化也好,受其影响非常大。比如鞋子也读海子,海为九黎自称,可见也是他们发明的。英语鞋子读休司,其实也是他们七仙女与九黎的组合。所以汉语休息、歇息与犹太第七日安息日是相通的,起源于中国。可能联姻日就是休息日,也是绣球日,进而有了规定。如果在沿海少数民族或者东南亚发现了原生类似文化,基本就可以确定安息日起源于中国。正因为如此,所以黎越才会成为一种文明制度礼法的象征。

契丹人的姓氏最主要的就是耶律,其实就是越黎一词。契丹人至少文化属于北逃的九黎,至于民族血缘构成倒不好说。除了O1,萁子族的O2b会有一些吧,汉族会有一些吧,还可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人。但文化确实九黎的,包括萧姓也是源自鸮猫头鹰崇拜。还有就是剃秃顶,九黎O1是黄种老二,所以二月二龙抬头就是附会他们才剃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