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套太极拳练几十年,到底是在练什么?

 双城人类 2018-03-17

本公众号致力于帮助广大拳友,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解答。

(由于最近提问的拳友较多,有些拳友的问题我们不能顾及到的望请谅解)

今天我们挑选出三位拳友的问题进行解答

(第一位拳友@胸口碎大石 )

@胸口碎大石

老师您好,一套太极拳练几十年,到底是在练什么???

一木老师:

1. 尚云祥说:“太极如摸鱼,要如手探到水里般,慢慢而移,太极推手正如摸鱼般要用手‘听’,练拳时也要有水中摸鱼的劲,有这么一点意念,就能练出功夫来了。”

2. “你瞧程廷华编得多好——别人都说,打人如亲嘴,也就是穷追不舍的意思,他却说,练拳如亲嘴。”尚师解释,男女嘴一碰,立刻感觉不同,练拳光练劲不行,身心得起变化,这个“练拳如亲嘴”,把“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大道理一下子就说通了。

3. 可是有没有仔细想过,猛练,练的是什么?形意拳姿势简单,五行十二形,一个下午就能学会,为什么开始时,一个劈拳要练上一年(天资绝佳又正好处于16-24岁青春旺盛期的人,也要练上四个月)?肯定不是练姿势,不是练打法,不是练发力。

(第二位拳友@蓝色小调)

@蓝色小调

老师,打太极拳,用音乐伴奏到底好不好?

一木老师:

当前,世人对健身越来越重视,纷纷投身到各种健身运动中,特别是太极拳越来越受到不同年龄的人和各界人仕的青睐。在公园、广场经常能见到一些人在太极音乐背景下打太极拳,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增加动作的节奏性,增加统一性,增加了观赏美感,倒是一种风景。但它也有不利于个人健身的一面,会让锻炼效果大打折扣。

太极拳讲究的是“以意行气,以气催行”,“打拳要以养心为主”,在练习时,应当做到意识高度集中、呼吸匀细、深长、顺畅。心静才能养心,做到“心静”,就要上身放松,下身塌实。具体说来,头虚顶,肩松沉,胸要含,背要拔,脊要竖,腹要收,腰松坠,命门撑,臀要敛,脚要蹬,气要转。这样有板有眼、全身心地去打太极拳,才能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有音乐不会让人入静,影响人心平气和,没有心静如水,岂能练好拳,又怎能健身?

(第三位拳友@只是你的梦)

@只是你的梦

老师,太极拳练得多会不会就能进益?

一木老师:

现在不少学练拳的人把功夫下在多学动作上,一套还没有打好,又学另一套;拳还没打好,又学剑刀扇;学了这家,又学那家,不一而足。把精力全放在“量”上,功夫全下在“多”字上,但认真检查起来,不用说“内功”,即是外形,也处处不合要领。打出拳来不是平摆浮搁,平淡无味,徒走形式,人称“太极操”,就是直来直去,僵硬笨拙,完全体现不出太极拳的韵味与特色。在这种“速成”过程中,还往往养成了许多错误的习惯动作,改正起来很困难,结果走了很大弯路,不但影响了水平的提高,更降低了太极拳的健身效果,所以有人感慨地说,现在是“练拳的人多如牛毛,练成的人稀如麟角”。这是目前太极拳活动中的一大偏差,一大误区。

今天的问答就到这里了,如果您也有关于太极拳方面的问题,欢迎提问!

如何提问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太极拳教学网”,把想要问的问题在文章底部留言即可,我们每天会选出三位拳友的问题在第二天的文章中进行解答哦。

如果您身边也有练太极拳的朋友,把我们推荐给他吧!

欢迎在文章底部进行留言提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