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堂课:英格瓦·坎普拉德 丨怎样思考才能事半功倍?

 WHC超级英雄 2018-03-16

这次课程和大家聊一个概念「升维思考」。


在这一季的课程我讲了两期历史类的话题,主要讲了一个道理:要不断地让自己完成认知升级,学会整合自己手中现有的资源。我在诸葛亮那一期提到的「结构洞」,其实就是在讲「整合」:要学会找到信息的缝隙,这样才能活下来。


那期课程因为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大家对「整合」的心法可能理解不透彻。这期我想再补充讲个「升维思考」的概念,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运用「整合」概念的心法。


「升维思考」这个概念出自中国知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近几年,这个说法精英圈子中间非常流行,尤其是互联网公司里,很多人都在讨论升维思考和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一种站在高维视角处理问题的策略,说简单了就是把竞争对手的生存环境变成低维的,原本可以生存的在低维环境下根本无法生存也就失去了竞争可能性。


升维思考:把原来两个静止事物合并起来,完成一次整合,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但想要达到这个效果,前提是必须有一个更高维度的概念来整合现有全部资源,并且使它们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携程网和去哪网,滴滴打车和优步的合并就实现了「升维」,原本是小公司,但合并之后,他们就成了行业里面的龙头老大。


穷人思维:纠缠在具体事情的一体两面,选择哪一面都有代价,最后左右为难,走不出来。

富人思维:总是先思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然后想办法各个击破。


这一期节目跟大家讲的人物,叫英格瓦·坎普拉德,著名的家居品牌宜家的创始人。通读完《宜家故事:IKEA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传》,我发现他一生都在用升维思考来实现人生进阶。


课程里没有那些抽象的、高大上的互联网概念、案例,我会结合坎普拉德在每个难关时的思考和抉择来具体阐释,「升维思考」是如何改变其个人生活状态、宜家发展规模和其整个人生格局的,希望对大家当下的个人生活、职场成长、事业发展能有所启发。


u=837595644,116552191&fm=27&gp=0.jpg


一、天生的生意人


1926年3月30日,坎普拉德出生在瑞典郊区的一家农场。父亲那边本身德国的一个贵族,但到他这代已经落魄了,倒是母亲这边,姥爷经营着当地著名百货商。


坎普拉德似乎带着家族的基因,从小就喜欢到处倒买倒卖东西。他第一笔单子是他不到五岁时拿下,在姑妈的帮助下低价采购了一批火柴,然后倒卖给邻居赚了笔差价。


就连服兵役期间,都没中断自己倒买倒卖的小生意,游说上校让,获得晚上外出的机会,继续卖东西。17岁之前,坎普拉德卖过圣诞卡片和墙面装饰品,钢笔圆珠笔、皮夹子、相框、桌布、手表、首饰,还有尼龙袜,都是些小商小贩的生意。


坎普拉德这种人,可以说是为做生意生的:但凡跟他有过生意往来的人他都记得,那些价格、数字、订单情况他都一清二楚,但那些跟生意没什么直接关系的时间和名字他总是弄错。


十七岁的时候,因为卖的东西太多太杂,于是和家人商量,想开家公司。于是宜家自此诞生。


宜家的名字叫IKEA,是IKEA的简写:I是他的名字英格瓦(Ingvar),K是他的姓氏坎普拉德(Kamprad),E是他父亲的农场叫艾尔姆塔里德农场(Elmtaryd),K是他的这家公司开在了阿根纳瑞德(Agunnaryd)。连起来就是:一个出来自于艾尔姆塔里的农场的,叫英格瓦·坎普拉德人,在阿根纳瑞德开的公司。


接下来我会从坎普拉德一点点化解宜家发展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时的策略,来剖析「升维思考」在解决两难困境时的优势。


二、领悟「升维思考」,人生开挂,持续进阶


虽然坎普拉德17岁就创立宜家,但直到32岁之前,他这家倒买倒卖的公司始终没什么起色。因为相比在一个小地方的熟人生意,一旦进入行业和其他公司竞争,坎普拉德完全没有竞争力可言。


1、公司存在度低,破解方案:开实体店


这里得提到一个人,斯文·汉松。坎普拉德与他一见如故,后来汉松从店长一路做到管理层,是宜家定价总负责人。


当时坎普拉德面临着行业恶意降价的打压,两个彻夜长谈想出一个高维概念:做实体店,把原来那些利润不高的圆珠笔、钢笔的业务全部砍掉,只做大件的,可以在线下看得见的家居。


如此一来,宜家和那些传统家具销售商的竞争就不是一个维度上的了,而且专注卖家具后宜家的品牌清晰度就搞了。品类精简合并后,坎普拉德把之前的邮购业务和实体销售有机结合了起来,可以说开创了线下体验线上邮购一体化零售的先河。与此同时,把宜家内部的广告宣传册变成了企业媒体,做成了宜家的企业形象展示阵地。


就这样,宜家顺利完成了早期业务冗杂、没有竞争优势的初创阶段,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一举改变了被碾压的低维竞争处境。


2、传统家具商抵制,破解方案:转型家具生产商,成本控制、品牌国际化


好不容易在行业站住脚的宜家,遭到了传统家具厂商的强烈排挤,没底线的降价竞争、政府打压、下游供货商拒绝合作。一度从宜家公司到坎普拉德个人都被禁止参加家具展销会。


权宜之计应付了段时间后,坎普拉德开始琢磨升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既然竞争对手的打压下,下游供货商不敢给我供货,那能否宜家自己做家具?这样宜家就深度介入到家具生产的各个环节里去,而坎普拉德再次把砍价谈判的技能发挥到极致,通过每个环节的讨价还价,宜家家具的成本要低于同行业成本。


不仅如此,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发现拆分包装更省包装材料而且运输成本更低,于是开启了可拆装业务。在同行抵制最严重的时候,坎普拉德硬着头皮去国外开辟市场,首选了当时政策条件更优惠的波兰,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


这一轮下来,不仅让宜家在行业抢占了物美价廉的品牌认知,还顺利开启了宜家国际化之路,现在宜家集团的412家店铺扩展到全球49个国家。


第三次:高额遗产税,解决方案:移民,海外公司逆向收购


宜家不断向海外扩展,坎普拉德的私人财务也陷入了复杂困境。(战后瑞典的国内财富税非常高昂,个人名下公司的运营资本也必须缴税,尽管现在这部分不必缴税了)。


为了支付天价税费并维持个人开销,坎普拉德经常向公司借钱,而这些借款也都得到了批准。 就这样,他在宜家欠了一大笔钱,总计1800万克朗。为了解决个人的财务危机,坎普拉德利用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全资控股那些海外小公司做大之后再卖给自己的其他公司,从所获利润中抽取现金收入。(现在,此类交易只能在市场价格限定的情况下进行了。)


1973年,移民前通过出售名下一家全资海外公司,他终于还清了欠宜家的所有账款,还拥有了800万克朗的私人财富。除此之外,在宜家还拥有市值1.6亿克朗的股份。


u=2518427126,454607913&fm=27&gp=0.jpg


第四次:家族企业的控制权,解决方案:律师团、基金会、拆分管理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坎普拉德就开始筹划如何把宜家传承下去。起家于小农场,靠家人支持度过创业初期阶段的坎普拉德对宜家这个企业有着特殊的感情,不想自己一家人打下的江山在现代化管理制度下渐渐流入他人之手。


20世纪70年代,当时宜家因为国际业务需要聘请了美国、瑞典、英国、瑞士、法国以及荷兰的庞大律师团,坎普拉德就家族企业控制权和管理问题咨询了这个顶尖律师团。群策群力之下,他们给出了一个极其精密复杂但却能平衡现代管理和坎普拉德家族控制权的方案。


坎普拉德用这种大圈套小圈的办法,充分利用欧洲各国的法律和税收政策避免了天价的遗产税,还如愿确保了自己家族对宜家的控制权。


坎普拉德「升维思考」做大宜家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最后想再跟大家分享下我个人就「升维」这个心法概念的修炼方法:


①跨界,寻找存量之外的可能性

存量是静态的,它不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跨界寻找一些存量之外的东西解决问题。比如说你的工作是那种重复性的,不长本事的类型的。因为它稳定,你舍不得就这么辞掉。这时候你可以尝试在业余时间做点投资,或者是写个微信号。现在有很多大号和畅销书作家都是兼职写出来的。只有跨界可以解决存量的问题。


②连接,找辅助线

把手头的事情一个一个地写在出来,然后看看能不能把那两件事连起来。比如说你是做企业品牌公关的,有很强的谈判能力,同时还特别喜欢买买买,对商品有很强的辨识能力。你在寻找下一份工作时,可以想想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买手,或者企业采购员之类的职务。


「升维思考」,是一个组织与个人升级系统最靠谱的办法。它不需要你有多高的学历,只需要你不断地整合自己手里的资源,想到一些更高维度的解决办法。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从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不断修炼这个升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